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钱眼”看过去

  • 来源:畅游行
  • 关键字:古币,发展,货币
  • 发布时间:2021-06-17 18:54

  我们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可以是食物、水份、亲情、友情、爱情,当然还有钱。在当今社会,钱是维持生活的基本,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万万不能”,日常生活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包括孝顺与养育都离不开钱,而我们所熟悉的新币或新元,是协助人民过好生活的重要“工具”。

  除此之外,货币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新加坡法定货币见证着国家发展的历程,流通纸钞以及硬币的设计会随着政权替换或年代更迭而产生变化。仔细地、慢慢地欣赏不同时代的钞票,当中的奥秘将会- --浮现。

  古币的见证

  新加坡的第一代正 式流通钞票,距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在此之前,这个岛国并无自家货币,国内流通着各式各样的货币。14 世纪起,新加坡开始兴旺,港口迎来不同商人在此交易,也引来了外地人口涌入。本地学者在前身是市集,兼船只上下货物的地方一旧国会大厦区找到许多古币,当中最古老的,要属9世纪唐代铸造的硬币,以及宋代(公元960年- 1279年)货币。

  随后的几个世纪,小渔村沉寂了。直到19世纪,莱佛士爵士登陆新加坡后,本地货币史发生了转变。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埠设立贸易站时,带来了当时亚洲海上贸易最受欢迎的流通货币,也就是银含量高的西班牙银元,流通时间较早,几乎遍布全世界。

  繁忙的港各式的钱

  1826年,英国人试图把印度卢比设定为新加坡的标准货币,以抗衡西班牙银元。到了19世纪中后期,各国为了避免过度依赖西班牙银元,以其为标准,打造出同等价值的货币。同一时期,凭借重要的区位优势,新加坡迅速发展为东南亚商贸枢纽,因此越来越多国际货币流入本地。

  迈入英国政府正式接管海峡殖民地的时代(1867年),新加坡总督大刀阔斧地整理国内币制,包括废止卢比、规定- -些国家货币如墨西哥、香港等地的银元流通于新加坡,踌造自家硬币,以及在1899年推出第一款新加坡正式的流通纸钞叻 屿呷国库银票*,俗称叻币(Straits dollar),以取代各地在岛上流通的代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