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乡村,教师,发展
  • 发布时间:2025-03-14 15:18

  文_ 黄建明

  由于管理机制、教育理念、资源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乡村教师在专业成长上普遍面临着年轻教师专业成长不均衡、中年教师专业成长动力不足、年长教师专业成长停滞不前等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以期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激发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为了激发乡村教师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不断调整教育评价机制,确保其能够公正、全面地反映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贡献。具体而言,应让职称评定、荣誉称号、岗位晋级等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中长期期待和综合价值追求,使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看到明确的前景和上升空间。开展多样化的激励活动也是激发教师内驱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评选“十佳乡村教师”“教学名师”等,表彰那些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成就感。

  实现自主性发展的适配

  首先,适配的导师团队对于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为年轻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有助于他们快速掌握教学方法,积累实践经验。

  其次,教研活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围绕一线教学实践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竞赛等。这些活动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教学水平。

  此外,为了实现教师的自主性发展,还需要建立精准定位、精准调控、精准发力的评价机制。通过这种评价机制,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构建区域内发展的样态

  指向“三核”。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以教研、课堂、作业为核心。通过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和提高课堂效率,精心设计作业以巩固教学成果——这三者紧密结合,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构建“四链”。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引导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支撑“五柱”。为了确保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学情、课本、课标与中考、重点与难点、活动单(课件)与作业设计等,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突破教学瓶颈,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