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珠峰!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珠峰,攀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8-18 14:31
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因为,山在那里。——乔治·马洛里
攀登要沿线路走
想要攀登珠峰,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确定沿哪条线路进行攀登。时至今日,勇士们已经开拓出了16条攀登路线,当然最常见的仍是从南北两侧的传统线路进行攀登。商业攀登基本上是沿着这两条经典线路行进,安全系数已经很高了。
1.东北山脊线路(北侧传统线路):1960年5月25日,中国队首创珠峰第二条登顶线路—东北山脊线路,由中国队的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人于1960年5月25日沿此线成功登顶。这条线路也就是今天的北侧传统线路,从中国西藏一侧进行登顶。北侧传统路线从大本营开始到顶峰,依次行进顺序是:大本营→前进营地→C1→C2→C3→顶峰。
2.东南山脊线路(南侧传统线路)
3.西山脊转北壁线路
4.西南壁线路
5.西北山脊线路
6.北壁霍尔拜因岩沟线路
7.南面柱状山脊线路
8.东北山脊转北壁诺顿岩沟线路
9.西南柱转大中央沟转西南壁脊线路
10.东壁转康雄壁线路
11.北壁转诺顿岩沟线路
12.西肩部转霍尔拜因岩沟线路
13.东壁-南坳-东南山脊线路
14.东北山脊全程线路
15.北-北东线路
16.北壁中央直上线路
顶峰
我国公布海拔8844.43米,但很多国家仍然认可珠峰海拔为8848米。
C3:海拔8300米
也叫突击营地,设置在海拔8300米左右的裸露岩石坡上。一般在这个营地登山者很少能够得到休息,如果能来到这里,就说明你有登顶的机会了。在此营地,队员的休息时间很短,基本上是下午六七点钟抵达,凌晨12点后陆续冲顶,只能呆六七个小时。
C2:海拔7790米
C2营地设置在一处裸露的岩石坡上,一般来说没有雪,风大坡陡,雪都被风吹走了。从7790营地开始,商业队开始给队员提供氧气。在C2营地的充分休息,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次日前往突击营地的速度和状态。
C1:海拔7028米
又叫北坳营地,位于珠峰和章子峰的连接部,是一处南北长、东西短的山梁。它全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营地就建在积雪上。从C1开始,高山食品(方便面等速食品)成为食物主要来源,住宿均为高山帐篷。攀登适应期间会在此住三四个晚上。
离不开的向导
想要登顶,就不能不请向导。提到珠峰的向导,就不能不说到当地的夏尔巴人。夏尔巴人不仅负责探路、开凿阶梯和铺设绳索,还要为登山者提供后勤保障。而不论是个人或者是团队想要成功登顶,都必须依赖于夏尔巴人的帮助。由于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他们的肺活量很大,血压却很低,这充分保证了大脑供血充足,肌肉伸缩有力。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也高于常人,所以他们抗缺氧能力更强,更为适应高山生活。
前进营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的条件接近于大本营。正式攀登开始后,队员的休整基本都在这里,撤回大本营的情况很少,总体来说整个攀登周期大家会在这里住上十几天。
大本营:海拔5200米
这是为了保护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保护地带,位于绒布寺南方,由一群帐篷旅馆围成,与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约19公里。登山者一般在大本营休整后,再继续进行登珠峰之旅。
有钱就死不了?
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征服珠峰的旅程,商业登山的发展也让珠峰的死亡率不断地下降。1990年商业登山起步前珠峰死亡率高达37%,而1990年至今死亡率迅速下降到了4.4%。所以,不少人以为只要包里揣上足够的钱,就能够轻松登上世界之巅,甚至以为登珠峰已经成为了有钱人的休闲游戏。但数据却告诉我们,截至到2012年,已经有235位登山者死在山上。自己不上心,有钱也帮不了你。
你必须要知道的登山环保守则—
LNT六大准则
1980年代初期,美国森林部门的LNT初期课程开始被引介到其他户外活动课程,登山环保守则就由此发展而来。
1.事先计划并准备。
2.在能耐受人类踩踏的地表行走及扎营。
3.背上山的东西通通都要背下山。
4.适当处理所有你不能背下山的东西。
5.留下你所发现的任何东西。
6.将火的使用及对环境的冲击减到最低。
张翔海,36岁
2013年5月,成功沿南侧传统路线登顶珠峰
为了让读者对登顶珠峰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GEEK》特地联系上了翔海同志!
G:您好,首先要祝贺您成功登顶,请问登珠峰您想了多久啦?
张:你是不是希望我说这是从小以来的一个梦想?哈哈,你要失望了。去年参加了一场马拉松过后,我才开始有要攀登珠峰的念头,主要是为了挑战一种更高的高度吧!
G:我就不相信您告诉家人、朋友的时候,大家都举双手赞成。
张:不好意思,又要让你失望了。当时我告诉家人的时候,家人说不上举双手赞成吧,但是也完全能够理解我的这种想法。因为我平时就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不会逞强去做一些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所以他们都比较相信我能够安全归来。G:那接下来就应该开始准备工作了吧,提前多久开始准备的呢?
张:这个很难说,因为我比较热爱户外运动,所以每天都有坚持锻炼。不过定下这个目标过后,运动强度确实要加大,并且会更加注重上肢力量的锻炼了,毕竟要攀登这么高的山峰需要比较强的背负力量。
G:接下来我要问一个很俗的问题了,您登上世界之巅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是不是想要感谢CCTV、MTV?
张:激动,真的是非常激动,我能说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掏出相机拍照吗?但说实话,在峰顶的时间很短,拍完照就要急着下山了。因为爬上峰顶并不是这次攀登挑战的结束,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最危险的往往是下山这段路程,所以感悟神马的是下山后想起来才有的。
G:这可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啊,那您能说说登珠峰一般会遇到什么类型的危险吗?
张:登珠峰的话,我看到比较多的还是不够理智,一心想要强行冲顶的人。这种强行冲顶相当危险,很容易造成事故。而氧气不足,补给不及时也是造成事故的很大一个原因。再加上途中冰面有些裂缝,所以精神一定要集中,时刻注意脚下,不然滑进裂缝也是一个杯具。
G:我特别好奇一件事,您在登珠峰的过程中觉得最难过的一个坎是什么呢?
张:绝对是心理上的煎熬!在大本营的时候恰恰是心里最焦急也最难受的时候,那种坐立不安的等待,你懂的。那个时候真的就是只想着要坚持,再坚持!
G:我知道登珠峰时好的装备甚至能够救人一命,那对于装备到底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啊?
张:因为海拔的原因,所以一定要注重保暖。一般我们登顶的话,穿的都是连体羽绒服,因为实在太冷了。专门的护目镜也是一定要有的,墨镜基本上顶不了多大的作用。
G:亲,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想征服珠峰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您作为一个前辈吧,有什么一定要给的忠告吗?
张:珠峰现在可以说是海拔最高的名利场,所以首先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登珠峰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出名,请趁早放弃这个念头。弄清自己的想法后,第二步就要为了降低死亡率而不断努力了,我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参加登山训练营。最后的最后,就是一定要保持理性,任何决定都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谨慎作出,这样的攀登才是有意义的。
1 连体高山靴
市面上所有的高山靴,都以保护和攀登功能为目标,侧重“爬”而不是“走”的性能,因此高山靴和一般的徒步鞋比较,更加坚硬、温暖。而连体高山靴的出现则是为更高海拔的登山量身打造,一般只有8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才会用得到,更为注重靴子的保暖性。
La Sportiva Olympus Mons EVO专为喜玛拉雅攀登以及极端寒冷环境设计,鞋身使用真皮与保温耐磨材料合成制造,并与防水透气雪套连结为一体,形成三层靴设计。内靴采用3D透气设计,在达到最佳排汉效果的同时使保暖效果保持最高,前后卡槽也适用多种品牌的冰爪。
2 连体羽绒服
为了应付8000米以上山峰复杂多变的气候,连体式设计的羽绒服显然更为适用。其优点是通过上下连体营造了一个整体的温控调节系统,有效提高了保暖性。
The North Face AAKC专业连体羽绒服专为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的户外爱好者们设计,采用高科技的保暖外壳面料,具有优秀的防风保暖性能,并且极为轻便。
Kailas KG31115极地探险连体羽绒服具有强大的抗风性能,并且具有高透气的特性。亮点是裆部前后开了贴心的防水拉链,完全是极寒环境下上厕所的福音。
3 冲顶背包
因为冲顶并不需要自身背负太多重量,所以冲顶背包无需强大的背负系统和丰富的外挂系统。冲顶包主要讲求的只有一个性能—“轻”。背包容量在40L~50L之间最佳,主要是用来放置羽绒衣、氧气瓶、保温水壶和小物等。
Osprey Variant 52
对于户外爱好者而言,Osprey这个牌子肯定不会让你感到陌生。这款背包可以说能够使你在攀登时全神贯注于脚下几乎忘掉这个包的存在。
虽然不是有钱就能登顶,但是跟普通登山活动相比,登珠峰可以称得上是极限登山,所以在装备方面,当然有更高级的要求。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它们:
1.手杖与冰镐 珠峰海拔6600米雪线以下,普通顺手的登山手杖就足够了。从北坳冰壁底端开始,行走长冰镐就必须紧握在手了。
2.冰爪 为降低重量、提高行走效率,10齿行走冰爪应该就足够了。
3.安全带 安全带的选取标准是:简单轻便、便于穿脱。
4.雪山护目镜 带护目镜最主要的还是防止雪盲和紫外线的射伤。
5.羽绒睡袋与防潮垫 羽绒睡袋就讲究个“轻”,而防潮垫则讲究一个“厚”。
6.头灯与电池 珠峰攀登的冲顶阶段一般都在午夜出发,所以头灯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为什么要专门提到电池?万一电量不足你让头灯怎么正常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