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GIS 应用井喷还差什么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移动GIS,应用,井喷
  • 发布时间:2011-04-26 16:35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个浑身脏兮兮、衣着破烂的约3岁左右的男童在向每一个路人磕头乞讨,那哀怨、痛苦的眼神让人揪心。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看到这种场景,情何以堪?赶忙掏出手机,拍照并上传到寻人博客上,希望孩子的家人能看到照片,并根据拍照时移动GIS 程序自动附上的位置信息找到孩子。

  上述的场景并非虚拟,“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牵动了成千上万网友的心,也解救了一些在火坑中的孩子。感谢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机会去解救这些可怜的孩童。这里用到了一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技术———移动GIS (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移动GIS 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GPS 智能手机、PDA 等手持设备为终端的GIS 系统。作为继桌面GIS、WebGIS之后又一新的技术热点,它是GIS 在向行业专业领域和向大众应用两大发展方向中不可分割的技术重点。因为,移动互联网的高度发达和手持终端设备的普及让移动成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类主流应用

  在过去,外业工作人员使用纸质地图(通常是地图册)将地理信息带到工作现场,现场采集的信息在地图册上作简要的记录,返回办公室后再将这些信息输入到GIS 系统中。采用这种方式的结果是,数据输入效率很低,需重复操作且容易出错,而且还不能保证数据的实时性。移动GIS 就是为解决这类问题应运而生的一种技术,通过在移动终端里安装的GIS 程序,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远程实时采集、上传数据到服务器上的数据库。这种方式便捷、准确率高,而且实时性强。

  只要是人类所能及的地方,就有GIS的用武之地,航天、地面、地表、地下都是GIS 所研究的领域。据中国GIS 协会的数据,我国近几年GIS 产业规模以每年30%的速率增长,2010年产业规模达1000 亿元产值。该机构预计,未来5年产业规模增速为25%,到2015 年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移动GIS 作为GIS 行业目前的主要应用之一,当然很受GIS平台厂商的重视。

  “超图软件一直以来都非常看好而且重视移动GIS 市场的发展。”超图导航事业部总经理李楷表示,“移动GIS 的设备厂商越来越多地关注行业用户的需求,所以移动GIS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当前国内移动GIS,已广泛应用于测绘、国土、环境、水利、农业、林业和矿产等传统资源管理领域和城市规划方面。在应急、公安、交通、旅游、工商、卫生和统计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也有应用,同时在通信、电力、石油石化、银行、保险、煤矿、物流、烟草、广告、大型制造业、大型零售企业等工商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应用。”

  正如李楷所言,移动GIS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业内的标准,移动GIS的应用可分为三类:城市管理、传统行业的数据采集及上传、面向大众的应用。

  移动GIS 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在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中,巡检人员手持移动终端,在城市巡检中遇到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或者影响行人的正常出行时,通过装有移动GIS 应用程序的手持终端将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中心的服务器上,以便管理机构作出处理安排,并且通过手持终端接收来自监督中心的任务指派。这种应用解决方案一般称作城管通,它包括移动终端平台、后台处理平台和网络安全机制。而移动终端平台又包括移动硬件设备和移动GIS 应用程序。

  后台处理平台是由GIS 平台厂商提供的,比如目前位居国内GIS 市场前三位的Esri、超图、中地数码;而移动硬件终端是由终端生产厂商提供的,移动GIS 应用程序一般由GIS 平台的合作伙伴提供,有时GIS 平台厂商也自己提供移动GIS应用程序。比如在数字城管领域,目前在国内做得比较出色的数字政通,就是在Esri 的ArcGIS 平台上做二次开发,完成城管通所需的功能。

  在传统行业里,移动GIS 的应用模式已经相对成熟。举个例子,在农田管理信息系统中,日常巡查人员将管理区域的数字地图加载到手持GPS上,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直接在手持GPS 上实时采集异常区域的界线数据。将采集的数据导入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占用预警,提供实时分析功能,确定违法位置和违法数量,输出占用区域基本农田保护现状。现在,很多传统行业已经应用上了移动GIS,比如林业、国土等。

  在移动GIS的应用中,手持终端上传数据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外业人员采集数据的地点有无线网络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实时上传数据;另一种是没有网络信号时,先采集数据存储到手持终端上,到了有信号的地方再上传数据。在很多情况下,外业工作者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网络信号,因此,这种离线采集、上传数据的方式非常实用。

  面向大众的移动GIS 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传统的行业或者城市管理应用中,大众可以参与的应用,比如当普通市民在发现城市的某处有自来水漏水时,可通过手机发送消息到自来水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收到信息后做相应处理。当然,这种应用目前还比较少见,原因也很简单,目前还没有机构应用这样的系统。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咨询专家蔡晓兵介绍说,他们已经在各种场合做宣传工作,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理念,他相信这种应用一定能够实现。在记者对周围同事及路人做的随机采访中,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在发现这种情况时会及时将漏水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

  另一类应用是消费类的应用,目前应用模式还不多,以汽车导航为主。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是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网站上的一些应用。LBS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并能在确定使用者位置的同时,向用户推荐该地理位置附近能够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位置签到、周边搜索、位置游戏、信息推送等。比如位置签到,网友到达一个地方后,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在LBS 网站上相应地点签到,通知好友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这样的网友被称为“切客”(checker),谐音签到的英文“check in”。

  个人用户不买账

  目前,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移动GIS所需的两个技术前提———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终端的普及都已经得到了满足,特别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流行,苹果产品的风靡,为移动GIS的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GIS平台厂商也开发出了分别基于Windows mobile、Android、iOS、Symbian等主流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GIS 平台厂商们以及业界的互联网厂商们对移动GIS 应用的广阔前景笃信不移。似乎移动GIS的应用已经水到渠成了,但是为什么移动GIS 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呢?移动GIS的前景到底怎么样呢?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GIS 应用的范围还很小,中地数据集团执行总裁谢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移动GIS 的应用空间非常大,但是我国的GIS 应用范围还很小。”他同时表示,我国GIS 技术水平并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国际水平,但是要广泛应用GIS 技术,需要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GIS 产业上游的数据不公开是阻碍GIS 大规模应用的一大原因。”而观念的改变、系统的打造都需要时间和成本,因此,在移动GIS 应用的初期,推广只能是浸入式的,而非一蹴而就的行为。

  蔡晓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移动GIS 的应用前景是无限光明的,目前已见端倪,但是与想象的还差得多。与10多年前我们想象不到互联网在今天的应用一样,我们也无法想象移动GIS 未来的应用。”

  与传统行业的浸入式开拓模式不同,个人应用一般容易一触即发,呈现排山倒海之势,比如iPad的应用。但是目前移动GIS 的应用还不多见,主要原因是GIS 的个人应用还未找到商业模式,这是阻碍移动GIS 在我国生根发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高,也是影响移动GIS应用的一大因素。

  已经开发出贝多、开开和驴博士等多个LBS 应用产品的贝多CEO 穆荣向记者介绍位置服务的前景时,很有信心:“位置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性,我相信随着终端定位能力、网络及资费等外部条件的成熟,位置信息一方面会在很多应用上成为标配(在原有的产品上叠加位置特性),另一方面也会涌现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基于‘位置’的特色应用。此外,位置也是一个新维度,目前填充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有望经由位置这个新维度重新组织,并产生新的信息价值。”

  记者本人也在LBS 网站上注册过,并且签过到,却没找到这类网站吸引住我的地方。对此,记者也采访了一位切客刘洋,她向记者说:“LBS 网站上提供一些商家的打折促销信息,要通过签到很多次或者获得勋章才能得到促销券,但是在一些团购网站和大众服务类的网站上,这些信息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可以直接获得,所以我很少上LBS网站了。”诚然,LBS 对网友提供的这种服务不能让网友买账。网站还需要寻求更好的服务模式才能黏住用户。

  在谈到目前在个人消费应用领域尚未找到赢利模式时,穆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目前虽然面向个人的移动LBS服务还在早期阶段,但基于位置的服务比大部分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更容易寻找到赢利模式,因为位置相关性可以较容易地和地点(商家)结合。

  从商业需求的角度,基于位置的定向广告将释放中小型商户一直期望、但未能得到有效满足的精准推广需求。”

  同互联网应用存在的问题一样,移动GIS 也存在着个人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问题,比如穿某一品牌的衣服的网友,在路过该品牌店的门口时接受该品牌的打折促销信息,这样的信息也许会骚扰到该网友。不过这是把双刃剑,虽然上互联网会涉及个人隐私和安全问题,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拒绝使用互联网。

  别让LBS重蹈团购覆辙

  看好LBS的不只穆荣一个人,尽管赢利模式尚不明朗,但是国内提供LBS 的服务商们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了,因为Foursquare 在上线半年后就获得融资刺激了国内的一些互联网服务商和创业者悸动的心。目前我们熟知的有嘀咕、街旁、玩转四方、切客、开开、百度、新浪、人人网等,它们已经呈现出擦掌磨拳之势。据艾瑞咨询的报告,2010 年国内位置签到服务用户规模为330 万,预计今年将达到1630 万,2012 年达到3400万,2013年达到8100万。

  最近马云也在备战这块市场,据知情人士爆料,阿里巴巴公司正在招聘LBS 架构和研发工程师。业内人士猜测,阿里巴巴招聘LBS 相关人才,可能是用于口碑网以及淘宝手机购物项目。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局主席、CEO 江南春此前也在微博上对外宣布,在今年第四季度前,分众传媒将会正式推出LBS的互动广告新模式。这个新模式会引领分众传媒实现手机屏和LCD屏“双屏合一”。

  毋庸置疑,百团大战的惨烈场面又将在LBS市场上呈现。希望LBS不要重蹈团购网站的覆辙———蜂拥而至最后死在沙滩上。因为人们懂得舶来,却不懂创新,同质化的竞争让资金力量不足的网站举步维艰,甚至走向灭亡。要想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还需要不断创新应用和赢利模式。

  GIS产业上游数据不公开、缺少GIS 产业标准体系、移动GIS 在个人应用领域缺少成熟的赢利模式、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率低等都是阻碍移动GIS 在国内爆发的因素。

  因此,移动GIS 应用的快速普及需要政府、GIS 产业链上的厂商、互联网服务商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