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立医院:自带50000m2 花园的医疗之城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河南,医院,花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5-07 16:49
河南省省立医院是一所集综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科研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公立医院。项目用地面积为126207m2,总建筑面积为3850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35000m2,地下建筑面积为150000m2,共设置床位2000 张。
该医院是一个“大综合、双中心”的多功能综合体,设计方案巧妙地结合古代造城的布局,最大限度地将用地留给景观绿化,结合西侧的高速公路绿化带,共同营造出景观面积超50000m2 的超大“T” 形中央公园,其间遍布了休闲广场、绿地、景观小品等,让河南省省立医院成为可供市民休闲娱乐、享受自然的医疗之城(图1)。
融入古代造城理念的总体布局
省立医院项目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北片区, 由华夏大道、洞庭湖路、凌腾街(航城西路)三面围合。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较为方正的地形,巧妙地利用古代造城的理念,将主要建筑沿用地周边布置,形成相对围合的空间,屏蔽了外部车流的嘈杂噪音,为“城”内创造出相对封闭的空间形态,为医护工作人员与就诊者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图2)。
省立医院的功能较为复杂,涵盖门诊、医技、急诊急救、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康复保健等多种功能,在覆盖全面的大综合的总体框架下还设有胸科中心和儿童中心两大重点中心科室,形成了“大综合、双中心”的办院特色。医院功能具体包含急诊及儿童住院楼、门诊医技楼、病房楼、传染病楼、高压氧舱、行政办公楼、后勤综合楼、康复科研楼等14 个子项。
总体布局结合医院“大综合、双中心”的特点,将综合门诊、胸科门诊中心、儿童门诊中心设置于基地南,侧形成大型的门诊区。将功能最为复杂、与门诊结合最为紧密的医技核心区布置在用地中部,与门诊区共同形成体量庞大的门诊医技区。在基地北部的病房区横向排列了三个相对独立的病房楼(胸科病房楼、综合病房楼、儿科病房楼),并通过两条南北走向的连廊与医技核心区连接,既保证了医技核心区高效、便捷的运转,又为病房区提供了相对安静、开敞的空间环境(图3、4)。
二次分流的外部交通流线
场地的外部交通流线主要以南侧广场为主,将患者人行、车行入口分开设置,进行一次分流,避免出现人、车混行。同时,根据医院特色,将患者按照不同类型进行二次分流。其中,综合门诊患者进入中部门诊大厅,通过医疗走廊到达医技区,通过连廊直达北区的综合住院部。胸科中心患者由西侧门诊大厅进入,通过医疗走廊到达医技区,经过连廊直达西侧的住院部。儿童中心患者由东侧门诊大厅进入,通过医疗走廊到达医技区,经过连廊直达东侧的儿童住院部。
外部交通还设置了六条次要流线。第一条是急诊急救流线,急救车辆由用地东南口进入,直达急诊楼。第二条是医护人员流线,医护人员经由地块东侧入口进入院区,通过院区内部道路到达各栋建筑的医护人员专用出入口。第三条是探视人员流线,探视人员由块东北部入口进入院区,通过院区内部道路到达北侧住院部入口广场及康复中心和儿童住院部入口。第四条是行政办公及体检中心流线,行政办公人员及体检中心人员均由用地西南角出入口进入,分别到达建筑南向办公出入口及建筑西侧体检中心。第五条是车行流线,院区内共设置5 个机动车出入口,地块东侧城市辅路上设置3 个车行入口,地块西侧设置两个车行出口,并就近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社会车辆可由东侧入口进入后驶入地下车库,从地块西侧地库上到地面并就近驶入城市道路,从而使社会车辆与院区内部人流有效分隔。第六条是污物流线,院区内各栋建筑均设置独立污物出口,污物经用地外围环路运送,由西北角污物出口送出,不与院区内部洁净区域发生交集,达到洁污分流(图5)。
打造出50000m2 的超大“T”字形花园
医院基地西侧为航城西路,再往西约100m 为京港澳高速,车流量大,扬尘、噪音也较多。在这种并不优质的环境下如何营造出相对独立的建筑空间以及生态系统,为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创造出优良的治愈环境是设计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设计中除了在规划上利用外围建筑屏蔽噪音外,还因地制宜地将院区内的景观带与宽约80m 的高速绿化带相结合,变不利为有利,共同营造出景观面积超50000m2 的“T”形中央公园,形成独特的自然屏障,将噪音与扬尘隔绝(图6)。
院区内的景观以步行景观花园为核心空间,营造出湿地景观环境;用地南侧的门诊入口处设有下沉景观广场;各栋病房楼间布置有单独的庭院景观;此外,院区内还设置了多个下沉空间,将一些医疗功能区安置在地下,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提升了地下空间的品质,将室内外景观环境贯通,形成流动的景观空间和丰富的景观层次。
同时,大自然也是辅助治愈疾病的良方,患者在“城”内就能体验到高低错落、缤纷绚烂的自然景观,可以使身心愉悦,身体机能也可以更快地康复。
汇聚多种功能的大型门诊医技楼
门诊医技楼是省立医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功能最为复杂,体量最为庞大。门诊医技楼的平面布局是由一条东西向的医疗主街贯穿始终,门诊部分主要位于医疗主街的南侧,医技部分主要位于医疗主街的北侧。主街中央共设有8 部直梯,可供患者快速到达其他各层。门诊医技楼首层主要设置有综合门诊区、胸科综合诊区、儿童综合诊疗区、儿童免疫保健区、快速诊疗区等。门诊医技楼二层的门诊部分主要分布有心内科、普内科、普外科;医技部分主要为血透中心、检验科、超声科。 三层门诊部分主要分布有胸外科、血液肿瘤科、皮肤科、妇科、产科;医技部分主要为内窥镜中心、中心实验室、病理科、生殖遗传中心等。四层的门诊部分主要分布有心内科、眼科、口腔科、儿外科等,医技部分则主要为输血科、各类ICU 等。五层的门诊部分主要为中医、保健科等;医技部分主要为手术室。六层为报告厅和办公室等(图7、8)。
经典、稳重的欧式立面造型
医院在立面造型以及材质的选择上,希望向患者传达出坚实、稳重、值得信赖的建筑感受。建筑外墙材质主要采用干挂石材,营造出厚重的感觉,在建筑的局部设计处理上注重建筑细部尺度的刻画,充分发挥石材幕墙材质的特点,营造出庄重大气的院区氛围,蕴含历史感与品质感。
建筑风格采用经典的欧式造型,主体建筑立面采用经典的三段式构图:顶部设有高耸的穹顶,底部一、二层立面装饰有厚重的柱式,中间部分排布了富有韵律的窗。这些精雕细琢的建筑细节,是对建筑历史积淀的传承和发扬(图9、10)。
结语
良好的医院建筑设计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更要为患者的身心服务,以景“愈”人,创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河南省省立医院在设计过程中,从宏观的规划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化不利为有利、合理分区、细分流线,打造了一座功能齐全、运行高效、自然生态的医疗之城。 (编辑 朱那新)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创人员:曹罡、张凤霞、郭慜静、董姣、贺凯丽、于飞、郭正蕾、高翔、郝杰、徐诗卉、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