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视角下初中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优化,策略,分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13 16:43
【摘要】教学改革思想要求教师全面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念。因此,德育思想教学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初中学校日常教学和引导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德育思想的学习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同步先进思想体系的落实,引出了家校合作的先进思想体系,在德育思想的贯彻和落实过程中,可以践行家校合作思想模式,为学生提供学校、家庭同步的引导方向,让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同步努力中全面提升整体素养。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家校合作视角下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前言
初中时期学生正在心理意识上和身体机能上呈现着系列的变化。在此时期教师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塑造,会让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但是仅依靠学校中对学生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成效尚不足。因此,为提升管理成效、德育思想内容的渗透成效,引进家校合作思想模式,在家庭中学校中为学生创建宽泛环境基础,让学生能够提升在知识学习中的认知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思想,有效为学生提供环境基础保障,让学生理解德育思想的内涵,调动学生的热情,消除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恐慌心理。通过家校合作,保证德育思想内容的顺利落实。
一、责任分明——推进家校合作,实施德育教育
初中学校在推进家校合作思想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责任的明确划分、注意减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通过责任的明确划分为德育教育的理念落实和活动开展创建一定的基础。要改变传统思想意识,让家长减少学校负责管理、学校负责教育的错误思想,要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为初中生创建优秀宽泛的环境资源保证,通性的引导环境增强合作引导效率。
例如:在责任明确划分时,要求学校在日常知识讲解中进行德育教育,完成相应内容、相应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取得基本认知。在家庭中要求家长为学生提供德育思想的践行环境,要求家长结合日常生活对学生实施职业如:在尊老爱幼德育思想理念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在课堂内完成理论知识教学、进行简单举例。随后,在家庭中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完成实际指引,让学生帮助家中老人完成不同事务,帮助家中老人按摩捶背,践行德育思想内容,增强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内容与生活之间联系,推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
二、拓宽合作渠道——促成家校合作,实施德育教育
在践行家校合作思想理念的过程中,要注意合作渠道的合理划分,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构建“交通枢纽”,以纽带作用的合理划分,让二者之间能够做到有效的相互了解。合作渠道的有效拓宽,也会在思想理念的践行和落实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带头和推动作用,能够让德育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渠道的拓宽,更深层次践行德育思想内容,践行家校合作思想。
例如:学校可以召开家委会,家长参与到家委会中选举出家委会代表,帮助家长传播对学校教学的期许、以及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期许。此外,学校也应召开家长会、家访和家长活动日等不同的活动内容,让家长与学校能够得到有效的沟通和了解渠道,为家庭与学校同步落实德育教育做好前提准备,在有效模式的塑造中和合理融合下推进家校合作思想方式,同时落实德育思想教育,为初中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在家委会中决定不同的活动形式,可以引领学生实际参观幼儿园、敬老院、博物馆等地点,在上述区域落实德育思想,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引。在实际的参观中学生会提升在学习中的感悟,也会让学生在参观中完善思维意识。实践活动的展开学生会感受到德育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会让学生主动在生活中践行德育知识,会推动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
三、更新沟通模式——保证家校合作,实施德育教育
创新沟通模式是保障家校合作、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前提。在有效的沟通中可以利用社会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先进设备完善沟通形式,通过先进设备、先进思想理念的融入,方便家庭与学校进行随时沟通。同时,方便家长随时了解校园中的不同教学方向、以及引导方向,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减少矛盾,分担不同的事物,达到高效指引。
例如:利用目前社会中流行的微信群、QQ 群等不同形式,方便家长与教师、与学校的及时交流,借助校园中的不同通讯工具,可以让各班级建立不同的网页、各班级建立博客,校园也应建立不同的校园网址、校园网站,家长通过校园网站、网页的浏览,班级博客的浏览,了解班级的基本教学方向。班级微信群、QQ 群,也可以方便家长与班主任教师积极交流,在德育思想内容的渗透和贯彻落实过程中,以有效的交流和指引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交流设备,让德育思想得到贯彻和落实,完善学生的德育思想学习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思想理念的渗透和落实、以及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德育思想内容的引进,会有助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为确保德育思想助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初中生度过青春期。要引进家校合作思想体系,通过合理有效的沟通方式和责任的明确分工,让家校合作思想体系得以广泛推行。在此基础上教师完成德育教育,家长完成相应的监管和引导,会为初中生的总体发展提供有效保证,也会让初中生发挥自身潜能,投入日常学习、形成正确思想、获取更加宽泛的生长、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兰.建德立礼莫善于乐——试谈德育指向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改革 [J].北方音乐,2020(21):124-126.
[2]彭欢欢,潘王林.初中德育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探索——基于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研究视角[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0):86-87+90.
[3]胡国平.心灵沟通的引领者——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J].教育观察,2020,9(19):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