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针织智能制造 减员增效更接地气

  • 来源:中国纺织
  • 关键字:智能制造,解码针织,机械
  • 发布时间:2021-06-06 11:59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按下“暂停键” 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 ITMA 亚洲展览会,6 月12 日就要重新起航了。这届让人们期待已久的展会,注定会成为一届极不平常的展会。本届展会是第七届联合展,原定举办日期为2020 年10 月,恰逢纺织工业 “十三五”收官之年,延期而至的本届展会又赶上“十四五”开局,这场年度最大的全球纺机行业盛会,不仅是纺织强国新征程的创新成果展示、行业交流,也是对“十三五”期间我国乃至全球纺机装备技术发展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业界不仅能够通过展会平台看到更多纺机创新技术,也将深度感受智造为纺织业带来的变化,以及如何赋能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征程。

  在众多展示的展品中,本届展会H4 馆将集中展示针织设备。由于生产流程短,受消费市场影响大,“十三五”期间,针织机械行业经历了一个与下游消费市场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五年,由于注重新型原料开发、坚持工艺创新,装备数控技术实现了较大突破,应用领域实现了进一步拓展,行业保持了较快速度发展。

  减少一半操作工

  五洋纺机有限公司是生产系列经编机以及经编全成形服饰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五洋纺机、艾诗丽3D 服饰、数字工厂、五洋集团越南有限公司等六大实体。在我国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中国制造2025”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下,公司围绕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打造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互联网+ 经编产业的四大工程,并取得丰硕成果,研发的智能化针织设备,受到了用户好评。

  “幸亏我们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相比普通车间,只需要一半左右操作工,疫情防控期间的生产没有受到过多影响。”宿迁市沭阳县新东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云说。

  新东旭与五洋纺机结缘于2012 年。 “当时,管理水平低,一个工人只能看管一台机器。”陈云回忆,五洋纺机进行升级改造,在普通纺机上加装了智能设备,产能和质量都大幅度提升,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就能看到每台机器的运行情况,“我们也决心这么做。”

  新东旭组织技术人员在五洋纺机工程师的指导下,从原料采购入手,到面料、服装加工生产经营,最终形成全面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改造的优势有哪些?工作人员介绍,软件的配置、操作系统的应用,属于数字化、“傻瓜”式的,便于学习和操作。这种“连机器带软件”的全套销售服务模式,已推广到国内2000 多家企业、国外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陈云对智能化升级后的企业发展很满意:“工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还减少了原料库存率,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生产产值增长20%~30%

  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于对大圆机功能、构造的深度了解,研制大圆机智能面板,并可对市面上现有的大圆机进行智能改造升级,采集和建立织造厂的工业大数据库,将大数据技术与业务场景相结合,为佰源等机械制造商提供设备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诊断等在线增值服务;同时对织造车间的工艺设计、生产排程、织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管理,打造出了一个全面的织造协同管理云平台(即实现数字自动化的针织标准织造车间/ 工厂)。

  目前,公司每个机台都配置了智能操控系统面板(即MES 系统),系统集成织造工厂大圆机设备的数控技术,对机台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监控从原材料进入工厂,到产品的入库、出库的整个生产过程。记录生产过程中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产品质检的数据、结果,以及在每个生产工序上产品生产的时间、工作人员等信息,让车间实现实时透明化管理,管理层对车间问题反映速度提高 100%,车间人员可以减少30%。

  佰源用户企业反映,作为针织智能化生产示范线企业,在实现智能化生产以后,车间人员减少;布匹品质优良率提高;生产执行、计划管理透明化,生产问题反应速度提高;机台生产效率可以提高至20%,车间人员可以减少30%;布匹优良率提高20%,生产产值增长 20%~30%。

  接地气的慈星“一线成型”

  慈星股份一直都在关注基于5G、互联网、大数据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公司除了不断对设备的智能化改进,还将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融入到传统行业的每个环节,慈星股份下属子公司慈星互联开发的柔性定制平台成功实现了C2M 个性化定制服务,实现个人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的转型。

  早在10 年前,公司就开始研发一线成型电脑横机,这期间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和成果,并成功在2020 年疫情期间实现上市销售,短短一年左右时间公司就实现近1000 台销售量,得到了所有使用客户的一致好评,让传统毛衣生产实现了更智能化升级改造。目前销售的客户主要都集中在嘉兴地区,以生产内贸订单为主,预计2021 年将实现翻倍的销售量,未来3~5 年将是一线成型替代传统生产模式的黄金时间,慈星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助力传统行业产业升级。

  本次展会慈星主要参展设备是一线成型电脑横机,一线成型是毛衣生产未来方向及趋势,一线成型解决了传统套口缝合问题,大大减少了用工,降低了生产时间周期以及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更节约、环保,穿着也更舒服时尚,让毛衣保持可持续发展。

  桐乡志华服饰有限公司,2020 年先后从慈星股份采购350 台10.2G 一线成型电脑横机,当年就实现了150 万件毛衣生产,一线成型减少了30% 的用工量,15% 的纱线损耗量,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很多线上订单可以实现一周交货,这是原先传统生产方式不可想象的进步,为此后续公司将继续加大一线成型设备的投入。

  据桐乡志华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实现智能化改造后,整个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解决了招工难问题,同样招工条件,工人更愿意操作一线成型电脑横机,其次是订单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生产方式都是反季节生产,夏天生产冬天的衣服,冬天生产春夏的衣服,由于一线成型,不需要套口缝合,可以轻松实现当季生产,当季销售,减少了大量库存积压。另外,由于一线成型非常智能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可以轻松实现远程工厂管理,实时掌握工厂动态数据,让管理变得更轻松。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改造后,生产效率相比传统套口缝合方式提升了20%~30%,同时节约30% 的用工量,2020 年成功实现了 150 万件毛衣的生产,年产值约3000 万左右,预计2021 年可以增长50%。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慈星一线成型电脑横机功能齐全,部分功能比进口设备还好用,比如:慈星一线成型有智跑功能,可以编织嵌花等复杂花型,进口岛精设备也没有这个功能,所以他觉得慈星的一线成型非常接地气,性价比也非常高,希望慈星以后能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