牛猪出清消费逐步回暖,6 月猪价上涨概率增加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猪价,需求,养猪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7-27 19:26
持续近百日的猪价跌情终于在 5 月中旬后暂告一段落!据新牧网监测猪价显示,5 月 17 日当日全国生猪均价跌至 13.62 元 / 斤,随后止跌反弹,截至5 月 27 日猪价已涨至 14.73 元 / 斤。6月猪价似乎看见上涨曙光,但在当前疫情及消费大环境下,行情能否继续反弹上涨呢?
业内认为,当前市场上牛猪出栏减少,养殖户惜售情绪较浓,出栏量减少叠加消费大环境诸多利好下,6 月猪价上涨概率增加。但需求恢复缓慢及需求不确定性仍是影响猪价 6-8 月反弹高度的核心因素,建议养殖户正常出栏。
│猪价暴跌后,养户压栏惜售猪价迎涨
短短百日猪价从 20 多元 / 斤高点跌到腰斩,令许多养猪人接受不了,但猪价却在 5 月中旬后突然反弹让许多养猪人惊喜万分,全国多省猪价在 15 元 /斤附近震荡运行。众所周知,前期猪价大跌主要系毛猪集中出栏、市场消费低迷、叠加屠企大挥“屠牛刀”所致,为何此时猪价突然迎涨呢?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分析认为,4-5 月的生猪猪价恐慌杀跌,“牛猪”清栏基本结束,为猪价上涨提供动力。此外,农业农村部在最近的猪价监测周报也对此分析到,“受生猪价格急速下跌的影响,养殖户的生猪养殖盈利水平明显下降,压栏惜售情绪转浓,生猪出栏量减少支撑生猪和猪肉价格触底回升。”这也是很多人对此次猪价上涨的共识。
沈阳普善养殖公司总经理张金良向记者表示,“前期的行情很多人接受不了啊。”他认为前期仔猪价格高,很多猪场购买仔猪价格都在 2000 元 / 头左右,造成育肥出栏成本超过 12 元 /斤,而前段时间部分地区猪价一度跌破 10 元,很多人亏不起,只好选择不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波上涨行情,5 月 27 日沈阳猪价已上涨到 14元 / 斤。
此外,农财宝典记者了解到,此次全国猪价反弹首先是从东北开启的,作为复产先行军的东北拥有够多的毛猪资源调配全国,东北的首先反弹也进而影响了华东、华中,甚至华南地区行情,猪价逐步开始止跌反弹,但由于消费仍未有大的改善,局部地区涨幅有限。
│消费回升牛猪出清,6 月猪价利好多
分析当前生猪供应局面,缺猪仍是主题,经历了此前猪价“大跳水”,很多人都格外珍惜当前反弹后的行情。张金良给记者讲到,猪价达到 15 元 / 斤对很多养猪人都是暴利般的存在。但究竟这波反弹能否持续下去,综合各方因素,业内多看好 6 月行情。
首先从消费环境看。据商务部数据,全国服务消费进一步回暖。4 月份全国餐饮收入 2307 亿元,同比下降31.1%,降幅比上月收窄 15.7 个百分点。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 60.0% 以上,比上月回升超过 10 个百分点,明显回暖。
于此同时,在 5 月 24 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吉喆表示,新冠疫情对消费领域造成影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大力推动商品消费优化升级,主要是吃、穿、用、住、行。另外从养殖端层面来看。林国发分析到,参考 2019 年 6 月猪价恐慌杀跌后,广东猪价引领全国猪价爆发性上涨,最终在当年 10 月创历史新高。今年行情经历 4-5 月恐慌性暴跌,6 月迎来拐点概率增加。
“单纯从供应角度,6-7 月理论上为全年市场可供大猪数量最低值。受2019 年 4 季度能繁母猪存栏绝对值低的影响,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 季度新生小猪数量,理论上该时段新生小猪偏少,决定了 6-8 月生猪理论出栏量处于年度低点。当前“牛猪”清栏基本结束,而天气客观因素也使得这些牛猪需要在伏夏之前出栏,减少了 6-8 月份市场可供应大猪潜力。叠加当前餐饮业持续恢复,外部就餐增加。而进口猪肉目前出现大亏损,除了一些国企外,进口商进口意愿下降,也减少 3 季度的猪肉进口预期,这有利于猪价反弹。”林国发说。
最后从收购层面来看。“前期影响猪价上涨主动力无疑是压栏的大肥猪,但目前这部分存栏已经阶段性消耗出清。”山东一位猪经纪告诉记者,他们在收购生猪的时候发现,已经很难收到大肥猪了,养户惜售情绪很浓,记者从该猪经纪那里得到消息,350 斤以上的肥猪收购价和标猪差距几乎很小,仅差距 1-2 毛钱 / 斤。大猪收购价与标猪无异,从这个角度看,无疑对猪价利好。
│掣肘上涨因素仍在,建议养户正常出栏
纵观今年猪价走势,猪价从高点“一落千丈”,与政府调控有莫大关系。毕竟稳定猪价事关国计民生,这即要求消费者有猪肉吃,还要让消费者吃得便宜。
据农财宝典记者统计,截至今年 5月 27 日,华商所已大大小小投放 20 次总计 38 万吨储备冻猪肉。5 月 27 日当天,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投放量更是首次增加到 3 万吨,这也体现了政府对猪价的调控决心。而储备肉的价格比鲜肉价格低大约三分之一,这无疑会对鲜肉价格造成一定冲击。
此外,近期农业农村部领导也发表了对猪价的看法。在 5 月 22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去年 10 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已经连续 7 个月恢复增长,到上个月,比去年 9 月份增长了18.7%;生猪存栏也连续 3 个月增长。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这是生猪生产的核心指标,从这两个指标看,势头还是不错的。按照这个势头走下去,实现今年生猪生产恢复目标,也就是恢复到基本接近常年水平还是很有希望的。我们判断,随着生猪生产恢复,供求关系也会逐步改善,后市猪肉价格不会再大幅度上涨。”
“总的来说生猪产能持续回升客观事实不变,但也需要了解当前生猪产业现实。”林国发认为,当前市场可供应大猪数量增加低于市场预期,但需求恢复缓慢及需求不确定性仍是影响猪价6-8 月反弹高度的核心因素,建议养殖户正常出栏。
王文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