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小学语文,情景化,识字教学
  • 发布时间:2022-01-24 10:56

  【摘要】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明确提出要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识字教学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学生只有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读懂课文的意思。通过情景化课堂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识字学习的外部环境。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引文: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不难发现识字教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教学成效十分显著。但是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已经被相关学者多次提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尚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对此,语文教师需要重视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采取针对性、可行性的识字策略,帮助学生尽可能的认识更多的生字,扎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

  一、创设游戏情境

  通过对小学学生的了解发现,游戏对于他们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认识课堂上的时间十分有限,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生字,语文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将时间消耗在游戏环节。长此以往,教学模式僵硬,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被弱化,一些学生认为识字环节十分无趣,接受知识的过程比较被动、消极,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在这种识字教学模式下,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提高识字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1]。

  比如,在学习《日月潭》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雾、谭、朦、胧”等几个生字,并且要学会写。在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个对应的生字,在教师拿出相应的卡片之后,学生要迅速站起来抢答。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使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一小组抢答的生字最多。对于出现错误的生字,教师要将其挑出来,再次呈现卡片,让学生对生字有更深刻的记忆。在游戏的教学模式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快速达到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生活情境

  随着学生识字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越来越多,且识字学习的难度也相应的越来越大。通过对小学学生的了解发现,他们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很容易遗忘或者混淆生字。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生字的具体意思,加大了识字学习的难度。如果学生所积累的不懂的生字越来越多,在后续的学习中将会更加困难,逐渐成为语文学习中的学困生,导致语文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汉字与生活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连接,且不少的汉字都来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此,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可以围绕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识字教学,将识字教学巧妙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生字的意思,学会对生字的灵活运用,深化学生的识字学习[2]。

  比如,在学习《秋天》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秋、树、会”等几个生字。秋天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秋天来临时,天气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一些学生说,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还有一些学生说,天气变凉了,树叶落下来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接下来所要学习的生字。然后,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字进行简单的造句,或者进行组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思考、分析问题,在掌握生字意思的同时,能够使识字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多媒体创设识字情境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虽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但是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识字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做小动作、思想跑神等情况。他们很难在课堂的全程紧跟教师的思路,在学习时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口头式的方式进行讲解,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抽象的识字知识,往往需要语文教师反复进行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需要消耗教师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并且学生很难对识字知识进行自我消化,教学效果较差。近些年来,不难发现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其在内容上比较丰富,且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将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调动起来,使学生对识字学习产生兴趣。兴趣,简单的来说,是指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对于学习产生倾向的心理,或者成为学习的内在力量。在多媒体的识字教学模式下,能够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画面,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有关学者的实践表明,这种类型的识字教学模式十分有效,更容易被小学学生所接受,是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手段[3]。

  比如,在学习《大禹治水》时,在进入识字环节时,语文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在小声说话,还有一些学生目光散漫,已经脱离了上课状态。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关于大禹治水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理解大禹的英雄事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迅速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然后,教师可以引出接下来需要学习的生字,将生字展示出来,播放相应的音频文件,使学生会读。以“洪”字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展示出洪水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进行理解,并且用自己的话造句。多媒体模式下的识字情境相对比较真实,且不需要教师反复进行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情景化课程识字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对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寻求多种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通过识字学习,都能够有所提升、有所进步,在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为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怡帆.以情促学,由境至悟——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1(09):66.

  [2]于月红.创设情境巧识字——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师,2021(05):40-42.

  [3]邱彩萍.为真学而教:让任务、情境、活动联动——统编版语文识字教学的教材特点、教学现状与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20(01):43-4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