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熊掌兼得

  • 来源:轻兵器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12-11 10:17
  为了便能于隐蔽携行,目前的袖珍手枪通常采用截短枪管的方法来缩短全枪长,其不可避免地牺牲了枪弹威力。而美国博贝格工程公司却别出心裁,采用新式枪械结构,推出了全尺寸枪管的袖珍XR9手枪,成为“史上最具威力的能装入口袋内的微型手枪”……

  “9·11”事件发生后,很多美国人都切实感受到了恐怖主义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因此一些轻便小巧、易于携带和操作的袖珍自卫手枪成为人们身边的新宠。这些武器在隐蔽性、便携性等方面都比全尺寸的手枪要好得多,加上它们做工精良、外形美观,除了有防身功能外,还具有较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成为美国民间手枪市场的重要角色,而且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些新品出现,较为著名的有卡尔公司的PM9和PM40,北美武器公司的0.380英寸守护者,瓦尔特公司的PPK/S和最新的PPS等。这些袖珍手枪通常使用0.25英寸AUTO、0.32英寸AUTO和0.380英寸AUTO等低威力手枪弹,主要在近距离使用。但即使是其中性能较好的0.380英寸AUTO弹,在6~10m的近距离内侵彻力也明显不足,所以部分袖珍手枪已开始使用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不过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这些手枪的枪管较短,无法将9mm枪弹的威力较好地发挥出来。能否在保持枪管有足够长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全枪长呢?这似乎是一个“鱼与熊掌是否可以兼得”的古老命题,然而这一命题终于被解决了——新近一家叫作博贝格工程公司的美国厂商就设计出一种结构新颖的手枪,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XR9大威力袖珍自动手枪。该枪从设计伊始到目前的量产经历了多次改进,不同时期的XR9在外形上有所区别,但其内部结构大致相同。

  XR9的“秘密”

  通常,手枪的弹匣插在弹膛后方,套筒复进时,将弹匣内的最上一发枪弹推进弹膛。而套筒尾端是击针等击发组件,且其尺寸不可压缩,故只能依靠减短枪管和套筒前端长度的方法来缩短全枪长。博贝格工程公司的经理阿恩。博贝格则对此进行了逆向思考,认为如果把弹匣的位置前移,同时枪弹进膛时不再是被套筒直接推入的,而是先从弹匣内向后推出,再向前推入弹膛,这样就能在缩短全枪长的同时,保证枪管仍然有足够的长度,反之,则能在保持全枪长不变的同时,明显地增加枪管长。将这一设计思想转化为实物的结果就是XR9袖珍自动手枪的诞生。

  博贝格设计的XR9手枪采用枪管后坐式自动原理及枪管回转式闭锁机构。新设计于2008年2月面向公众展示,当时用来宣传的广告词称其为“史上最具威力的能装入口袋内的微型手枪”。乍一看似为过谀之辞,可与西方市场上常见的格洛克26自动手枪对比后,就会发现其实它说得并不过分,XR9的枪管长为106.7mm,比格洛克26自动手枪的枪管还长18.8mm,但是XR9的全枪长仅为147.3mm,比格洛克26160mm的全枪长明显要短一截。同时,XR9的弹头动能比发射同种枪弹的、与其全枪长相同的同类袖珍手枪高25%。

  不过,XR9所采用的将弹从弹匣内向后取出再向前推入弹膛的供弹方式并非博贝格工程学公司原创,而是一种已被人们遗忘的陈年设计的现代翻版。这种供弹方式最早出现在1895~1903年间由休·W·嘉伯特一费尔法克斯设计的一种称为“火星”的自动装填手枪上。该枪口径为0.45英寸,英国的韦伯利斯科特兵工厂生产了约80支样枪,并在1900~1903年间进行了改进和广泛试验。这是英国轻武器委员会测试的第一种本土生产的自动手枪,但该枪结构复杂并且质量过大,最终未被英军采用。100多年后,这种原理又被博贝格工程学公司重新发掘出来,在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进和设计之后,应用在了XR9自动手枪上,并使得其拥有了优于普通袖珍手枪的杰出性能。

  独特的结构设计

  XR9袖珍自动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枪管回转闭锁方式,纯双动击锤发射机构,由7发单排弹匣供弹。该枪外形简洁,主要由套筒组件、套筒座组件和弹匣三大部分组成,但由于特殊的供弹方式,其内部结构要比普通自动手枪略显复杂。

  XR9的套筒组件由套筒、枪管、复进簧、复进簧座、枪管座、击针等组成。套筒由整块不锈钢切削加工而成,表面光洁度较高,前后两侧均加工有防滑槽,准星和照门均采用燕尾槽的方式固定在套筒上。套筒后部设有击针座,内部装有击针、击针簧、击针销、击针保险和抽壳钩,其中在套筒末端下部还装有最重要的取弹钩、取弹钩轴等零件,用于将弹从弹匣内向后取出。

  枪管为圆柱形,后部有两个突笋,上方是闭锁突笋,下方是开闭锁驱动突笋,当套筒带动枪管后坐时,枪管座内的开闭锁导槽通过开闭锁驱动突笋带动枪管旋转,使闭锁突笋从套筒的闭锁槽中滑出,实现枪管开锁,反之,则使枪管闭锁。复进簧套在枪管上,对于降低套筒高度很有好处。

  套筒座组件由套筒座、分解扳手、扳机、扳机连杆、弹匣卡笋、击锤、击锤联杆、击锤簧、送弹座、送弹座杠杆等组成。套筒座用铝合金材料铣削加工而成,握把两侧有塑料制成的握把护板,用螺钉固定在套筒座上。套筒座前部还加工有一段小巧的导轨,可以安装附件,不过在体积如此之小的武器上加工这种导轨,其装饰意义要远大于实用价值。击锤为隐藏式,无外露头部,比较小巧。由于击锤需要给送弹座和取弹钩等零件让位,所以位置比较靠后,完全处于套筒座的最末端,而常规手枪的击锤只是位于套筒座后部。

  由于结构限制,该枪的击锤是靠拉伸击锤簧而形成待发状态的,与绝大多数自动手枪靠击锤压缩击锤簧成待发状态正好相反。为使击锤簧的力量能更好地传递到击锤上,在击锤与击锤簧之间设计了两节式的击锤连杆,其中,与击锤簧相连的前击锤连杆有固定的回转轴,其向上摆动会向上拉击锤簧,储存能量;与击锤相连的后击锤连杆则将击锤与前击锤连杆联系在一起。送弹座和送弹座杠杆利用的也是连杆原理,与击锤共用一个固定轴,当套筒快要后坐到位时会撞击一个传动杠杆。使送弹座和送弹座杠杆向上顶起枪弹,枪弹则会脱离取弹钩进入套筒的弹底窝位置。

  同样是因为独特的供弹机构设计,该枪的动作过程也与一般手枪有很大不同:由于没有手动保险,枪弹上膛后就可直接发射。假设膛内有弹,此时击锤处于前方位置,取弹钩抓住弹匣顶部最上面的一发枪弹底缘,扣动扳机后,扳机旋转,扳机下部带动扳机连杆向后运动,通过后击锤连杆将击锤向后方压倒,击锤通过前后击锤连杆将击锤簧拉伸,储存击发能量。当击锤压到最后方时,扳机连杆与后击锤连杆脱离,击锤在击锤簧带动下打击击针,同时扳机连杆头部上升将套筒内的击针保险顶起,解除保险状态,击针可以向前运动击发枪弹。

  枪弹击发后,火药燃气作用在弹壳底部,使套筒和枪管共同后坐,当走完自由行程后,弹头已经飞出枪口,膛压下降到安全水平,此时枪管下部的开闭锁突笋在枪管座开闭锁导槽作用下使枪管逐渐旋转,枪管上方的闭锁突笋也逐渐离开套筒内的闭锁槽而开锁,枪管下部开闭锁突笋后退到枪管座开闭锁导槽后壁时,枪管就停止运动,而套筒由于惯性继续后坐,抽壳钩从弹膛内抽出空弹壳,位于套筒后部的取弹钩在此过程中也从弹匣内逐渐向后抽出一发新弹来。套筒继续后坐,当弹壳撞击到套筒座上的抛壳挺后,便从套筒右侧的抛壳口抛出,而取弹钩抓住的枪弹,由于斜面作用而逐步上抬,当套筒快到最后方时,撞击传动杠杆,使送弹座和送弹座杠杆向上顶起枪弹,枪弹脱离取弹钩进入弹底窝内。而当套筒复进时,推弹入膛,并带动枪管向前运动,在开闭锁突笋与开闭锁斜面作用下,枪管旋转、闭锁突笋进入套筒上的闭锁槽而使套筒与枪管闭锁在一起。取弹钩会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降低,继续向前抓住弹匣内下一发枪弹的底缘。同时,套筒前进后不再压住传动杠杆,因此送弹座和送弹座杠杆都会下降到原始位置。由于击锤是纯双动的,没有阻铁,因此套筒复进后击锤也会向前回转。虽然击锤跟进的过程中有可能会碰到击针,但该枪设计有击针保险,因此可以保证安全。只有松开扳机后,扳机在扳机簧的作用下复位,扳机连杆才能与后击锤连杆重新扣合到一起。再次扣压扳机,即可重复上面的过程,直至弹匣内的枪弹射完。

  从以上结构剖析可以看出,XR9上应用的这种原理其实和在机枪上广泛使用的二次进弹机构非常相像,如中国产53式重机枪。所不同的是,XR9与机枪相比,其进弹机构的结构布局刚好是相反的,因为机枪的弹链在机匣上方,其枪弹初始位置在枪管上方,而XR9使用的是弹匣,其枪弹初始位置在枪管下方。

  当然,XR9采用独特的供弹机构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缺点,比如供弹机构复杂、抗污性差,虽然目前在各种测试中该枪的表现良好,但是这种结构在长期使用特别是缺乏保养条件下的可靠性较低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对于小型随身自卫武器来说,这一缺点并非十分明显,因为它们毕竟不需要连续大量发射枪弹。

  其实XR9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的弊端应该是对枪弹比较挑剔,虽然XR9号称可以发射美国民用市场上所有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但其特殊的进弹原理使得它对弹壳的全长,还有弹壳底缘的尺寸非常敏感,对于一些尺寸控制不佳的廉价枪弹或军用剩余枪弹来说,在XR9上使用往往会引起卡弹故障。

  面临市场考验

  目前XR9手枪已经引起了很多枪迷的关注,很多人都想抢先尝试一下这种小巧的“大威力”手枪。博贝格工程公司目前提供的枪型有两种,其标准型号称为XR9,进一步缩短的微型型号则称为XR9S。其中XR9的报价约为849美元,作为一种袖珍自卫手枪来说价格是有些偏高,不过考虑到其独特的设计及加工水平,也算是物有所值。

  最终决定XR9命运的终将是市场。至于博贝格工程公司能否引发袖珍手枪设计理念的改革,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编辑刘兰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