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广东海水种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科学,种质,广东
  • 发布时间:2020-12-09 19:08

  10 月27 日-29 日, 作为2020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广东水产种业创新联盟、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水产学会联合主办“广东省海水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惠州举行。

  会上,中山大学李桂峰教授对广东海水鱼种业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1. 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明晰双方的责、权、利;推动企业主导的种业创新格局,给种业发展提供空间。2. 强化各级良种场的作用,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以产学研合作方式联合办场,按现代种业标准规范省级良种场的运作。3. 科研人员要以目标为导向,找准产业技术开发的思路,解决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4. 提升、创新种业制种方法与技术。5. 种业企业的条件改善,开展种业企业条件建设,实施人才培养计划。6. 开展种质管理计划,加强种业的执法监督,设立水产种质检测体系,从种质质量入手提高水产种业经营门槛,保障水产种业的种质质量。7. 针对广东省海水鱼产业主导品种发展的需求,制定良种培育与产业振兴计划。8. 建立以广东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下以企业为主题的良种推广体系。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员发表了对对虾育种的看法,他认为对虾选择育种还需要对目标种质(经济性状)进行深层挖掘,及研究目标性状(优良种质)的高效聚合,并建立表型和基因型遗传机制(连锁关系)。概括来说,就是对对虾种源的开发利用,解决育种材料个体标识关键技术,配套营养与水质调控技术,建立家系配套杂交选育技术和性状分子标记开发技术。

  广东海洋大学刘志刚教授认为广东贝类种业可发展方向包括:1. 开发近江牡蛎人工种苗;2. 选育近江牡蛎耐高盐品种;3. 开发近江牡蛎三倍体,培育“四季肥”广东生蚝;4. 选育耐高温华贵栉孔扇贝;5. 培育墨西哥湾扇贝杂交新品种;6. 培育与建设省级国家级贝类良种场;7. 推广贝类养殖良种良法。(何鸿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