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核潜艇得晚几天交货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吹牛,伪药效应
  • 发布时间:2014-01-20 12:33

  “有钱人”是咋打电话的?街上,会所里,甚至公车上,都能听到各种气吞山河的大话——

  “早让你把那辆破宝马给我扔了,你非得修,害得我在这坐公交车。”

  “啊,这么少啊,这期怎么就中五百万啊?早就跟你说要倍投的。”“俄罗斯那边吃紧,你要的核潜艇要晚几天交货。”

  “喂,印钞厂陈总吗?钞票正面上我的头像发型要中分的,对,像《赤壁》里的周瑜,不要像诸葛亮。”

  补偿自我、降低焦虑,是引发吹牛的两种常见心理原因。缺什么吹什么,算是一种自我解脱、安慰。而借助大话提高自信、降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的典范,当属二战期间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有一次,德国空军一颗炸弹在他附近爆炸,警卫问他为什么不赶快躲开,他说:“希特勒永远造不出来能将麦克阿瑟炸掉的炸弹。”这种大话有它的含金量,也被称为“正常的大话”,有智慧价值,它能让人获得心理博弈优势,在刻意“轻视”对手的同时,降低了焦虑情绪。

  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62.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爱吹牛的风气在年轻人中最严重,吹牛风气不可助长,我们不可能依靠吹牛去获得长久的安全感,更不可能依靠吹牛去获得真实的成功。

  “我有一台刘邦用过的照相机值多少钱”、“我有张与诸葛亮的合影值多少钱”……诸如此类的“造句”最近在网络里很流行,有幽默的成分,其实也在讽刺一些人动不动就在网络里“晒”幸福,是用吹牛调侃吹牛。确实,有时吹牛也是一种解嘲。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日本人还有一个中国人到法国去,美国人指着一个四十层的楼说,这楼太矮了,我们国家的至少八十层;日本人说,我们国家的楼至少二百层……中国人不吹楼高,指着一个很大的西瓜问旁边卖水果的:“你这葡萄多少钱一斤?”

  西药的临床实验中有个术语叫Placebo Effect(伪药效应),是指服了假药片的病人虽然本不应该有疗效,却因为心理作用而现出了疗效。吹牛其实是“说谎”的一种,吹牛与撒谎,最后一般都是对自我的一种催眠。对说谎者的惩罚,决不在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是他无法相信别人。我认识一个说谎者,她比任何人都幸福;但由于其谎言过于巧妙,甚至说真话别人也只能以为是谎言。这点——仅仅这点——无论在任何人眼里都无疑是她的悲剧。沉睡的人,你总有办法去唤醒,但是,你永远没有办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

  (杨芳荐自《深圳青年》)

  文/黄良其 责编/我不是雨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