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坎卦 二十

  • 来源:醒狮国学
  • 关键字:大禹,水灾
  • 发布时间:2015-01-10 09:30

  背景资料:坎,卦名,象征水与险阻。《说文解字》中说:“坎陷也。”坎的本义是坑与穴。这种地方正是水居留之地,“水就下,处卑下之地”,所以坎也代表水。坎为水,特性陷,坎下坎上,水上水下,陷而再陷,所以坎象征险难。越是在艰难中越是向前的行为是崇高的,而退缩则是没有出路。

  事物不可能永远是顺利的通过,总会有坎坷阻挡,所以大过之后便是坎卦。“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正因为这样,坎卦也含有险阻的含义。

  坎卦的卦画是四个阴爻两个阳爻,两个阳爻分别位于上下卦之中。从卦象上分析,坎卦是两个三爻坎卦重叠而成,象征一个陷阱接着一个陷阱,一个险阻接着一个险阻,一个险难接着一个险难,大水泛滥,灾难重重,累遭坎坷。上卦的坎代表天上的水,即雨、露、霜、雪、云、雾等,下卦的坎代表地中的水,即河,海,湖,泊等,总之坎是内忧外患,险难不绝。

  卦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习坎:指两坎相重。引申义为重重险阻。刚中:指坎卦阳爻居于上下卦的中位。)

  经文意思是:坎卦,在重险中有诚信,因为心诚而亨通,行动会有功赏。彖辞意思是:“习坎”,便是双重危险的意思。水流动就不会溢出河床,行在险中而不失诚信。因心诚而亨通,是由于坎卦刚要居中。得动会有功赏,是因为前往会建功立业。天险高攀不可攀越,地险有山川丘陵(也难能跨越)君王公侯利用险阻守卫自己的国家。险的时势作用太大了!

  象辞意思是:坎卦的卦象是水流叠连而至,君子从中受到启发,恒久保持美好的德行,不断提高教化人们的水平。此卦虽然内忧外患,险难重重,可是卦辞中没有凶险二字,因为人类拥有智慧,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人类刚刚从树上到地面时,不过是食肉动物的口中餐,后来,成为整个地球的统治者,靠的是诚信。诚信,可以得到神的保佑,可以团结成坚不可摧的长城,可以感动天地万物。所以卦辞中说:“维心亨”,人类在险难中会因为诚信而亨通。诚信是人类的大智慧,所以君子应当保持自己美好的德行。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经文意思是:重重险阻,陷入危险的深渊,凶。象辞意思是:身陷重重险阻,是迷失道路的凶险。初六阴爻居于阳位,又处于险难的最深处,与六四不应而敌,又陷入险难中不能自拔;初六处重险之下,阴柔失正,在陷的最低层,无法脱身,所以凶险。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经文意思是:坎中有险,小的要求会得到满足。象辞意思是:小的要求会得到满足,还没有从险中走出来。九二阳爻居于偶位为不得位,可是他能够居中,又有上下两个阴爻相辅助,所以会得到小的利益。三个爻同处于险难之中,初六与六三保住自己已经很困难,自然不会对九二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九二与九五不应而相敌,所以只能得到小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也不过是两个阴爻能够舍己救主而已。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如于坎窞,勿用。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经文意思是:来去都是险阻,小心落入危险的深渊,不要有所行动。象辞意思是:来去都是险,最终不会成功。六三处于上下坎卦的交界处,有内外临险的形象,所以有“来之坎坎”的爻辞。处于这种内忧外患,险象重生的情形下,不利于采取行动,所以爻辞说“勿用”。六三阴居阳位,失正无应,前进有险,后退难安,落入陷穴深处,难以施展才能。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樽”即尊,酒器。“簋”,盛饭用具,“缶”用泥土烧成的陶器。经文意思是:一尊酒,两盘贡品,用瓦缶装着酒与贡品,安置在窗户边,最终不会有灾难。象辞意思是:一尊酒,两盘贡品,说明六四爻与九五爻阴阳相交,祭品虽然微薄,但是心中虔诚,所以会得到神的保佑。六四心怀诚信,得到了九五的帮助,最终不会有灾难。

  六四就好比治水的大禹,舜治理天下时,水灾泛滥,而大禹则主动向帝尧提出要担任治水的重担。他不负众望,呕心沥血十三载,三过家门而不入,事迹感动鬼神,最后终于成功地制伏了水患。而舜因大雨治理水患有功于天下民众,便把天子之位禅让给大禹。心怀诚信的人虽然会有灾难,但最后会得到好处。

  九五:坎不盈,只既平,无咎。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经文意思是:水流动而不满盈,仅与河床水平,没有灾难。象辞意思是:水流动而不满盈,是九五居中还没有发展壮大。九五阳爻居于奇位为得位,又居于上卦之中,所以有中正之德。中正之德,像平缓的水流一样,不急不躁,顺着河床而流动,从不外溢而出。爻辞以水喻德,告诫人们很多灾难往往由骄傲气盛所至。

  据史料记载,太戊执政前,商王朝衰落,内忧外患不断,天灾人祸频频,一些诸侯国趁机叛乱,以摆脱商朝的控制。太戊执政后任用伊陟合巫咸等贤臣,勤勤修德,励精图治。

  一天夜里,太戊的朝堂上忽然长出一颗桑树与谷树合为一体的连体树,并且这颗怪树一夜之间便长到了合抱粗细。太戊看到了这棵怪树心里害怕,便问伊陟。伊陟是名相伊尹的儿子,他说:这桑树与谷树本应长于在荒野,如今长在朝堂之上,确实是不祥之兆。不过历来妖不胜德,邪不压正,我想如果君王能够提高修养,在处理政事上没有过失,妖异自然会自消自灭。太戊听后,便更加勤勉地执政,并且恢复和完善祖宗的德政。三天后,这棵树枯死了。太戊见再接再厉,更加亲民,三年后,很多诸侯国仰慕他德行,有六七十个诸侯国归顺商朝,商朝呈现“中兴”的大好形势。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经文意思是:用绳子捆住,放到丛棘中,三年不能够解脱,凶险。象辞意思是:上六迷失道路,会有三年的凶险。上六处于危险的顶端,并且又凌乘于九五阳爻之上,所以凶险。从爻辞上看,上六是犯了很大的罪,被用两股与三股绳子捆绑后,扔到了荆棘遍布的林子里,三年都无法逃脱。荆棘只是一种比喻,比喻退不能退,进不能进的处境。古代监狱的围墙上为了防止犯人逃跑,放一些有刺的荆棘,三岁不得,也就是判了三年刑。上六为什么会犯罪呢?象辞的解释是“上六失道”。也就是说,水本该向下流,可是上六却居于坎卦的最上面,违背了水的运行之道而导致凶险。

  编辑/书含 文/张哲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