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 来源:家园.建筑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土建工程,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12 19:52
摘要:现代建筑的层数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也对土建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土建工程专业领域内涌现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只有掌握好这些技术、材料的正确应用方法,同时对传统施工技术加以完善与改进,才能让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至新的高度。针对土建工程的特点,阐述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引言
在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对高支模使用控制不当或建筑技术使用不合理,发生了建筑物倒塌的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力物力损失。在具体施工中,如果施工单位需要进行高支模施工技术,必须进行专项研究论证,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主要是要确保严格规范的施工,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1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及具体要求
1.1 技术的具体意义
伴随城市化的深入,使得建筑结构出现了较大的改变,正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就以高层建筑而言,为确保建设的可靠与安全,离不开该项技术的支持,对于项目质量的保障,高支模为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如今在建筑领域得到大力推广,已是建设过程的重要标准,它一般依靠所搭建的模板,有力保护建筑建设,为一项高空作业,相关规定指出,存在较大危险性的工程,对于高支模搭设,它的高需要超过5m,跨度大于10m,此外,承载范围大于每平米10kN,承载能力不低于15kN/m2,若工程没有处于合理范围,搭设高不低于8m,跨度不低于18m,另外,承载范围不低于 15kN/m2,承载能力大于每平米20kN,显而易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该项技术可以发挥辅助作用,保证施工作业可以正常开展,所以具体施工中,当开展高支模施工时,应当存在合理性以及稳定性,将质量监管落实到位,以降低施工中发生影响因素,为项目正常建设打下有力基础。1.2 技术的具体要求关于多层支模施工,应当综合考量上下支模,确保它们的统一,产生垂直线,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底座以及垫板开展安装,具体施工中,对于梁以及板跨度,若超过四米,需把模板起拱,实际操作中,应当充分把控高度,确保处于1%0 至3%0 之间。高支模施工中,对于梁的立柱来讲,它为核心的施工步骤,应当全面把控横竖距离,它的距离一般和板一样,在独特情况之下,将把板的倍数当作标准。高支模施工中,需要开展区间衔接工作,水平杆应该伸向立柱,当开展模板拆除作业时,应该根据合理顺序以及规定来开展,根据支模顺序开展,支撑性不够好的模板,能够先拆除,然后才是承重性较好的模板,对于拆除作业来讲,应当同安装顺序相反,对于衔接处应当多加注重,已完成拆除的材料,不可以出现抛掷行为,防止出现事故。就该项技术来讲,模板管理是相当关键的,应当全面规范施工环节,为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处于图纸设计环节,需要确定支架参数,其中涉及附近梁板问题,保证能够根据预设方案,有效完成建造目标。处理建造中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建设数据问题,这对施工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当开展梁板安装时,需要先安装底板,接着才是侧板。另外,无论是剪力墙还是柱板,当开展施工作业时,都应该结合柱子垂直度来明确。正式开展浇筑前,应当做好检查工作,试验结束之后,方可开展浇筑。
2 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具体技术要点
2.1 楼面支顶的安装
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楼面区域的高支模安装时,先要做好支撑结构的安装工作,保证支撑结构的良好安装质量,能显著提升高支模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对解决高支模体系失衡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所有操作都应遵循行业标准进行,施工流程不能出现偷工减料问题,这样才能让施工质量得到良好保障。结合该工程所应用的模板体系,在实际安装楼面支顶以前,应实施轴线放线和梁放线的确立,以对楼面相应的水平高度加以确立。顺沿纵梁的方向进行脚手架的安装,同时应进行校直和调平处理。进行门式架安装操作时,需要锁紧脚手架对应的两侧位置,两侧一同执行安装操作。
2.2 外框架梁柱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外框架梁柱施工环节,其施工区域内结构梁柱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因此该环节的施工难度较高,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外框架梁柱施工要采用分层式的施工方式进行,逐层施工能避免出现外框架梁柱与其他梁柱之间产生的施工冲突缺陷。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要先做好梁体的准确定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梁柱与楼板结构的混凝土浇筑顺序不能颠倒,要在确保梁体良好支撑基础的前提下,做好基础部分加固,才能避免浇筑时对梁体位置造成的影响,进而减少梁体偏移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较好的浇筑效果。
2.3 高支模的验收
高支模的验收也同样重要,只有确保了高支模的各项指标都符合相关规范与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混凝土浇捣顺利无误。在高支模材料进场时,要对材料的质量合格证书进行查验,对材料进行抽检,如果材料供应商无法提供质量合格证书或抽检存在质量问题,应该将同一批次的所有材料退回,并追究材料供应商的连带责任。在检查高支模材料时,应该重点对连接件、承重杆件等关键位置的材料进行检查,并对重量、表面观感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在高支模搭设完成后,要由高大模板专项施工的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应该由项目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安全人员、施工人员构成,在多方共同验收,确保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没有问题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
2.4 混凝土的浇捣
首先是混凝土浇捣环节的隐蔽工程,在模板工程施工完成后,各项指标都验收无误后。应将商品砼采购单罗列出来,在商品砼采购单中,要明确规定浇筑时间、坍落度、添加剂、需求方量、强度等级、施工部位、工程地址等信息。在施工前24h,应该电联材料供应商,确保其材料储备、供应能力无误后,才能开展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捣前,要重点检查高支架模板,确保高支架模板准确无误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
2.5 高支模拆卸拆卸
是高支模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确定拆卸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拆除高支模板看似简单,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以防止出现施工问题。在拆除所有物体的模板时,应选择最合理的跨度差拆除方法,在混凝土强度达到95%的情况下,可拆除大于8m的物体的模板偏差。如果跨度小于6m,混凝土强度高达75%可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技术条件:8d后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引入振动工作环节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强度符合施工标准,才能进行下一步。如果强度达不到标准,则需要等到强度达到标准后再进行拆除。在模板拆除过程中,首先要拆除二次梁和侧梁模板,然后移除主模板。
结束语
建筑企业在面对较为复杂的环境因素和地质条件时,需要保证现场施工的技术团队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大施工管理力度,明确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设计图的所有要求内容,准确掌控各种具有现代化特点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工艺,进一步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机制,才能够使施工人员给予支撑体系施工足够重视,保证所有安装作业都可以满足规范要求,防止土建工程正式施工作业期间出现支撑体系实际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确保工程建设施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卜琼.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研究[J].居业,2021(10):70-71.
[1]廖第峰.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5):49-50.
[1]纪春函.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砖瓦,2021, 51(7):163-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