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未来战斗系统时代与美国陆军现代化
- 来源:轻兵器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12-11 10:13
也就是说,这一变化使美陆军现代化即将走向后FCS时代,既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一路坎坷的FCS项目
艾里克·新关上将起初所构想的FCS由体积更小、质量更轻的地面和空中有人与无人作战平台,以及机器人构成,运用先进的进攻、防御武器和通信与信息系统,“在战场上的智能性和机动灵活性都超出敌方的重型部队”。为了启动FCS项目,艾里克·新关上将求助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2000年5月,DARPA分别与4家产业组织签署协议,开展FCS的设计。2002年3月,美陆军选择波音公司和科学应用国际公司作为主系统集成承包商,监管FCS最初18个系统的研发。2003年5月14日,国防部采办署(DAB)批准FCS进入工程制造与研制阶段,随后波音公司和科学应用国际公司于2004年8月与21家公司签署协议,设计和制造FCS的各类平台与软、硬件。
美国陆军转型计划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第一支装备FCS的目标部队于2011年形成战斗力,到2032年完成整个陆军的转型,要跨越30多年之久。为了降低目标部队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同时满足近期提高部队的可部署性和战斗力需求,美陆军在实施向目标部队转型计划的同时就提出了在现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中建设旅级规模部队的所谓“过渡型部队”计划。这些“过渡型旅战斗队”就是美陆军目前的“斯特赖克旅战斗队”(SBCT)的前身。
2003年,美陆军参谋长彼得·斯库梅克上将上台后,面对伊拉克战争的现实需要,开始调整建设重点,将“目标”(部队)改为“未来”(部队),将“传统”(部队)改为“当前”(部队),并在延迟未来战斗系统部分项目发展进度的同时启动了当前部队的螺旋式发展计划,通过技术转移,分阶段向当前部队植入部分已经成熟的FCS技术。
两年之后,随着伊拉克战争紧迫性的降低,在军内外各方的影响下,美陆军现代化建设又显现出“未来”与“当前”并举的特点。2005年4月,时任美陆军部长的弗朗西斯·哈维博士全面调整了陆军转型的步伐,一方面重新调整FCS的建设重点,新的发展优先顺序依次为网络、无人值守弹药、无人操控平台(地面平台和空中平台)、有人地面平台(MGV)。虽然将MGV排在最后,但加速了MGV中非直瞄身管火炮(Non-Line-of-SightCannon,NLOS-C)系统的研发,同时重新投资已被延期的5个项目,甚至提出在2014年交付第一支装备全部18个系统的FCS行动单位,于2025年前,用新型FCS有人地面平台(MGV)装备15个FCS旅战斗队(BCT)。
另一方面在加强FCS建设的同时,计划从2008年开始通过技术转移向当前部队包括步兵旅战斗队(IBCT)、重型旅战斗队(HBCT)和斯特赖克旅战斗队(SBCT)在内的模块化旅战斗队提供部分FCS通信、传感器和无人平台技术,有选择地为其植XFCs能力。美陆军把FCS描述为一项军种联合的网络化“系统集成”。FCS内的各系统将会由先进的网络架构手段联接起来,能够实现当前陆军战斗部队尚不具备的跨军种联通、态势感知与理解以及作战行动同步能力,并计划实现FCS与当前部队、正在研制中的系统以及未来将要研制的系统之间的联网。
但随之而来的资金矛盾迫使美陆军于2007年又一次调整FCS项目。FCS无人操控平台中的侦察型机器人车、突击型机器人车、Ⅱ级与Ⅲ级无人机以及智能弹药系统4个项目又一次被无限延期,FCS系统成员从18个减为14个,列装FCS的进度也被减缓。从2008年起,美陆军就开始考虑终结FCS的有人地面平台(MGV)项目。
FCS项目的重构
FCS项目一直被美陆军内外视为一个高风险项目,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其所采用的技术过于先进,成熟度不高;二是运用庞大网络将FCS所有分系统融为一体,统一装备部队并发挥出预想功能,这种构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尽管美陆军始终坚持认为,FCS在“整个冲突谱”中都会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大量FCS技术和系统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叛乱和稳定战局中得到有效运用。而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冲突中,反叛乱和维稳行动已成为美军军事行动的常态。
2009年4月6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宣布将对FCS项目进行结构性重大调整(significantlyrestructure)。国防部计划加速向所有美陆军旅战斗队(BCT)转移已选定的FCS技术,但同时建议取消该项目中的有人地面平台(MGV)部分。
美陆军的FCS旅战斗队项目原计划在2011年使第一支装备FCS的旅战斗队形成战斗力,到2025年用FCSMGV装备15个FCS旅战斗队,到2032年完成整个陆军向FCS旅战斗队的转型。随着FCSMGV项目的撤销,所谓的FCS旅战斗队事实上将不会存在。
FCS重构决策
MGV项目原计划列装基于相同底盘的8种履带式地面平台,最终取代诸如M1“艾布拉姆斯”坦克、M2“布雷德利”战车和M109“帕拉丁”自行榴弹炮等地面平台。盖茨认为FCS的地面平台设计策略存在重大疑难问题,尽管已对MGV进行了部分调整,但仍未能针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反叛乱行动和近距离战斗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而进行有效解决,他还特别强调FCS项目没有类似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的内容,而后者在当前冲突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在重新评估需求、技术和手段之后,美国国防部将重新启动包括竞争性投标过程中的陆军地面平台现代化项目。美陆军在结束了2009年5月的“系统集成”设计初审之后,立即宣布停止FCS项目(halted)。FCS项目的后继者被称为陆军旅战斗队现代化(ABCTM)项目,该项目将研发和列装新型地面作战平台(GCV),并负责将FCS的遗留技术向陆军73个旅战斗队进行技术转移。
终结FCS旅战斗队项目的采办决策备忘录
2009年6月23日,负责采办、技术与保障(AT&L)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签署了关于撤消(cancelling)FCS旅战斗队采办项目的采办决策备忘录,但该备忘录中不包括非直瞄身管火炮系统(NLOS-C)项目。在终结FCS旅战斗队项目的同时,国防部要求陆军向由一系列集成采办项目构成的陆军现代化项目过渡,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为早期已进行FCS项目技术转移的7个步兵旅战斗队(SOE-IBCT)分别生产及列装第一批全套装备。
(2)一项或多项大型国防采办项目(MDAP),即由国防部采办、技术与保障部副部长指定的项目,或者所需全部研制、发展、试验和鉴定费用预计在3.65亿美元(2000财年定值美元标准)以上的项目,或者采购费用在21.9亿美元(2000财年定值美元标准)以上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后续旅战斗队现代化,即为其余66个旅战斗队发展、生产和按需列装无人操控系统、传感器和网络;
(3)列装地面战术网络能力的大型国防采办项目,
(4)发展新地面战斗平台(GCV)的大型国防采办项目。
美国国防部要求陆军干2009年7月23日前向采办、技术与保障部副部长提出关于这些项目的建议。陆军还需要在2009财年年底前明确FCS旅战斗队项目取消对陆军保留系统的影响,这些保留系统包括联合战术无线电台、战术级“勇士”信息网络(WIN-T)以及主动防御系统等。
FCS项目经费的调整
在FCS项目调整之前,美国政府为2010财年FCS项目共申请预算29.81亿美元(见下表所示),相比2009财年的核定总额36.14亿美元减少了6.33亿。包括2010财年的29.81亿美元预算在内,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估计,截至2015财年前,FCS其余部分所需经费约为245亿美元,而MGV项目的取消将会节省出约229亿美元经费。
美国参众两院在2009年6月对201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H.R.2647)的最终审定中,对FCS项目调整的态度略有不同。
取消有人地面平台MGV带来的影响
FCS有人地面平台(MGV)部分由基于通用平台的8种类型(9种型号)不同地面平台组成,其设计要求能够由美空军运输,这些平台包括XM1202型乘车战斗系统(MCS)、XM1206型步兵运输车(ICV)、XM1203型非直瞄身管火炮系统(NLOS-C)、XM1204型非直瞄迫击炮系统(NLOS-M)、XM1201型侦察与监视车(RSV)、XM1209型指挥控制车(C2V)、XM1207型医疗后送车(MV-E)与XM1208型医疗救护车(MV-T)以及XM1205型野战维修车(FRMV)等。陆军期望MGV依靠一系列被动与主动防御系统和传感器,来提供与现役重型装甲部队相同的生存能力。此外,陆军还希望MGV具有高度可靠性、低维护需求以及高效率发动机。
如果批准国防部取消MGV项目的建议,国会将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对于那些计划由MGV取代的战斗车辆,陆军是否需要通过资金重投延长其有效寿命?二是MGV项目发展中有哪些技术能够被植入其他项目,又有哪些项目将随MGV项目的终止而“流失”?三是取消MGV项目是否还会导致主动防御系统(APS)项目的终止或缩水?四是在各种型号MGV中发展的武器,例如轻型XM360120mm身管火炮,是否会被植入其他战斗车辆的设计中?五是国防部取消MGV项目是否会影响国防工业部门将来的工作热情,是否会因工业部门对国防部继续发展未来地面战斗系统项目失去信心而造成研发费用上涨?
美陆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与走向
美陆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在提高部队生存能力的同时,保持对所面对任何对手的决定性优势。
当前美陆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
一是实现重型旅战斗队(HBCT)装备的标准化。当前,美陆军地面作战平台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所有现役与国民警卫队重型旅战斗队(HBCT)以及第3装甲骑兵团、陆军预置仓库与训练基地装备的标准化,这包括陆军目前2个最重要的战车再投资项目和以“帕拉丁”(PIM)为核心的火力支援现代化项目。目前美陆军模块化HBCT的列装已基本完成,实现了旅编制的统一。近期的目标是用2种组合的坦克和战车系统,实现在统一编制的基础上各旅战斗队装备的统一与兼容。
二是继续发展联合作战信息系统。联合战术无线电台(JTRS)与战术级“勇士”信息网络(WIN-T)是美国国防部推动下的2个最重要的跨军种信息系统。JTRS将通过可升级的模块化网络通信,为陆军各类旅战斗队提供战术网络通信能力。利用新的先进波形——士兵无线电台波形和宽带网络波形,为当前部队提供机动中的快速组网能力。WIN-T是转型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为从连到战区各级骨干提供广域战术网络,以支援全谱行动。自2007年FCS项目调整之后,陆军计划分4个阶段提供最先进的网络通信能力。目前,陆军50%以上的部队已经完成了第1阶段WIN-T的列装,主要利用卫星的通信网络,可实现超视距通信,后续3个阶段也将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分阶段提供部队。
三是稳步发展陆航装备。自“科曼奇”直升机项目终止5年来,陆军一直在稳步实施陆航装备的现代化。到2011财年,除武装侦察直升机外的所有陆航平台都将开始列装,直接用于海外应急作战。目前已投入实战的陆航装备有CH-47F与UH-60M直升机、“天空勇士”A、“天空勇士”Block0及“渡鸦”无人机系统,以及FCS项目中保留的早期生产型微型无人机。轻型直升机的数字化改造使UH-60“黑鹰”系列直升机重返战场编队,同时推动了UH-1与OH-58系列直升机的退役。
陆军旅战斗队现代化策略与技术转移
根据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关于取消FCSMGV的建议,以及2009年6月23日关于取消FCS旅战斗队采办项目的采办决策备忘录,美陆军提出了一项试验性的旅战斗队现代化策略,其具体细节和GCV的设计方案正在加紧论证之中。该策略的核心部分如下:
一是将防地雷反伏击车和附加装甲的“悍马”车融入整体的地面平台计划,并论证摩托化概念,从而将其与步兵旅战斗队融为一体。
二是继续FCS技术转移,并在2025年前将其与FCS网络一起列装所有的73个旅战斗队。
三是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将重新开始论证GCV项目,重点是吸收过去7年来的战争教训,开发一种新型通用平台。
四是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将论证GCV、网络和初始步兵旅战斗队的需求,以求在5~7年内列装GCV。
五是陆军将保留FCS曾经提供、但不再列装的核心能力。
虽然FCSMGV面临终止,但FCS项目的其他部分,如传感器、无人空中与地面平台、非直瞄发射系统以及改进后的FCS网络仍将继续保留,并被融入陆军旅战斗队现代化项目。美国国防部和陆军已经致力于在2025年前将剩余的FCS系统和网络技术转移到所有73个旅战斗队。然而仍有一系列问题有待明确:
陆军何时才能向国会提交详细的旅战斗队现代化项目建议?
所有73个旅战斗队的现代化需要多少费用?
陆军是否仍会选择FCS的主系统集成承包商,即波音公司和科学应用国际公司参与技术转移工作?
在未来15年里,旅战斗队现代化项目是否有望不遭夭折,以保证全部装备所有73个旅战斗队?
提议中的新地面战斗平台(GCV)
作为2009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决定重构FCS项目的一部分,MGV将被终止,陆军因而计划开发新型全谱作战平台GCV。尽管GCV尚处于概念设计的初始阶段,但在近期召开的国会听证会和国防部与陆军的新闻发布会中已透露出了许多细节和内幕。陆军的目的是使GCV能够在5~7年内投产,因而将主要依赖已有的技术成果和能力,GCV更大程度上会是一种“商用现货”平台而不是“从白纸起步”。陆军还可能考虑从国外采购GCV。陆军高层还指出GCV既可能是履带式也可能是轮式作战平台,也可能采用通用底盘,以降低勤务保障负担。GCV的其他可能特征包括V形车体和抵御简易爆炸装置(IED)的侧装甲。可空运性也将是GCV设计所应考虑的一项关键要素,陆军已宣称GCV必须能够适于C—17运输机空运。陆军参谋长乔治·凯西上将称,GCV的首要定位是替代M2/M3“布雷德利”战车。
如果不解决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仓促上马的GCV项目也同样会面临风险,而难逃成为又一项夭折的大型平台采办项目的命运。这些问题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国防部和陆军为保证GCV项目的顺利完成,将会如何改革传统的采办程序,二是GCV研制与采购过程中,与FCS项目的MGV到底有哪些不同-三是作为通用底盘的新型GCV包括哪几种,GCV最终将会取代目前的哪些作战平台;四是陆军是否会因采办经费的限制而放弃利用C-17运输机空运,五是GCV的研发是否还面临其他可部署性的限制。
此外,国防部和陆军也已表示,受国会委托管理的非直瞄身管火炮项目也同样面临被国会批准终止的危险。陆军将在GCV项目框架内利用现有技术发展新型自行火炮系统,还是会启动独立的研发与采购工作,尚有待观察。
在过去的10年里,美陆军基于FCS项目成功发展和列装15个FCS旅战斗队及相应支援部队的前提,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投入相关部队编制、作战概念与理论以及士兵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建设。现在面对FCS项目的重构,美陆军建设是否将“回到起点”?无论美国国会与行政当局对于2010财年国防拨款法案的审批结果如何,美陆军现代化建设都将面临一系列无法逃避的难题,那就是面对FCS项目的重构,是否需要改变部队编制、作战概念、理论以及教育与培训的内容,又是否有与之相应的计划或“路线图”,所需要的经费又将如何保障?
编辑刘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