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

  渡口,码头,她望着船上清瘦的人儿,望着少年的背影———“再等几年,等先生留学归来,就成亲。”周夫人是这样说的,她也真的等了。

  先生来信了。信上说,让她把小脚放了,去学堂读书吧。她慌了:先生,我是女儿家呀,是朱家女儿,是大家闺秀,放了小脚的,是乡野村妇;去学堂学习的,是男儿呀,女子无才便是德。先生,恕难从命呀。她没有改变亦没有回信。

  先生留学归来,他们要成婚了。她是欢喜的。

  她在红绣鞋里塞了棉絮,鞋还是掉了。母亲说,这是不好的征兆。后来,她独守空房,等了先生一夜,终是没把先生等来。

  后来,先生去了北平,把她留在周宅,做着周家少奶奶。只是,有名无实罢了。好在,娘娘(先生的母亲)是喜欢她的。娘娘会时常和她唠一些家常,一派祥和,唯独少了先生。

  再后来,她也去了北平,负责照顾先生。先生喜欢吃糕点,她便去买,即便要走很远;先生喜欢独自写字, 她便不去打扰; 先生生病, 她便煎药熬粥……她对先生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可先生对她总是冷冷的。

  在北平待得久了,她发现,走在街上,总会有目光看向先生,总会有人和先生打招呼,总会有人在背后议论先生……似乎, 所有人都认识先生。先生在他们口中不叫“周树人”,叫“鲁迅”。她不懂,为什么要叫先生“鲁迅”。不过,她的心里是欢喜的———先生是大名人,她便是大名人的妻子。可她又有点儿难过,先生从未向她提及人们为何叫他“鲁迅”,她有些不安。

  再后来,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叫许广平,皮肤黑黑的,却有她比不过的年轻。先生待她很好,眉眼中尽是藏不住的温存与笑靥。

  “许先生,请喝茶。”她想让许广平知道,她才是这儿的主人。只是,许广平一如既往。

“她是母亲娶的媳妇,不是我娶的,但我要对她负起赡养的责任。”先生这样对许广平说。她听见了,字字诛心。在这场“战争”里,她不战而败。

  再后来,先生要走了,要离开北平了。他对她说:“你,好生过。”然后,走了,只留下她一人。

  她独自过了许多年,直到1936 年。她收到一封信,许广平寄来的:“先生逝于1936 年10 月19 日上午5 时25 分。”泪水打湿了信纸,先生再也不会回来了。

  先生是大人物,是英雄。而她,朱安,只是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朱安朱安,终是一生欠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