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常生活模式的延续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何养老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美国的养老社区发展日益成熟,尤其是持续照料养老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简称 CCRC)备受关注,成为我们进行养老产业发展的范本。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喜欢通过类型化的方式去学习这种模式,而事实上这种类型和美国日常的居住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对美国养老社区模式进行分析,为未来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一、日常居住模式

  美国虽然是个地域广阔、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但是其生活方式在空间和时间跨度上却充满了标准化的特质,尤其是居住房屋(多以轻钢、轻木结构为主)和生活设施(如空调、烤箱、汽车等等)。我们习惯于用建筑类型来区别生活居住模式,例如独立式住宅、联排住宅、公寓等等,这些类型除了表现出一定的收入差别和环境差别外,住宅形式本身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不是根本,而产权方式和管理维护方式却是影响生活方式的内因。

  美国无论哪种住宅类型都很少有封闭式的住宅小区,更多的是开放式的社区。社区通常而言是对具有相似的阶层、文化传统或者宗教信仰等共同利益的社群聚居状态的表达,其并没有完全明确的定义和物理空间界定,但是都有着明确的“私”和“公” 的界限。社区居民不仅会通过捐资、义工、志愿者、缴税等方式支持建设运营教堂、健身中心、社区中心、学校、公园等公共设施,如组织庆典聚会、节日活动、体育比赛、社区义卖等各种公共活动,还会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如日常及时对自家的树木草坪进行修剪清理,与邻里之间保持公共环境的和谐,逢年过节还积极装饰房屋营造社区氛围。相对于这种私有产权自我管理并维护公共利益的居住生活方式,另一种就是住户没有产权以租赁方式为主的居住生活方式,尤其以公寓最为常见,其有相对明确的社区空间边界,由专门管理团队承担运营管理,统一负责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社区会所、运动场地等)和房屋的维护、修缮,很像我国的小区物业但是却是完全不同的契约关系。

  二、养老需求与养老生活

  通常我们是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分析养老需求,如果将这些需求与上述两种生活模式结合起来就能理解美国人的养老生活模式。美国一般退休年龄是65 岁,随着医疗和保健手段的日益提高,养老生活的平均年限越来越长,接近20 年。

  ( 一)独立式住宅与公寓中的养老生活

  老年人身体健康不依赖他人照料的状态被称作独立生活状态(Independent Living),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延续日常的生活方式,如继续社交、健身、兴趣爱好等等。居住在私有独立式住宅中的老人,除了卫生清洁、采购做饭等日常家务劳动外仍然要承担房屋修缮、绿化环境维护等方面的体力劳动,然而体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难以应对,这就需要他人的帮助。美国老人与子女生活得相对独立,依靠子女很难持续解决这种需求。如果聘请工人就要经常支付较高的费用。很多情况下社区邻里、志愿者以及教会教友们会经常开展相互帮助和照料,社区互助帮助很多健康老人能够持续这种居家式的养老生活。

  处于独立生活状态的老年人选择公寓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指的是普通租赁公寓并非养老公寓。事实上,租赁公寓也是美国人一种很普遍的生活方式,那些远离城市中心、拥有良好环境的公寓社区对于退休老人而言也有着更多的便利。一方面省掉了对环境维护、房屋修缮等需求的投入和劳作,也省掉了房产税和房屋保险;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居住面积需求并不大,租金也较低,公寓生活设施齐全,室内外无障碍设施非常普遍,一层因出行便利常常是老人们最佳的选择。社区环境以及公共设施(会所、健身房、泳池、球场等)为老年人提供了免费、舒适的社交场所,例如在社区会所可以免费上网、看电视、喝咖啡、吃简餐,参与社交聚会等,老年人对社区会所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在这样的社区中老年人还能和各个年龄阶段的居民交流。这种公寓社区相对于独立式住宅的优势也就非常明显,但是它们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离超市、商场、教堂、学校等更大范围的社区公共生活设施较远,好在汽车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七八十岁开车外出仍然非常普遍。

  ( 二)养老生活方式转变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当然也会遇到一些突发疾病时的照料以及辅助康复的需求,这些需求并不意味着独立的生活方式需要转变,因为社会上有大量的医疗服务及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在服务机构或者在家中接受的短期照料服务(Short-term Care, Short-term Assisted Living, or Respite Care)来保证老人尽快恢复独立的日常生活起居。老人如果有医疗保险尤其是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还能够覆盖许多照料服务项目,从而减轻养老生活中因患病而面临的经济压力。

  养老生活方式的转变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需求变化,比如失能、阿尔茨海默氏症、丧偶等情况出现,要在生活上辅以帮助,这就是辅助生活状态(Assisted Living),特别表现在室内生活的辅助,比如备餐、药物管理、房间清洁、洗衣、协助个人卫生、轮椅护送、关爱陪护等等。这种辅助需求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要全天候医疗护理的生活状态(Nursing Living),这是近似于住院的生活状态。这种辅助生活的需求一旦成为常态,就要考虑进入养老中心转换生活方式了。

  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和生活成本的再核算也会促成养老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们希望能够减少琐碎劳累的家务劳动,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用各种安全、舒适、集中的社区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医疗服务,向往聚居的社区氛围以及更多的社区交往,从而选择到养老社区中(Senior Community)的公寓或者独立住宅中居住,养老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安全,同时也依然延续了原有的居住生活方式。

  三、养老社区

  养老社区是以养老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养老机构,我们所关注的持续照料养老社区,其核心是能够提供足够灵活、多层次的养老服务,覆盖老年人独立生活、辅助生活、临终生活等各种阶段的照料需求。从居住方式的视角看,其本质上是建立在一种契约服务的集中管理的居住模式上。事实上,美国养老社区的发展也是越来越聚焦于社区生活,聚焦于丰富和延长独立生活的阶段,这种模式完全可以理解为日常生活+ 养老服务。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北部的两个养老社区的运营方式和规划格局展示了养老社区与养老生活的关系,其特点分别如下:

  ( 一) 基督教乡村社区(Christian Village Communities)

  第一,该社区为非营利组织的基督教社区,提供了几种服务模式和居住方式(社区的所有权为基金会);

  第二,对社区意识的强化;

  第三,对入住门槛的合理设置;

  第四,社区内采取分散与集中结合的布局方式(居民可选择与之前日常生活模式最为接近的类型和内容);

  第五,居住者可自带家具(标准配置与个性化配置并存);

  第六,社区内公共设施齐全。

  ( 二)季节社区(Season Community)

  第一,社区为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且为连锁机构;

  第二,社区采取集中公寓式模式、酒店式氛围与管理模式;

  第三,养老服务功能辐射周边独立式住宅区。

  四、对我国养老社区发展的启示

  美国养老社区的发展依赖于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与精细化发展,同时社区模式与日常生活模式的紧密联系,吸引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但是美国养老机构的经济门槛也说明了机构养老只能覆盖有限的人群,养老机构之外的养老生活是社会的常态,养老服务须要更广泛地渗透进日常生活中。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不仅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在地域空间上和时间上人们的居住习惯和生活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别,不了解生活就不能深入理解养老,因此我们首先须要对生活方式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进而研究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养老服务需求,以此来提供更细致、更专业、更多元的养老服务。

  从美国的养老方式中可以看到,集中管理、租赁居住的模式下,无论是养老社区还是普通社区,在应对养老生活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而我国却缺乏这种居住类型,因为我们大多是产权式居住和物业式服务,所谓的公寓和普通住宅在生活模式上也没本质差别,即使有集中管理的租赁住宅,也远没有那么规范和成熟。事实上,发展这种集中管理、租赁居住的模式有助于促进养老社区的发展。养老社区销售的是服务而不仅是房子,养老社区的发展须要从开发建设模式向建设经营模式转变。

  五、结束语

  养老须要回归社区,社区是养老生活的重要载体,能够覆盖更广的养老人群,但是我国目前社区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非常有限,只是依赖政府的投入。每个社区居民都应该参与到社区公共资源(社区活动、健身、学习、保健、家政服务、互助服务等)的建设维护中来,才能享用到更好的社区公共服务,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的社区建设经验,除了政府投入,各种公益基金、个人捐助、志愿者都是社区公共资源的重要支撑。养老只是社区公共服务或者社区互助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因此我们要从养老机构的模式向社区养老模式转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