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海玲
1
在广西的广袤大地上,一项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平陆运河,正徐徐铺展它壮阔的画卷。
平陆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一路延伸至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最终汇入北部湾,这条全长约134.2公里的人工运河,如同一串璀璨的珠链,连接起内河与海洋。它以内河Ⅰ级的航道等级,傲然迎接5000吨级船舶的往来穿梭,727.19亿元的工程概算,凝聚着无数的智慧与期待,计划于2026年底主体建成,正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2
广西虽地处沿海,但长期以来,其内河航道与海洋之间缺乏直接、高效的连通通道。很多人不知道,北部湾其实是一个假的出海口,广西境内的丰富的水资源汇聚成西江,而西江则最终进入珠江,从广东入海,所以,广西因内河航道无法直接入海而饱受困扰。以往西南地区的货物主要通过长江航道,经广东出海,运输距离较长,物流成本较高。广西自身的内河航运因没有直接入海通道,内河和海运不能有效衔接,限制了水运优势的发挥。这种交通瓶颈使得广西的产业发展、对外贸易等受到诸多限制,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广西经济发展需要更有力的交通支撑来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在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建设中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广西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随着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广西作为重要节点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建设平陆运河是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举措,它能够有效提升通道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将西南地区更紧密地与北部湾港口连接起来,实现江海联运,使广西真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沟通“一带”与“一路”的重要枢纽,顺应了国家战略对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的要求。
其实早在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了开发包括平陆运河在内的西江航运等设想,体现了当时对广西通江达海的战略构想。平陆运河的建设也可以看作是对这一历史愿景的延续和实践,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在现代技术和经济实力的支持下,终于付诸实施。
3
自2022年8月,平陆运河正式开工,然而,建设之路并非坦途。郁江西津水库与海平面间约65米的巨大落差,犹如横亘在前的高山。但建设者们精心规划,以三大梯级船闸巧妙化解落差难题,让船舶能够如履平地般连续航行。这些船闸尺度宏大、技术复杂,堪称水利工程中的明珠。
此外,平陆运河也未忘却对生态的呵护,预留1公里保留区构建生态廊道;在运河越岭段精心布设动物通道,让陆地与水域的生物们依然能够自由往来;36处原河道形态或牛轭湖被悉心保留,成为涵养生态的宁静港湾。“天鲸号”绞吸船的投入使用,更是将施工对海洋生物及堤防、岸坡稳定性的影响降至最低。
4
平陆运河对广西经济发展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平陆运河建成后,将结束广西临海但无江河通航入海的历史,使广西内河航道与海洋直接连通,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出海通道,极大地提升了广西在全国交通网络中的地位,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运河开通后,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相比从广州出海可缩短近560公里的航程,如从重庆出航到广西钦州港仅为长江航道的一半距离,每年能节省大量燃油费用,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利润空间,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平陆运河经济带的建设吸引了众多重大产业项目集聚,如南宁比亚迪碳酸锂电池材料、钦州石化产业创新中心等,加速了新兴产业布局,推动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另一方面,依托运河的物流优势,能够更好地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增长极。
平陆运河使广西与东盟及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北部湾港作为西南地区出海的重要窗口,其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运输量将大幅增长,进一步提升广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推动与东盟国家在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领域的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平陆运河贯穿南宁、钦州等多个城市,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以南宁为核心,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带动沿线城镇的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平陆运河本身及其沿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可开发运河观光游、内河航运体验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展望未来,平陆运河将镌刻人类改造自然、追求发展的伟大壮举,也将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