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课改号角,推进“课堂革命”

  方观生(清泉)

  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现阶段课程改革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传统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对传统课堂的简单改良也难以满足新时期国家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必须通过一场深刻的“课堂革命”来整体推进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既然“课堂革命”已经势在必行,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面临两个问题,即什么是 “课堂革命”以及怎样落实“课堂革命”。

  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离不开课堂,只有深入课堂的改革才能改变学生,变革教育。从其内涵来看,“课堂革命”就是要革除传统课堂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教室局限的弊端,即课堂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既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又关注学生的素养与能力提升;要实现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要突破教室局限,回归生活,要使课堂教学扎根于生活,深度融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生活。那么,怎样落实“课堂革命”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基本取向,把学生置于课堂的最中央,让学生多抬头、让学生多说话、让学生多评价、让学生出成果;二是必须改变教师被动接受的局面,在改革过程中为教师“松绑”,调动教师的参与性,提高教师的获得感;三是减少名目繁多的评比,不按分数给学校论资排辈,要为学校“降压”,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增强学校对“课堂革命”的认同感。

  总之,只有当学生不再受困于固定的教室,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被完全激发,课堂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时候,课堂的改变才能真正地发生,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