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捷演绎不一样的云网络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锐捷,演绎,云网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26 16:51
在参加锐捷网络(以下简称锐捷)渠道大会之前,一位北京的集成商曾在一次采访中告诉记者,他们对云网络一直非常关注,但是总感觉当前市场中大多厂商谈到的东西都比较虚。虽然有很多新产品、新技术出现,但它们大多只是解决了网络中的部分问题,缺乏整体的可以让用户数据中心平稳过渡到云计算环境的解决方案。所以,对于云网络的相关产品,大多用户并不容易接受。
可见,让传统的数据中心接纳云网络概念并不容易。但是在年初,锐捷刚刚推出云产品的时候,就宣布其产品已实现商用,还成功为阿里巴巴等典型的云计算企业构建了云化的数据中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让云产品落地市场,锐捷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锐捷2011年的渠道大会,以期寻找到答案。
完整的云图
“锐捷们”,是记者对锐捷渠道商的一贯称呼。在锐捷今年的渠道大会上,记者发现锐捷们对云的兴趣开始越来越浓。可见,去年还对云概念懵懵懂懂的渠道商,如今也渐渐嗅出了云计算技术发展可能给他们带来的机遇。
网络市场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热衷于云计算的,目前很多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或是发布了相应的网络架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一股脑儿涌入市场,不免令人一头雾水。但奇怪的是,到场的锐捷们几乎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就完全理解了锐捷的云网络。
锐捷对云的描述没有从某个产品或技术开始,而是展示了一幅云网络的“全景图”。这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包含了数据中心安全运维管理系统、数据中心安全智能系列、数据中心核心交换系列、数据中心接入交换系列四大类别的面向云计算需求的全线数据中心产品。锐捷的云更像是一种一站式的服务,通过锐捷的产品或方案,用户数据中心向云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都能在锐捷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用锐捷副总裁刘弘瑜的话来说,锐捷要做的是一个适合未来商业模型的“无阻塞”的云计算网络,只有全系列的产品才能使客户对云计算策略的部署在数据中心落地时真实可靠。
今年年初,记者在采访云快线的时候了解到,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营的过程中,网络带来的复杂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他们认为云中的网络将不再仅是数据中心里的基础设施,它的作用应该更像是神经系统。网络应该在提供强大的数据通信能力的同时,也能实现智能扩张及智能管理,以及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用户对云网络产品的需求将和对传统网络产品的需求大不相同,单一的产品或是只能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案将逐渐失去价值。可见,一站式的方案将会更贴近未来数据中心用户的实际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全面的产品线也更便于渠道完成部署,大幅缩短锐捷云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
应野变冶能力
在刘弘瑜看来,云计算的本质就是“按需可扩展”,它要求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能做到灵活地一变多和多变一,这样的能力目前主要依靠虚拟化技术来实现,但要达到相应的效果,网络产品应“变”的能力才是关键。比如当虚拟化需要由一变多时,网络如何即时反应?虚拟化由多变一,设备性能是否能满足成倍增长的要求?各种虚拟化环境,安全如何保障?业务如何管理?
从网络层面解决这些问题,交换机的应“变”能力至关重要。在锐捷的多款云网产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类应“变”技术。如RG-S12000 Cloud Computing 系列采用了VSU 虚拟化技术,可将多台高端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能有效实现虚拟机迁移过程中网络不中断。而其支持802.1Qbg的特性,也能够解决传统虚拟机交互性能低下的问题。对VRF虚拟化的支持,更便于满足数据中心网络一变多的需求,以及多业务安全隔离的需要。
TRILL 协议目前被业界认为是有效简化网络设计,提高网络可扩展性和弹性的基础,也是构建大型虚拟化云计算网络的根基。在锐捷的RG-S12000 云计算交换机产品系列中,记者也看到了其对TRILL 协议透明交换技术的全面支持。同时,伴随着数据中心融合网络的趋势,锐捷的RG-S12000 系列还为服务器提供了FCoE(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接入和以太网接入服务,解决了数据中心在网络过渡过程中整合异构的LAN 和SAN 网络的需要。
锐捷一直遵循着一个很有名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利基战略:利基一词来源于法语nichi,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在攀爬的过程中抓住缝隙努力向上的精神。在锐捷,它不仅是做事业的思路,也是做产品的思路:通过无限贴近客户需求,寻求差异化的方案,以求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对于云,锐捷所强调的网络应“变”能力独树一帜,但这正是当前数据中心向云计算环境进化的根本需求,或许这也是让锐捷的云能够快速走入商用的原因之一。
把合作伙伴引入云生态链
“云计算时代的来临被称为第三次IT浪潮。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可以说,云计算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尽管它才刚刚开始。这将是一个以万亿元计的市场。”在刘弘瑜眼中,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它对锐捷和锐捷的合作伙伴而言都是巨大的机会。但在这样的机会面前,合作将变得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要。因为大量新的尖端技术的落地与云计算相关整体解决方案的形成、部署、维护,都需要生态链中各环节的密切配合才能将机会变为现实。
除了提供产品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外,锐捷还提供了一个被其称为基于“开放共享的云服务”理念的IT 运维管理解决方案。据刘弘瑜介绍,IT运维管理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这几年的平均市场容量增长达30%,已经是一个50 亿元规模的市场。在云安全管理领域,锐捷从2007 年开始研究、2009 年正式推出产品和服务,至今已成为这个领域的主要方案提供商,而锐捷拓展这个市场采用的就是基于“开放共享的云服务”的理念。
这类服务采用的是渠道销售模式,通过锐捷所提供的开放的SPI 接口,代理商可以从平台之上获得一定的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条件,从而完成客户的一些定制化需求,提升自身方案的差异性,实现业务增值,再通过销售RIIL而直接获利。此外,一旦客户遇到安全报警,还能从平台上快速获得解决方案,同时客户的解决方案也可以进行共享,让客户获得服务的同时也获得知识积累。
在锐捷渠道大会结束之后,记者发现一些参会的渠道商谈起云来颇有底气,而且头头是道。对锐捷而言,这无疑是个好兆头。当前,云计算技术演进的速度很快,但是它实现商用的步伐却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快。为什么?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锐捷或许并不是走在云计算浪尖上的企业,但它带来的让云快速走入市场的思路显然很有价值。
……
可见,让传统的数据中心接纳云网络概念并不容易。但是在年初,锐捷刚刚推出云产品的时候,就宣布其产品已实现商用,还成功为阿里巴巴等典型的云计算企业构建了云化的数据中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让云产品落地市场,锐捷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锐捷2011年的渠道大会,以期寻找到答案。
完整的云图
“锐捷们”,是记者对锐捷渠道商的一贯称呼。在锐捷今年的渠道大会上,记者发现锐捷们对云的兴趣开始越来越浓。可见,去年还对云概念懵懵懂懂的渠道商,如今也渐渐嗅出了云计算技术发展可能给他们带来的机遇。
网络市场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热衷于云计算的,目前很多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或是发布了相应的网络架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一股脑儿涌入市场,不免令人一头雾水。但奇怪的是,到场的锐捷们几乎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就完全理解了锐捷的云网络。
锐捷对云的描述没有从某个产品或技术开始,而是展示了一幅云网络的“全景图”。这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包含了数据中心安全运维管理系统、数据中心安全智能系列、数据中心核心交换系列、数据中心接入交换系列四大类别的面向云计算需求的全线数据中心产品。锐捷的云更像是一种一站式的服务,通过锐捷的产品或方案,用户数据中心向云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都能在锐捷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用锐捷副总裁刘弘瑜的话来说,锐捷要做的是一个适合未来商业模型的“无阻塞”的云计算网络,只有全系列的产品才能使客户对云计算策略的部署在数据中心落地时真实可靠。
今年年初,记者在采访云快线的时候了解到,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营的过程中,网络带来的复杂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他们认为云中的网络将不再仅是数据中心里的基础设施,它的作用应该更像是神经系统。网络应该在提供强大的数据通信能力的同时,也能实现智能扩张及智能管理,以及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用户对云网络产品的需求将和对传统网络产品的需求大不相同,单一的产品或是只能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案将逐渐失去价值。可见,一站式的方案将会更贴近未来数据中心用户的实际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全面的产品线也更便于渠道完成部署,大幅缩短锐捷云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
应野变冶能力
在刘弘瑜看来,云计算的本质就是“按需可扩展”,它要求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能做到灵活地一变多和多变一,这样的能力目前主要依靠虚拟化技术来实现,但要达到相应的效果,网络产品应“变”的能力才是关键。比如当虚拟化需要由一变多时,网络如何即时反应?虚拟化由多变一,设备性能是否能满足成倍增长的要求?各种虚拟化环境,安全如何保障?业务如何管理?
从网络层面解决这些问题,交换机的应“变”能力至关重要。在锐捷的多款云网产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类应“变”技术。如RG-S12000 Cloud Computing 系列采用了VSU 虚拟化技术,可将多台高端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能有效实现虚拟机迁移过程中网络不中断。而其支持802.1Qbg的特性,也能够解决传统虚拟机交互性能低下的问题。对VRF虚拟化的支持,更便于满足数据中心网络一变多的需求,以及多业务安全隔离的需要。
TRILL 协议目前被业界认为是有效简化网络设计,提高网络可扩展性和弹性的基础,也是构建大型虚拟化云计算网络的根基。在锐捷的RG-S12000 云计算交换机产品系列中,记者也看到了其对TRILL 协议透明交换技术的全面支持。同时,伴随着数据中心融合网络的趋势,锐捷的RG-S12000 系列还为服务器提供了FCoE(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接入和以太网接入服务,解决了数据中心在网络过渡过程中整合异构的LAN 和SAN 网络的需要。
锐捷一直遵循着一个很有名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利基战略:利基一词来源于法语nichi,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在攀爬的过程中抓住缝隙努力向上的精神。在锐捷,它不仅是做事业的思路,也是做产品的思路:通过无限贴近客户需求,寻求差异化的方案,以求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对于云,锐捷所强调的网络应“变”能力独树一帜,但这正是当前数据中心向云计算环境进化的根本需求,或许这也是让锐捷的云能够快速走入商用的原因之一。
把合作伙伴引入云生态链
“云计算时代的来临被称为第三次IT浪潮。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可以说,云计算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尽管它才刚刚开始。这将是一个以万亿元计的市场。”在刘弘瑜眼中,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它对锐捷和锐捷的合作伙伴而言都是巨大的机会。但在这样的机会面前,合作将变得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要。因为大量新的尖端技术的落地与云计算相关整体解决方案的形成、部署、维护,都需要生态链中各环节的密切配合才能将机会变为现实。
除了提供产品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外,锐捷还提供了一个被其称为基于“开放共享的云服务”理念的IT 运维管理解决方案。据刘弘瑜介绍,IT运维管理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这几年的平均市场容量增长达30%,已经是一个50 亿元规模的市场。在云安全管理领域,锐捷从2007 年开始研究、2009 年正式推出产品和服务,至今已成为这个领域的主要方案提供商,而锐捷拓展这个市场采用的就是基于“开放共享的云服务”的理念。
这类服务采用的是渠道销售模式,通过锐捷所提供的开放的SPI 接口,代理商可以从平台之上获得一定的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条件,从而完成客户的一些定制化需求,提升自身方案的差异性,实现业务增值,再通过销售RIIL而直接获利。此外,一旦客户遇到安全报警,还能从平台上快速获得解决方案,同时客户的解决方案也可以进行共享,让客户获得服务的同时也获得知识积累。
在锐捷渠道大会结束之后,记者发现一些参会的渠道商谈起云来颇有底气,而且头头是道。对锐捷而言,这无疑是个好兆头。当前,云计算技术演进的速度很快,但是它实现商用的步伐却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快。为什么?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锐捷或许并不是走在云计算浪尖上的企业,但它带来的让云快速走入市场的思路显然很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