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探讨

  【摘要】通过游戏来让孩子们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普及。幼儿园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也让枯燥的知识改变了模样。其实这也在考验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适度地把握游戏氛围,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是重中之重。好的氛围能够让孩子们在游戏时更加集中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什么要选择游戏加教学的方式来让幼儿学习知识呢?幼儿的年龄小,对世界的认知薄弱,需要加以引导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而纯粹传统的讲课还无法适用于小孩子,他们也无法接受枯燥且了无生趣的认知,这个时候针对小孩子的游戏学习方式应运而生。众所周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那我们把游戏和学习结合起来,不就是最好的选择。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过程了解与掌控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着重注意的?

  一、让幼儿教学贯穿于日常生活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是在学习,学习大人的行为、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着成人的举止。同时,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若是搬上课堂,也会让他们的学习兴趣立马提升一个水平,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儿教学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静心设计有趣的游戏,使幼儿们愉悦地参与到活动。在与教师与朋友的互动中,不仅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也在幸福快乐之中感受学习乐趣。

  举个例子,假如教师教授小孩子关于“上厕所”的知识,要首先教给孩子们为什么要去厕所?解决孩子的生理问题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前提。接下来了解如何寻找厕所,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有厕所,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厕所的标识、名字,有路牌,指向离厕所还有多少距离。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或者图片来让小孩子认识到厕所的标识,这样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色彩,逐渐提高孩子学习能力。每个孩子都要认清楚厕所的标志,不能走错出现迷路。带领小孩子一起上厕所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小孩子指出自己该去哪边,自己讲出厕所旁的标志代表的意思。这不仅能够让小孩子在开心快乐的氛围中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同时也能学会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让小孩子慢慢长大,开始学习照顾自己,也是小孩子思考的启蒙。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小孩子先去了解某一件事,通过询问,让幼儿自己想象,要是在家,父母会怎么做,自己该怎么做,接下来,就该教师出手了,指出事情的关键,告诉孩子们怎样做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并举出其中的利害,还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尝试这件事,来加深理解。

  二、让幼儿教学从父母开始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送到学校,是希望孩子能够真正地学到知识,从小抓起,比别人赢在起跑线,却忽略了孩子的年龄。小孩子们才刚刚开始接受世界,还处在一个懵懂的状态,正是学习基础知识以及生活技巧的好时机,所以通过游戏这种比较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学习是最好的选择。父母家长与教师都是游戏教学的重要一环。

  在幼儿的游戏教学中,既需要家长对游戏教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又需要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的友好互动与耐心教导,幼儿才能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重要的生活技能。

  例如,QQ、微信群就是一个学校与家沟通的桥梁。家长可以通过它来实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教师也可以经常提醒家长在生活中,对于小孩子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或者家长可以配合老师,在家也能进行游戏中的教学。下课休息时,某家长发声,向教师及时反映孩子的游戏学习困惑:孩子玩游戏和朋友争抢玩具而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教师了解了孩子的争论原因,对两个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节沟通,帮助幼儿化解矛盾恢复友好关系,促进孩子的茁壮健康成长。父母与学校就需要有效且长久的的沟通,能够互相了解,互相配合,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家到学校,无一不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好地方。

  学校与家长,给幼儿带来了成长的环境,而生活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效的沟通让家长与学校之间建立坚实的信任,父母老师联手,一心为孩子,一切为孩子,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才能为孩子带来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三、让幼儿教学从沟通中出发

  对于幼儿来说,外界的一切都会帮助他们了解世界,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会帮助幼儿得到信息,树立观念。在进行游戏方式的教学时,也要注意使用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师或者父母,在游戏过程中要善于应用沟通艺术,既要掌握合理分寸,又要达到教育效果。

  幼儿的本性好动,教师要积极与幼儿沟通,增强其避免危险保护自我的意识,从而降低受伤或者磕碰的几率。因此,教师要教导让幼儿远离那些可能会带来伤害的危险物品。由于幼儿身体发育不完善,在做游戏、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尽量考虑到孩子的体力、身体素质,孩子会因心情愉悦而玩个不停,此时教师要把握语言的“尺度”,就不要以严厉言语制止幼儿,使幼儿产生恐惧心理。而要温和的语气与幼儿沟通,帮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学习正确的生活技巧和重要知识。游戏教学中的师生间的互动不仅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育良好的环境,而且增强了幼儿的学习知识水平及生活能力。

  加强与幼儿直接的沟通联系,是父母老师的责任,也有利于家长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情绪,让幼儿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为教学环境带来必不可少的温馨与呵护,也给幼儿的茁壮成长带来良好的氛围。而游戏中教学的方式也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可以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为幼儿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让幼儿保持愉悦心态去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幼儿正处于认知与学习外界环境的窗口期,教师和家长应该全程投入到幼儿教育环境中,为幼儿营造和谐愉悦的家庭以及学校环境。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既要符合幼儿教育的课程标准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与学习规律,既要静心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去参加活动,又要恰当地把握尺度,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夏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实践探索[J].学校管理,2018(01):60-61.

  [2]庄新宇.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实践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8(11):54-55.

  [3]高荣蓉.浅谈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