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之大者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汽车设计,塞尔吉奥
  • 发布时间:2012-08-03 15:02

  悼念塞尔吉奥·宾尼法利纳

  2012年7月3日,一代汽车设计大师塞尔吉奥·宾尼法利纳(Sergio Pininfarina)在意大利都灵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5岁。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妻子乔治娅(Giorgia)和儿子罗伦萨(Lorenza)及保罗(Paolo)一直守候在他的身边。

  法拉利总裁卢卡·迪·蒙特泽莫罗(LucadiMontezemolo)在法拉利官方网站对其一生的成就进行了高度评价:“塞尔吉奥功勋卓著,他的名字将永载我们的史册和辉煌历程。他是我们在全球打造‘MadeinItaly’品牌的最重要倡导者之一,正是他,为意大利赢得赞誉、铸就辉煌。”

  虎父无犬子

  塞尔吉奥1926年出生于意大利汽车工业重镇都灵,父亲是另一位在全球汽车设计历史上的泰斗级人物,昵称“Pinin”(意大利皮埃蒙特语中“家中最小的兄弟”之意)的巴蒂斯塔·法瑞纳(Battista Farina)。巴蒂斯塔12岁起在兄长的马车车身工厂做学徒时逐渐萌发了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在1930年白手兴家建立起全球最知名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CarrozzeriaPinin Farin。1961年,为表彰巴蒂斯塔的卓越成就与贡献并让家族成员永远铭记其不朽荣耀,意大利总统乔瓦尼·格隆基(Giovanni Gronchi)签署法令,由司法部执行,正式授权Farina家族姓氏更改为“Pininfarina”。

  塞尔吉奥1950年毕业于都灵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并在其父所创立的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1960年,他出任公司总经理,次年成为董事总经理,最后在1966年接替故去的父亲成为了家族企业的董事会主席。2005年,为表彰其对社会的贡献,塞尔吉奥在近80岁高龄时获颁授意大利终身议员的荣誉,次年,他成为了公司的名誉主席。

  一代巨匠

  从文艺复兴时期以降,意大利一直是艺术家与工匠的王国,时至今日,从纯艺术领域到产品、时尚以及汽车等诸多设计领域,意大利始终是独树一帜的风格旗帜。这种艺术家和工匠文化传统似乎根植于亚平宁人的骨血之中,在塞尔吉奥身上更可见代际传承。

  塞尔吉奥的成名成器,除了汽车设计泰斗父亲之外,另一重大因素就是法拉利。

  远在北美大陆的哈尼·厄尔(Harley Earl)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引入了现代汽车设计的专业体系,而亚平宁半岛上诸如努西奥·博通(Nuccio Bertone)和巴蒂斯塔·宾尼法利纳们的不朽功勋则在于将雕塑艺术家对形体之美的创造力和历史悠久的意式手工作坊精制传统从马车建造平移到了汽车设计当中。

  在掌管宾尼法利纳公司的半个世纪时间里,SergioPininfarina曾经为多家汽车厂商设计过诸多经典作品,包括了标致、雪铁龙、捷豹、沃尔沃、现代、三菱、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蓝旗亚、玛莎拉蒂、凯迪拉克等等不胜枚举,中国品牌如哈飞、奇瑞等亦有宾尼法利纳的作品。

  当然,成就其一代大师地位的,依然是红色跃马法拉利。在上述以蒙特泽莫罗名义发表的法拉利官方悼文中,塞尔吉奥的设计禀赋被形容为“对优雅有着独特的理解和领悟,是意大利式设计风格的大力倡导者”,而在谈及其与法拉利亲密无间的多年合作时蒙特泽莫罗则称“他与法拉利的关系充满传奇色彩”。

  跃马雕塑家

  “没有宾尼法利纳,法拉利便不会是现在的法拉利”,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一位法拉利收藏者网站的创建者如是说,“法拉利打造了机器,然后基本上就是宾尼法利纳为它们穿上了外衣。”这里的“宾尼法利纳”,一半是指那家公司,一半则显然是指塞尔吉奥。

  自1952年出产212 Inter Cabriolet起,所有在马拉内罗生产的GT系列车型皆由都灵宾尼法利纳公司设计。塞尔吉奥于1966年从他的父亲巴蒂斯塔手中接管宾尼法利纳公司,在1969年至2011长达42年的时间里,塞尔吉奥还兼任着法拉利的董事会成员。从恩佐时代到蒙特泽莫罗时代,塞尔吉奥执掌下的宾尼法利纳出品了法拉利历史上最精彩而经典的作品,从1958年的250 GT Coupe、1968年的365GTB/4“Daytona”、1984年的Testarossa,以及1954年的375MM、2002年的Enzo Ferrari等特制和限量版车型。

  1981年,塞尔吉奥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的自我剖白最为让人感触——他说:“我是个幸运的男人,因为我设计的车只面向极少数的人,因此在我的人生中,我总是只依照我自己的喜好去设计汽车,而这些车最终也都卖到了喜欢它们的人的手里”——我所感触者并非其他,而是这种只依照自己的喜好去设计汽车的年代似乎已告终结。试问如今,不讨好、不献媚的汽车设计师还有几人?路易奇·克拉尼(Luigi Colani)算是一个,但你还记得上一次看到他的新作品是什么时候吗?

  撰文︱李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