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全球的“艾布拉姆斯杀手”
- 来源:轻兵器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7-14 14:02
长期以来,前苏联/俄罗斯的RPG系列火箭筒一直是坦克的克星,但随着披挂爆炸式反应装甲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以及安装有最新型主动防御系统的主战坦克的问世,RPG系列火箭筒风光不再。然而矛与盾时刻没有停止较量,随着俄罗斯巴扎特公司RPG-30反坦克火箭筒的出现,RPG系列火箭筒不老的传奇再次被续写。RPG-30是如何对付第三代主战坦克及装有最新型主动防御系统的主战坦克的?本文为你揭密--
据《俄罗斯新闻》网、《俄罗斯武器》网等多家俄军事媒体近期报道,以生产各型RPG火箭筒而闻名的巴扎特公司2007年成功研制出新型RPG-30反坦克火箭筒。据报道,在研制该火箭筒时,巴扎特公司打破常规,将其设计为双筒“子母弹”的形式,从而使其拥有了可以摧毁现代披挂爆炸式反应装甲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以及其他带有反应装甲的重型装甲车辆的能力。另据称,该火箭筒还可以有效摧毁安装有最新型主动防御系统的主战坦克。
矛与盾的较量
反坦克火箭筒作为一种单兵使用的近距离反坦克及坚固野战工事的利器,自诞生以来一直倍受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的关注。前苏联/俄罗斯是各类反坦克火箭筒的研制和生产大国,由其生产的RPG系列反坦克火箭筒更是被各国广泛采用,成为1960年代至今世界历次局部战争中的“明星武器”。虽然从1970年以来,反坦克火箭筒逐步让位于精度更高、反装甲能力更强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目前在世界各主要强国的陆军部队中只作为一种不列编的单兵用辅助武器,但由于反坦克火箭筒具有价格低廉(只有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价格的几十分之一)、操作简便等特点,依然深受世界各国军队的喜爱。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坦克装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爆炸式反应装甲被广泛用于现役主战坦克之上,利用反坦克火箭筒摧毁坦克变得越来越困难。由于结构的限制,反坦克火箭筒只能发射低速的破甲式火箭弹,而不能像坦克火炮那样发射高速、靠强大的动能去击穿坦克装甲的穿甲弹。
现在各国在主战坦克上普遍披挂有模块化的爆炸式反应装甲,这种装有钝感炸药的反应装甲对于破甲弹具有很强的防护性,可大大提高坦克被火箭弹击中后的生存能力。目前,即使是俄军大量装备并出口的RPG-27、RPG-29火箭筒也不能击穿披挂有反应装甲的以美国MIA2、德国的豹-2坦克为代表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侧装甲,就更不用说是防护能力更强的坦克前装甲了。
为了提高火箭筒的反坦克能力,过去通常采用增加火箭弹的弹径及装药量、采用两级甚至多级串联式战斗部的做法。然而这些做法在提高单兵火箭筒反坦克能力的同时,也使其质量不断增加,便携性有所下降。
如今,巴扎特公司独辟蹊径,经过多次论证和试验,终于研制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RPG-30反坦克火箭筒。该火箭筒最大的突破是采用“子母弹”设计,当“子弹”击中坦克并引爆坦克反应装甲模块后,“母弹”再攻击失去反应装甲防护后裸露出的坦克主装甲,进一步摧毁坦克。这种做法十分巧妙,相比以前的做法,可以在火箭筒质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有效解决单兵反坦克火箭筒难以对付披挂有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的难题。
巴扎特公司称,新式RPG-30反坦克火箭筒理论上足以在近距离摧毁披挂有反应装甲的包括美军M1A2、英军“挑战者”-2在内的各型现役主战坦克。因此,俄罗斯有媒体称RPG-30反坦克火箭筒为“艾布拉姆斯杀手”(艾布拉姆斯为美军M1系列主战坦克的名称,该系列主战坦克是目前世界上装甲防护能力最强的坦克之一)。
另外,据俄有关媒体称,RPG-30反坦克火箭筒同时还具有对付最新式坦克主动式防御系统的能力,如美国的FCLAS先进防御系统、以色列的“战利品”坦克主动防御系统以及俄罗斯的“竞技场”主动防御系统等。
独特的打击“功力”
RPG-30反坦克火箭筒全质量10.3kg,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一个大口径发射筒,可发射配装有串联战斗部的PG-30式105mm空心装药反坦克火箭弹(母弹)。该火箭弹有两个串装式战斗部,总体破甲能力可击穿厚度超过600mm的轧制均质装甲、厚度超过1.5m的钢筋混凝土以及厚度超过2m的砖体;下部是一个小口径发射器,可发射用以对付反应式装甲及主动防御系统的引爆/诱饵弹(子弹)。
在对付披挂有反应装甲的敌方主战坦克时,射手在扣动扳机后,装在下部发射器中的引爆/诱饵弹先于装在上部的PG-30式105mm反坦克火箭弹0.2秒发射出去。引爆/诱饵弹首先击中反应装甲模块并将其引爆,紧随其后到来的PG-30式105mm反坦克火箭弹攻击已被引爆/诱饵弹引爆的反应装甲模块下方的坦克主装甲。两级串联式战斗部爆炸后喷射出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击穿坦克的主装甲,并杀伤内部坦克乘员。
各种最新型主动式防御系统在拦截完首先到达的引爆/诱饵弹后,一般需要0.2~0.4秒的反应时间才能调整好系统,以拦截第二次威胁,而RPG-30反坦克火箭筒发射的PG-30式105mm反坦克火箭弹距引爆/诱饵弹仅0.2秒的时间间隔,正好可以利用主动防御系统拦截引爆/诱饵弹后的间隙时机摧毁敌方的装甲车辆。
续写不老传奇
据称,巴扎特公司针对RPG-30反坦克火箭筒的测试项目已经完成,目前正在等待装备俄罗斯陆军部队。另有媒体称,俄罗斯将在不久后批准出口这种新型火箭筒,届时,RPG-30反坦克火箭筒将会成为俄罗斯RPG-27、RPG-29反坦克火箭筒后新的出口亮点,续写RPG系列反坦克火箭筒不老的传奇。
[资料链接]
爆炸式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ur)是由以色列的G.赫尔德博士于1970年发明、并于同年在德国申请专利,以色列的拉斐尔公司率先利用这项专利生产出产品。反应装甲的问世是世界装甲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极富创新精神。爆炸式反应装甲模块看上去很不起眼,像个扁扁的金属盒子。盒子的中间是两层或多层夹着钝感炸药的薄钢板。当这种装甲被反坦克导弹、火箭弹等各种反坦克武器的锥形装药战斗部击中时,装甲夹层内的炸药会引爆,并将装甲中的钢板推向弹头,分散反坦克武器战斗部产生的金属射流(通常在大约500℃时,金属铜在足够加压下可以像水一样流动),使其对主装甲的破坏作用大减,从而以“殉爆之驱”保护了主装甲。
爆炸式反应装甲模块具有成本低、易挂载和拆换及使用后可大幅提高坦克防御能力等特点。其作为一种价廉而有效增强坦克防护能力的手段,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主动防御系统(Active protection system)是一种安装在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上用于拦截、摧毁或迷惑敌方来袭弹药的自卫系统。其通过探测装置获得威胁弹药的运动特征,再通过计算机控制各种反击手段对抗来袭弹药。
主动防御系统一般由探测、控制和对抗三大分系统组成。探测分系统用于探测反坦克导弹、火箭弹等来袭目标;控制分系统用来筛选、判断来袭目标,并选择相应的命令,由计算机、控制软件、控制面板和指挥信号换流器组成;对抗分系统可分为硬杀伤和软杀伤两类。硬杀伤系统是一种近距离反导防御弹系统,在车辆周围的安全距离上构成一道主动火力圈,在敌方导弹或火箭弹击中坦克车辆前对其进行拦截和摧毁。软杀伤系统则是利用烟幕弹、干扰机、诱饵等多种手段迷惑和欺骗来袭的导弹。
目前,坦克主动防御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研制的新型主动防御系统纷纷浮出水面,其中硬杀伤系统以以色列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乌克兰的“拦截”主动防御系统以及俄罗斯的“竞技场”主动防御系统最为出名。而软杀伤系统以俄罗斯的“窗帘”式主动防御系统及“特舒尔”系列主动防御系统为代表。
编辑/刘兰芳
……
据《俄罗斯新闻》网、《俄罗斯武器》网等多家俄军事媒体近期报道,以生产各型RPG火箭筒而闻名的巴扎特公司2007年成功研制出新型RPG-30反坦克火箭筒。据报道,在研制该火箭筒时,巴扎特公司打破常规,将其设计为双筒“子母弹”的形式,从而使其拥有了可以摧毁现代披挂爆炸式反应装甲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以及其他带有反应装甲的重型装甲车辆的能力。另据称,该火箭筒还可以有效摧毁安装有最新型主动防御系统的主战坦克。
矛与盾的较量
反坦克火箭筒作为一种单兵使用的近距离反坦克及坚固野战工事的利器,自诞生以来一直倍受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的关注。前苏联/俄罗斯是各类反坦克火箭筒的研制和生产大国,由其生产的RPG系列反坦克火箭筒更是被各国广泛采用,成为1960年代至今世界历次局部战争中的“明星武器”。虽然从1970年以来,反坦克火箭筒逐步让位于精度更高、反装甲能力更强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目前在世界各主要强国的陆军部队中只作为一种不列编的单兵用辅助武器,但由于反坦克火箭筒具有价格低廉(只有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价格的几十分之一)、操作简便等特点,依然深受世界各国军队的喜爱。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坦克装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爆炸式反应装甲被广泛用于现役主战坦克之上,利用反坦克火箭筒摧毁坦克变得越来越困难。由于结构的限制,反坦克火箭筒只能发射低速的破甲式火箭弹,而不能像坦克火炮那样发射高速、靠强大的动能去击穿坦克装甲的穿甲弹。
现在各国在主战坦克上普遍披挂有模块化的爆炸式反应装甲,这种装有钝感炸药的反应装甲对于破甲弹具有很强的防护性,可大大提高坦克被火箭弹击中后的生存能力。目前,即使是俄军大量装备并出口的RPG-27、RPG-29火箭筒也不能击穿披挂有反应装甲的以美国MIA2、德国的豹-2坦克为代表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侧装甲,就更不用说是防护能力更强的坦克前装甲了。
为了提高火箭筒的反坦克能力,过去通常采用增加火箭弹的弹径及装药量、采用两级甚至多级串联式战斗部的做法。然而这些做法在提高单兵火箭筒反坦克能力的同时,也使其质量不断增加,便携性有所下降。
如今,巴扎特公司独辟蹊径,经过多次论证和试验,终于研制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RPG-30反坦克火箭筒。该火箭筒最大的突破是采用“子母弹”设计,当“子弹”击中坦克并引爆坦克反应装甲模块后,“母弹”再攻击失去反应装甲防护后裸露出的坦克主装甲,进一步摧毁坦克。这种做法十分巧妙,相比以前的做法,可以在火箭筒质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有效解决单兵反坦克火箭筒难以对付披挂有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的难题。
巴扎特公司称,新式RPG-30反坦克火箭筒理论上足以在近距离摧毁披挂有反应装甲的包括美军M1A2、英军“挑战者”-2在内的各型现役主战坦克。因此,俄罗斯有媒体称RPG-30反坦克火箭筒为“艾布拉姆斯杀手”(艾布拉姆斯为美军M1系列主战坦克的名称,该系列主战坦克是目前世界上装甲防护能力最强的坦克之一)。
另外,据俄有关媒体称,RPG-30反坦克火箭筒同时还具有对付最新式坦克主动式防御系统的能力,如美国的FCLAS先进防御系统、以色列的“战利品”坦克主动防御系统以及俄罗斯的“竞技场”主动防御系统等。
独特的打击“功力”
RPG-30反坦克火箭筒全质量10.3kg,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一个大口径发射筒,可发射配装有串联战斗部的PG-30式105mm空心装药反坦克火箭弹(母弹)。该火箭弹有两个串装式战斗部,总体破甲能力可击穿厚度超过600mm的轧制均质装甲、厚度超过1.5m的钢筋混凝土以及厚度超过2m的砖体;下部是一个小口径发射器,可发射用以对付反应式装甲及主动防御系统的引爆/诱饵弹(子弹)。
在对付披挂有反应装甲的敌方主战坦克时,射手在扣动扳机后,装在下部发射器中的引爆/诱饵弹先于装在上部的PG-30式105mm反坦克火箭弹0.2秒发射出去。引爆/诱饵弹首先击中反应装甲模块并将其引爆,紧随其后到来的PG-30式105mm反坦克火箭弹攻击已被引爆/诱饵弹引爆的反应装甲模块下方的坦克主装甲。两级串联式战斗部爆炸后喷射出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击穿坦克的主装甲,并杀伤内部坦克乘员。
各种最新型主动式防御系统在拦截完首先到达的引爆/诱饵弹后,一般需要0.2~0.4秒的反应时间才能调整好系统,以拦截第二次威胁,而RPG-30反坦克火箭筒发射的PG-30式105mm反坦克火箭弹距引爆/诱饵弹仅0.2秒的时间间隔,正好可以利用主动防御系统拦截引爆/诱饵弹后的间隙时机摧毁敌方的装甲车辆。
续写不老传奇
据称,巴扎特公司针对RPG-30反坦克火箭筒的测试项目已经完成,目前正在等待装备俄罗斯陆军部队。另有媒体称,俄罗斯将在不久后批准出口这种新型火箭筒,届时,RPG-30反坦克火箭筒将会成为俄罗斯RPG-27、RPG-29反坦克火箭筒后新的出口亮点,续写RPG系列反坦克火箭筒不老的传奇。
[资料链接]
爆炸式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ur)是由以色列的G.赫尔德博士于1970年发明、并于同年在德国申请专利,以色列的拉斐尔公司率先利用这项专利生产出产品。反应装甲的问世是世界装甲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极富创新精神。爆炸式反应装甲模块看上去很不起眼,像个扁扁的金属盒子。盒子的中间是两层或多层夹着钝感炸药的薄钢板。当这种装甲被反坦克导弹、火箭弹等各种反坦克武器的锥形装药战斗部击中时,装甲夹层内的炸药会引爆,并将装甲中的钢板推向弹头,分散反坦克武器战斗部产生的金属射流(通常在大约500℃时,金属铜在足够加压下可以像水一样流动),使其对主装甲的破坏作用大减,从而以“殉爆之驱”保护了主装甲。
爆炸式反应装甲模块具有成本低、易挂载和拆换及使用后可大幅提高坦克防御能力等特点。其作为一种价廉而有效增强坦克防护能力的手段,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主动防御系统(Active protection system)是一种安装在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上用于拦截、摧毁或迷惑敌方来袭弹药的自卫系统。其通过探测装置获得威胁弹药的运动特征,再通过计算机控制各种反击手段对抗来袭弹药。
主动防御系统一般由探测、控制和对抗三大分系统组成。探测分系统用于探测反坦克导弹、火箭弹等来袭目标;控制分系统用来筛选、判断来袭目标,并选择相应的命令,由计算机、控制软件、控制面板和指挥信号换流器组成;对抗分系统可分为硬杀伤和软杀伤两类。硬杀伤系统是一种近距离反导防御弹系统,在车辆周围的安全距离上构成一道主动火力圈,在敌方导弹或火箭弹击中坦克车辆前对其进行拦截和摧毁。软杀伤系统则是利用烟幕弹、干扰机、诱饵等多种手段迷惑和欺骗来袭的导弹。
目前,坦克主动防御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研制的新型主动防御系统纷纷浮出水面,其中硬杀伤系统以以色列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乌克兰的“拦截”主动防御系统以及俄罗斯的“竞技场”主动防御系统最为出名。而软杀伤系统以俄罗斯的“窗帘”式主动防御系统及“特舒尔”系列主动防御系统为代表。
编辑/刘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