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09年来到广东台山养虾,80后的浙江人孙习文却能够始终如一,稳稳当当。养虾不亏本?孙习文做到了。
从2009年来到广东台山养虾,80后的浙江人孙习文遇到了台山最好养的几年,也经历了最差的几年。这几年里,多数台山养虾人起起落落,经历堪称波折,但他却能够始终如一,稳稳当当。养虾不亏本?孙习文做到了。
主攻第一造虾
孙习文自己管理的虾塘是150亩土塘,与其他浙江人一样,他也是跟着亲戚才来到台山养虾。目前他的家族在台山有3000亩多的虾塘,不仅有虾苗淡化场,也做饲料、渔药经销。“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仅塘租一亩一年就省了差不多1000块”。
“我们主要是养20多头的大虾,一年主养第一造虾,将第一造虾的效益最大化。第二造虾只作为效益补充,时间赶得上就养,来不及就随便放疏点,年底有收益就行。”孙习文介绍,他一般一公分大小的苗放养密度为2.5-3万尾每亩,苗的规格不足一公分就适当提高放养量,但不会超过4万每亩。“10亩虾塘现在是3台增氧机,按一台增氧机可养2000斤虾算,根据每个虾塘的实际产量再加装增氧机。”
细心观察是关键
由于养虾的环境每年都不太一样,孙习文会提前25-30天先养4-5个虾塘摸摸底,一般从农历三月初开始放苗,农历三月底再大批放苗。“今年的情况就是水很容易倒藻,水色很难控制,很难肥水。”孙习文坦言,对虾养殖管理过程中主要是细心观察虾,比如注意虾筝上虾的情况,水的味道、水色变化等,把预防工作做到位。“我觉得虾药之类要合理使用,不是放越多越越好,一方面加大成本,另一方面也扰乱自己心态。病急乱投医,一些小问题越注重反而越完蛋,有些病可能并不合适用药。实际上,我们家族现在已经开始尝试走生态养殖模式”。控料也是对虾养殖过程的一个关键点。孙习文认为,一般异常天气、或者虾吃料突然变慢,适当控料可避免虾出现问题。“现在这样的高温天气,根据水质情况,水质不太好的塘我会每餐减3成料。”
虾苗、饲料、药品等投入品哪些是养虾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因素?孙习文笑言:“你说哪个环节不重要,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忽视都可能全部完蛋。为了保证质量,一方面我们只选择诸如大海这样的大厂产品,图的就是质量的稳定可靠;另一方面,对于虾苗等我们已经开始自己做,这样更放心。”
保持不亏,切忌贪心
如果顺利,孙习文一般会在虾量较少、虾价不错的中秋前后卖虾。“虾是越来越难养,去年我们的亩产量平均也是400斤,最好的也只有700多斤。”尽管产量不高,但大规格虾价高,算下来利润也达到7000元/亩左右。“养虾一定要心态好,不能太贪心,首要目标是保持不亏,而不是一定要赚多少,养到多少产量。”如果早上发现虾出现偷死,白天偷死情况还在增加,不管虾多大,虾价如何,他都会立刻卖虾,及时止损。“只有保持不亏,才有机会明年重头再来。”
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 罗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