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及裂缝修复

  • 来源:家园.建筑与设计
  • 关键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裂缝修复
  • 发布时间:2023-01-12 19:58

  摘要:在建筑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人们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然而人们对主体结构安全性也越来越关注。因此,由于建筑领域发展势头迅猛,个别建筑企业开始重效益、轻质量,从而导致建筑质量问题频繁发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通过运用工程检测技术控制和维护建筑工程质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进行检测,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提升。调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工程建设的设计和规范标准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重点,为此阐述案例中的解决方案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需求,并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引言

  建筑工程体量与规划的持续化扩张,对工程项目的监理需求也更为严苛。特别是某些工程安全性问题持续出现之后,增进建筑工程的建设监理水准已经成为增进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方式。混凝土浇筑所包含的环节相对较多,在开展相关监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开展深入化的管控,只有切实保证各个环节都符合相关要求,才可以真正意义上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品质。

  1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基本原则

  通常,在检测建筑主体结构时,需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是常规检测的原则。常规检测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抽样检测进行了标准化。在此检测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建筑主体结构的形式和具体情况来进行数据分析,将其用作完成完整抽样调查的重要基础。常规检测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级别,这三个级别是相互依存并且不断发展的。第一种可以将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作为参考,利用钢筋混凝土等结构进行紧密联系。第二种类型将建筑物的构件作为参考,然后再进行划分。最后,对各种建筑材料之间的不同点进行分析,以有效地控制各种材料的性能。另外,必须在抽样检测中重视对样本的选取,要对检测整体进行把握,以使检测结果能够反映出整个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误差。最后,还应加强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同时也应加强相关的监督。也可以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制定合理的检测计划,以使对主体结构的检测更加科学和安全。

  2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的特点

  2.1 复杂性

  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各地形条件决定了要采用差异化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地质就是季节性冻土和湿陷性黄土等,在该种地质上进行建筑地基施工有很大的难度,对应的施工设计基本要求也会持续提高,与此同时必须使用到非常严格的施工技术,需要专业技术工作者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加以仔细研究与安排。

  2.2 困难性

  模板施工、钢筋施工等是建筑主体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合理性是建筑框架设计的重点之所在,对建筑框架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具体施工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技术要求展开。钢筋结构设计在充分满足设计需求的时候,还需要严控钢筋混凝土配比,确保建筑工程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部分问题均会给工程施工增加难度,是建筑主体工程施工需要关注的一项内容。

  2.3 潜在性

  在实践过程中有着诸多的潜在性威胁出现在建筑工程建设首道施工工序地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会受到地底下黏土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多次地基情况检查,经过检查施工工序了解地基施工中的隐患。该种情况下工程检查工作会有所增加,要求责任单位增强检查工作质量。而且,十分隐蔽的工序同样为施工问题产生的多发部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把合理性与有效性全面贯彻到检查工作过程中。

  3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安全性鉴定检测及裂缝修复

  3.1 裂缝修复

  (1)外墙变形缝处理。其一,施工单位结合墙与墙、柱与柱、墙与柱的不同结构和伸缩缝平面以及转角方式使用0.6 厘米厚不锈钢分别压型;其二,清除伸缩缝内部的杂物以及伸缩缝两侧存在的杂物,确保使用不锈钢和聚苯板加以固定;其三,切割聚苯板并且确保在缝隙内部牢固不存在偏移情况;其四,结合设计尺寸使用吊线,弹出不锈钢边线并加以控制;其五,结合弹线尺寸、位置使用螺栓固定,不锈钢和小网钢板间距控制在 500mm,并且对个别脆弱部位加以固定;其六,粉刷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把不锈钢板两侧预埋到粉刷层内部,最后在外墙粉刷和涂料施工过程中确保钢板接缝的顺直性,并且未受到污染,外观上要保持光洁和平整。(2)内墙变形缝处理。其一,将缝隙内部的杂物加以清理,之后固定铝合金;其二,结合结构类型的不同对铝合金中心板、铝合金底框、铝合金盖板预制;其三,结合设计尺寸弹出铝合金边框线;其四,利用弹出线对铝合金底框加以固定,保证处于直线状态,让变形缝保持良好的平整性;其五,用铝合金底框以及中心版连接铝合金盖板;其六,粉刷面层和盖板,连接部位使用油膏嵌缝,并且保证柔性连接,最后对铝合金盖板进行平整处理。(3)地面伸缩缝处理。其一,预制5mm 厚度的不锈钢板,要保证设计水平面宽度达到150mm;其二,清除地面伸缩缝内部的杂物和缝隙边缘杂物,然后固定;其三,使用卷材留槽,然后铺设到缝隙内部,并对缝隙边缘固定,其四,沿着两侧间距500mm 的位置锚固镀锌铁皮;其五,把岩棉塞进缝隙卷材的凹槽内部,并且注意塞入的量;其六,在缝隙两侧涂抹胶泥并保持平整性,确保整体美观效果;其七,把5 毫米厚的不锈钢盖板和膨胀螺丝加以焊接,和地面牢固。

  3.2 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开展建筑主体工程结构质量检测的内容通常为抽检建筑主体工程结构钢筋保护层、钢筋数目、具体位置,以及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砼回弹、测砼强度与砂浆等。(1)外形和尺寸方面的检测。建筑主体工程结构外形和尺寸检测关键是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严格检测,查看混凝土构件有没有麻面、蜂窝或者裂缝等问题产生。需要使用到目检和尺量的方法对混凝土构件项目展开实时检查。尺寸方面的检测需要查看混凝土构件的轴线尺寸、垂直程度和截面尺寸等等。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构件通常被环境影响的情况更甚,需要在进行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报告中具体阐明。(2)主体结构抗压性的检测。这一检测通常采取静态检测方式与动态检测方式进行。首先,就以静态检测方式而言,该种检测法涵盖了雷达方法、超声脉冲法和回弹方法等,这种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是非常精准的,不过针对那些大型的混凝土构件结构而言并不合适。其次,以动态检测方式而言,该检测法基本理论基础为振动反演理论,基本原理就是,在起振器共振和脉动等相互作用之下,测量构件的频率等有关数据,经过系统识别理论就可以测量出混凝土构件的刚度。(3)钢筋保护层检测。在建筑主体工程结构之中,钢筋是十分关键的一种施工材料,此为混凝土的重要受力构件。在建筑主体工程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除了需要严格查看钢筋的配筋数目以及强度以外,还必须全面检查钢筋于截面之中的具体位置。需要根据要求或规定检测混凝土构件梁板构件,特别需要注意到严格检测悬挑受力构件。质量检测工作人员需要使用非破损方式与破损方式对钢筋保护层开展检测工作,前者检测方法必须使用保护层厚度检测仪进行检测才行,而后者则要在施工场地开槽,将钢筋保护层剔去。

  结语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质量好坏决定了工程总体施工质量。因此,在工程施工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多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亮.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工程检测技术要点[J]. 城市住宅,2021,28(S1):231-232.

  [2] 王本臻.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工程检测技术要点[J]. 居舍,2021(33):50.

  [3] 谷峪, 桑苗.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工程检测技术要点[J]. 居舍,2021(20):35.

  [4]张昭,刘利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和工程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21(18):22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