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校本特色毕业课程探索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青春,课程,探索
  • 发布时间:2025-03-14 15:32

  文_冯艺伟 宋玉雪 杨彬

  六年级下学期,学生即将告别小学生活,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临近毕业,我们应该怎样纪念小学生活,向母校、师友及童年的自己告别?如何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有意义、有内涵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获得成长的力量?我校毕业年级全体教师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为依据,明确学科之间的联结点,确定了毕业主题活动的核心内容,策划举办“致青春·难忘的小学生活”系列活动,将之延伸发展为包含成长与转变、成长与感恩、成长与未来三大模块的校本特色毕业课程。

  成长与转变

  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和沉淀,学生在知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积累,感受了团结奋进的喜悦,收获了健康成长的幸福。基于此,为了纪念小学生活,梳理六年来的成长与转变,数学学科、美术学科分别开展了为母校“画”像(绘制校园平面图)和“绘别童年,启航未来”主题活动。

  数学教师团队制定方案,带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生活了六年的校园,通过整理数据和小组讨论,分享测绘程序、技术难点和活动体验,形成测绘成果和小组报告。此次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规划能力、执行能力,积累了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的经验。美术学科则以情感为主线,以“成长与转变”为核心,与语文学科相融合,带领学生制作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毕业同学录,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六年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总结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进而形成文字材料,将个人感悟贯穿艺术设计的全过程,实现了“美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从情绪感染出发,鼓励学生设计富有个人特色和班级特色的同学录,通过展示、传递与分享,实现从文本传递到情感传递的跃迁,以文纪事、以情动人、以美润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成长与感恩

  语文、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联合开展整体设计,把毕业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真实活动体验相结合,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书写感恩信、策划毕业联欢会三个主题活动,旨在唤起美好回忆、传递诚挚谢意、共谱青春华章。

  在辅导学生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的环节,语文教师团队分三个阶段具体实施。第一阶段,回顾六年小学时光,制作创意时间轴,如树形图、时光胶卷、小火车等,梳理校园生活中难忘的点滴瞬间,完成成长资料收集与筛选;第二阶段,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成长纪念册,包括理解概念、准备素材、搜集资料、内容设计、版式设计等;第三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与此同时,结合时代特征,教师群体开展语文与信息技术跨学科教研,在语文课讲解的基础上,在信息技术课程准备环节中,学生分组分工在纸质版基础上设计制作电子成长纪念册。在赏析互评环节,学生从内容创意、排版设计、视觉效果等方面组织开展集体评价。在“制作成长纪念册,唤起美好回忆”活动中,同学们记录了成长的足迹,回顾了和老师同学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感受了时间沉淀下来的师生之谊、同学之情、亲友之爱。

  书写一封感恩信,旨在鼓励学生以书信和留言的形式传离别意、寄毕业情。教师从赏析有关主题经典作品出发,帮助学生掌握书信的写作方法,学会情感表达。在感恩信书写活动中,学生致信教师、致信同学、致信校长、致信母校、致信家人。一封封信件不仅是给学生自己的纪念, 也是给老师、 家人和朋友的珍贵礼物, 记录、展现了他们在小学阶段的成长和变化。

  为了给孩子们六年的小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毕业前的宝贵时光更加精彩而有意义,我们组织学生策划举办毕业联欢会。全年级学生打破班级界限,共同策划联欢会主题和节目单、招募人员、自主组织和分配任务、撰写主持词、设计邀请函,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毕业联欢会。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演出效果,音乐组教师结合项目主题,精选富有情感共鸣的歌曲,进行个性化指导,加强情感引导,提高排练效果。毕业典礼上,学生们用真挚的歌声和动人的表演,完美表达了难忘师恩、携手同行的联欢旨趣。项目式实践活动融合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更引领他们深情回顾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成长与未来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尾声,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特殊时期。在这个转折点上,老师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引导学生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为此,体育学科开展了“重视健康,展望未来”的活动,在毕业季专门增设“初中体育项目初探”学习项目,让孩子们提前感受中学体育课程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耐挫力。与此同时,体育教学团队为学生精心解读体育中考内容,引导学生锻炼体育技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此外,学校为毕业年级开设心理课程,关注学生学业衔接,聚焦学生的情感培养、自我认知、社交技能和适应能力。心理教师和校外专家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和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学生活的特点,引导学生们调整心态、培养自驱力、增强自信心,为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人生下一个学习阶段的挑战。在此次基于特色项目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生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实践的经验和迈向未来的勇气,教师群体在毕业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中掌握了适应毕业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教学教法,形成了学科组团式主题教学的范式,学校育人成效显著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