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馆展缸是否有颗“玻璃心”

  要说海洋馆里最令游客印象深刻、流连忘返的地方,应该就是海底隧道了。当你漫步在五光十色的海底隧道中,仿佛置身深邃多彩的海底——粼粼波光在身边闪现出奇幻的光影,巨型锥齿鲨带着王者的霸气缓慢地游过,可爱的大海龟划动着前肢悠闲地路过,成群的黄鹂无齿犹如金色的风暴席卷而来……是不是很梦幻呢?当你欣赏美景时,脑中是否曾冒出过这样的疑问:海底隧道上方的玻璃顶会不会突然爆裂,然后涌出的海水把我们都淹没……

  回答这个问题前,要先纠正一个错误认识——建造海底隧道的材料并不是玻璃,而是一种叫作亚克力的高分子材料。除了海底隧道外,饲养鲸鲨、白鲸这些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的十几米长的巨型展缸、饲养水母的圆柱形透明展缸,甚至海洋馆中大多数的展缸,它们通通都是用亚克力制作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家里或者水族市场养鱼用的缸几乎都是玻璃的,而海洋馆却要用亚克力缸呢?

  亚克力的学名是有机玻璃,别看名字里有玻璃两个字,而且看上去跟玻璃也没什么两样,但它的“脾气性格”却跟传统的玻璃有着巨大的差别。

  海洋馆巨大的水体动辄就有四五米甚至七八米深,水越深意味着展缸承受的压力越大,要想承受住巨大的压力,制作展缸的材料就要很厚,而单层玻璃一般最厚也很少有超过两厘米的,强度根本达不到要求。聪明的工程师便想出一个主意——把两层甚至三层玻璃重叠在一起,层与层之间用胶灌注,这样就制作出了更厚、更结实的“双层夹胶”甚至“三层夹胶”玻璃。虽然这种办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玻璃的坚固性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致命缺点:受到生产设备和运输工具的限制,玻璃的面积无法做得很大。试想一块长、宽各达十米的巨型玻璃,根本找不到可以运输的汽车,就算工厂真的能生产出来,也无法运送到海洋馆。如果要做成超大面积的展缸,就只能用许多块较小的玻璃像拼图一样进行拼接,并且每隔两三米就要用一根垂直的立柱进行加固,这必然会严重破坏展缸的美观性。因此,普通玻璃无法承担这一重任。

  这时,亚克力材料就能发挥它的优势了。虽然亚克力在出厂的时候也有大小的限制,但是拼接时却可以完美融合,几乎看不出拼接痕迹。而且,制作一块一二十厘米,甚至五六十厘米厚的亚克力并不是什么难事。要知道,如果普通玻璃做到六十厘米厚,那基本上已经变成一块几乎不透明的绿色厚板子了,而亚克力却仍可以几乎百分之百透光。不仅如此,玻璃很脆、容易破碎,而亚克力的强度和韧性则远在普通玻璃之上,它的性质更像是一种高强度的“塑料”,即使破碎了,也不会像玻璃那样变成一地碎渣。另外,同等体积的亚克力,其重量仅仅是玻璃的一半多一点儿,更易于搬运和吊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亚克力可以很容易地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这样就可以拼接成海底隧道的顶部、圆柱体的水母缸甚至各种奇形怪状的异形展缸。正因为亚克力有这么多 “本领”,所以它才会在海洋馆中大放异彩。

  至于展缸会不会爆裂,同学们大可以放心,海洋馆在设计施工的时候,工程师会根据水池的各种参数来进行计算,得出一个准确的展缸厚度,所以展缸爆裂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但事无绝对,海洋馆展缸漏水的事件还是发生过的。有一家海洋馆就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一天夜里,值夜班的工作人员拿着手电筒正在昏暗的展厅里巡视,忽然听到了奇怪的声音。当他循着声音走到一个圆柱体展缸前,打开手电筒仔细查看时,咔嚓咔嚓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急促。正当工作人员纳闷儿时,圆柱体展缸的一条接缝处突然裂开。虽然裂缝不到一厘米宽,但是巨大的压力仍使得缸里的水像瀑布一样从窄缝里极速地喷涌了出来,缸里的鱼儿也仿佛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焦急地游来游去。幸好这位工作人员沉着冷静。他迅速搬来一个大塑料方桶,接住喷出的水流,并赶紧叫来值夜班的保安和电工师傅,一起登上梯子用抄网将缸里的鱼儿抢救出来,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这起事故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亚克力板破裂,而是由于亚克力板之间的接缝在拼接黏合的时候工艺存在瑕疵,经过近十年的使用后,材料老化再加上热胀冷缩导致接缝裂开。经过重新黏合加固之后,这个圆柱体展缸很快又重新恢复使用了。

  看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对海洋馆的展缸有了更多的了解呢?今后大家在逛海洋馆的时候大可不必担心玻璃顶会爆裂,只管专心欣赏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就好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