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海洋巨兽之谜
- 来源: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神秘,海洋,巨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01 20:49
文/清 欢
“瑞洋丸”号是日本大洋渔业公司旗下的一艘远洋拖网渔船。1977年,这艘船像往常一样执行远洋捕鱼任务,但不同的是船上多了一个新成员——来自海洋学校的实习生矢野道彦。
矢野是一个面容白皙、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在其他船员眼里,矢野是一个怪人:每次遇到没见过的海洋生物,他都会拿相机拍下来,并把它们绘制下来;每当船员讲起海上怪谈时,矢野不但会认真听,还会追问一些细节,并记录下来。
1977 年 4 月 25 日,“瑞洋丸”号追着鱼群来到了新西兰附近的海域。经过长时间的辛苦捕捞,船舱里已经堆满了各种鱼。船长田中明发话,如果继续这么努力的话,他们很快就能回家了。对于在海上漂泊数月的船员来说,没有什么比回家更有诱惑力了。因此大家都干劲满满,想尽快把船舱装满,赶快回家。
到了把拖网拖上甲板的时间,船员们感受到了拖网里的沉重分量,纷纷发出了欢呼声。但当拖网被拖上甲板后,经验丰富的船员就意识到有些不对劲。而这种不祥的预感,在他们打开拖网的一瞬间得到了证实——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扑鼻而来,拖网里不是活蹦乱跳的鱼类,而是一具已经腐烂的巨大尸骸。
船员们用吊车把尸骸吊起来,才看清了它的全貌——小脑袋、长脖子、大肚子,还有四个鳍,模样古怪极了。它的全身包裹着一层白花花的脂肪,内脏什么的都已不见了。
“长这么大,应该是鲸类吧?”
“鲸类可没这么小的脑袋、这么长的脖子!”
…………
“瑞洋丸”号以前也误捕过许多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但这家伙的古怪程度仍然超出了船员们的认知。他们指着这个大家伙,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矢野对这大家伙也很感兴趣,拿起相机就要拍。
这时,身后传来船长的咆哮声。发现大家只顾看热闹却不干活儿时,船长火冒三丈,命令他们立刻把这臭气熏天的大家伙丢进海里,并把甲板冲洗干净。
“船长,您不好奇它是什么吗?”矢野站出来阻止道。
“不就是一头腐烂的鲸吗?”压根儿就没仔细看的船长敷衍地回答道。
“可鲸没有这么小的脑袋、这么长的脖子。这很可能是一种海洋新物种,一种神秘的海洋巨兽……”矢野努力地说服船长把这家伙带回去。
但船长可不在乎什么新物种。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船舱中价值上亿日元的渔获。如果这些渔获被这坨臭烘烘的烂肉给污染了,别说是拿奖金,他可能连船长的工作都保不住。任凭矢野好说歹说,船长也只答应给矢野一点儿时间,做一些记录。矢野很失望,但也无可奈何。
在船员们的帮助下,矢野估算出了这大家伙的长度和重量:整体长度近 10 米,其中脑袋加脖子约 2 米、尾巴约 2 米、身躯约 6 米,重量约 2 吨。矢野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为了获得更多信息,他不顾脏臭爬上神秘海洋巨兽的尸骸,摸了摸被脂肪和腐肉包裹的骨骼。这一举动,让他发现了被白色脂肪掩盖的红肉。为了留下证据,他还在疑似鳍的部位割下了一些身体组织。
接下来,矢野又开始为神秘海洋巨兽拍照。只可惜他才拍了 4 张照片,等得不耐烦的船长就语气强硬地命令船员把这臭烘烘的大家伙丢进海里。矢野见事情不可挽回,就赶快凭借自己的记忆,绘制了一幅骨骼草图。为防止割下来的“鳍”继续腐烂,他把它们制成标本。这些标本为四五十根“鳍须”,每根“鳍须”长 23.8 厘米,粗 0.2 厘米,外形有点儿像参须。
几周后,“瑞洋丸”号满载着渔获回到日本。矢野带着神秘海洋巨兽的标本、骨骼草图以及他所拍摄的 4 张照片,找到了自己的老师。他的老师也没看出这是什么生物。后来,这件事被报社知道了,报社很快就报道了有关“瑞洋丸”号发现神秘海洋巨兽尸体的新闻,并在报纸上刊登了矢野拍摄的 4 张照片、“鳍须”标本照片和骨骼草图。
日本生物学家鹿间时夫在看到这则报道后,认为这很可能是早已灭绝的史前巨兽蛇颈龙。要真是蛇颈龙的话,这绝对会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他兴冲冲地找到矢野,要求见一见神秘海洋巨兽的尸骸。当得知尸骸已经被船长下令抛入大海后,他气得跺脚大骂。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船长田中明,甚至是“瑞洋丸”号所在的大洋渔业公司。为了挽回公司声誉,大洋渔业公司下令让旗下在新西兰附近的渔船都去抛下尸体的海域进行打捞。美国、苏联和菲律宾闻讯后,也各自派出船只去打捞。不过最终谁也没捞到,只得打道回府。
几个月后,英国科学家奥维恩 • 惠勒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所谓的神秘海洋巨兽实际是姥鲨。他表示以往发现的海怪绝大部分都被证实是鲨鱼,这次的事发海域是姥鲨出没的海域,两者的体长也吻合。之所以看起来不像姥鲨,是因为它的鳃裂部分腐烂脱落了,这才出现了“脑袋小、脖子长”的外形特征。此外,那些标本也符合姥鲨鳍须的特征。
奥维恩·惠勒的观点获得了很多人的赞同,但日本的科学家依然认为骨骼草图上画有方骨,所以绝不可能是姥鲨。不过当他们找到矢野,想听他说一说更多有关方骨的事时,却意外得知那张骨骼草图是矢野事后根据记忆画的。而且由于船长给的时间太短,矢野只隔着腐肉摸过神秘海洋巨兽的部分骨骼,根本无法确定到底是不是方骨。
即便这样,少数日本科学家仍坚持认为神秘海洋巨兽不是姥鲨。他们表示姥鲨的脂肪蕴藏在巨大的肝脏中,这神秘海洋巨兽却是被白色脂肪包裹全身,脂肪下还有红肉。而且,姥鲨的身体会散发臭味,这神秘巨兽可没有。
这时,日本鲨鱼研究所的专家站出来解释:“姥鲨的皮下组织看起来和脂肪很像,两者很难分辨。此外,由于姥鲨游得比其他鲨鱼慢,体内的红肉含量也更多。至于臭味,捞上来时就已经臭得不得了了,谁还会去仔细分辨臭味是从哪里散发出来的。”
1977 年,科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基因检测技术诞生了。蛇颈龙派与姥鲨派都希望通过基因检测来为神秘海洋巨兽正名。从矢野所提供的标本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弹性蛋白,而这种蛋白是海洋爬行动物所没有的。蛇颈龙是海洋爬行动物,这一发现彻底排除了“神秘海洋巨兽是蛇颈龙”的可能性。科学家又对标本进行了氨基酸测试,其结果与姥鲨的高度相似。此外,科学家还将标本与另外一头姥鲨的尸骸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这头姥鲨的鳃裂部分是最早腐烂脱落的,脱落后形态与神秘海洋巨兽很像。
至此,神秘海洋巨兽之谜终于解开了。没错,它就是姥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