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子京先生,我想对您说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读罢《岳阳楼记》,我不禁对您———滕子京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被范仲淹老先生视为知己者,究竟是何许人也?

  我翻阅史料,想一探究竟。

  哪知对于您的评价是众说纷纭,《宋史》言: “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予,及卒,无余财。” 《漱水记闻》却说您贪污公款,甚至重修岳阳楼,也是您在为自己“树碑立传,邀功请赏”

  褒贬不一的看法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对您也越发好奇。随着研读的深入,您跌宕起伏的一生如画卷般在我眼前展开, 您的形象和经历也在我心中渐渐清晰起来。

  您一生未担任过高官,可令我惊奇的是,您在泾州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能挺身而出,组织义勇军抗击西夏, 固守城池待援。这样的忠勇无畏,怎可能是大贪巨恶?您在被贬失意时仍欲以政绩表现自己,虽然执着未必有期望的结果,但您仍坚持想证明给世人看。这等豪迈与坚毅,怎能不令人钦佩?

  事实上,《漱水记闻》中的评价都是旧党人对您的恶意诽谤。“庆历新政”中,正是您固执而略张扬的秉性,引来他们的谗言,使您被一贬再贬三贬不停被弹劾。

  我为您鸣不平,同时又扪心自问:若与您身处相似的境遇, 我能不能像您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呢? 我无法回答。

  即使半年之内三遭贬谪,保守派非议纷纷,您却仍如范仲淹般先忧后乐,时刻为民着想,日日夜夜在思考能为国家、人民做些什么,“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就是很好的证明。陷于困境却誓不低头,您的坚守难能可贵! 我想,即使到了今天,您也是为官者的楷模。

  我佩服您的胸襟和格局。与您的经历相比,日常生活中一些令我心烦意乱的事, 不过是鸡毛蒜皮的琐事,现在想来都不值一提。

  即使退一万步说, 您也许只是恰好生活在党争的历史背景中, 不经意间成为双方博弈的一枚棋子,但是您在这样的艰难坎坷中,至少留下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岳阳楼, 还能让文学巨匠范仲淹留下一篇脍炙人口的奇文《岳阳楼记》,留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评价,成为他心中可以共勉的“斯人”,这一生,无憾。

  人生年华如何才能不虚度,我想,我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滕子京先生, 您不平凡的一生让我思考了许多,更赋予了我奋勇争先的信心与勇气。请允许我向您致以由衷的敬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