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在中职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交际教学法产生于二十世纪。其观点是语言教学的重点应当摆在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中职生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特点,教师将交际教学法运用在口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运用交际教学法全面培养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及策略能力。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口语教学;交际能力;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68-8367(2014)12-0001-03

  交际教学法的核心是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根据交际教学法,口语教学主张以具体的交际功能为主要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学习外语不能脱离使用外语的社会情景。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看作交际者,设立或模拟交际情景,教师在学生中发起各种交际活动并在学生间或师生间建立交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永远为交际主体,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观察者甚至是参与者。

  本文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学特点并结合交际教学法的理论知识,重点研究如何将交际教学法运用在中职口语教学中以突出职业化的教学特点并全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

  一、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交际教学法主要是从交际能力理论为基础,可概括为一个人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交际双方不仅需要知道交际语言结构正确与否,还需要知道交际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可行性,得体性和目的性。也就是说交际能力使得语言运用者能够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进行交谈。交际能力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得以体现,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本文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将交际教学法的这几个特性在中职口语课的教学中展示出来并能通过口语课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

  二、中职口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

  中职学校的教学主要是以专业性为特点,为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实用性是各个中职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中职口语课也不例外。以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我们开设口语课的目的不仅限于日常口语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能使学生们在不同的商务场合与场景中能熟练地且准确地运用专业英语与对方交流完成任务,能使自己的口语水平成为更好的为自己工作服务的有效工具。因此要在中职口语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即:语法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及策略能力。

  (一)语法能力:语法能力是指运用语法准确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确保语言输出的句法;词法;语言结构的准确性。

  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法能力可围绕形式;意思;使用三个维度进行教学。在课上,教师要创造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出语法形式和结构。这样可帮助学生将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联系起来,明确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使用哪些语法结构来表达什么语言功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创造出不同的语境,鼓励学生们运用总结出的不同语法结构进行口语交际以此表达不同的语用功能。

  (二)社会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理解和表达话语的能力。为了培养此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先接触该专业情景并组织他们以小组形式总结出不同角色所使用的表达方式。随后,教师再设立相关情景,组织学生们运用所总结的表达方式进行交际以达到交际目的。

  (三)语篇能力:语篇能力是指理解并能独立组织语言进行不同体裁语言输出的能力并确保语言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前后内容衔接得得体。这一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独立组织语言进行不同体裁的语言输出。二是,理解对方的语言输出并在口语交际中插入个人观点。

  (四)策略能力:这一能力是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克服和解决由于词汇量或语言知识匮乏而带来的交际困难的能力。在交际策略中,我们常用的是迂回解释策略和替代策略。培养这两个交际策略分两步进行。首先,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明确两个策略如何使用。其次,教师给出一个情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但要求他们在交际过程中须使用两个策略以解决交际问题。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深知运用交际教学法组织口语课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法能力,突出规范性。社会语言能力,突出适当性。语篇能力,突出连贯性和逻辑性,策略能力突出流利性。

  三、交际教学法在不同阶段的运用

  (一)初级阶段:打好基础,培养学生适应语言环境及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对于多数中职学生来讲,他们英语基础差,在课上不愿开口讲英语。基于这一点,教师要以帮助他们适应语言环境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他们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即,语法能力为这一阶段的重点。

  首先,教师在课上不必要求学生开口讲英语,而是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输入材料,让学生根据要求做出身体反应以此来检验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了内容。教师在课上引用丰富的感性材料,增加学生的直观视觉效果。教师可在课上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或图片资料作为为辅助材料来增加学生对英语的感性认识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以鼓励学生为主,增强他们的信心。其次,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以提高他们口语输出的准确性。教师给出学生某个语法现象的语言功能并播放视频,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总结出语法结构。随后,教师再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情景,学生们运用语法结构进行组内或组间交际,确保口语输出中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二)中级阶段:这一阶段口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中语言运用的适当性和解决交际困难的能力,即,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

  首先,教师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们了解某一专业情景中所涉及的交际者身份;交际职责、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不同交际者表达方式的总结。教师按照角色给出不同情景引导学生与其交际共同确定不同角色的表达方式。教师将新的对话分成若干部分进行情景描述,学生们运用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其次,在培养学生策略能力中,教师先通过让学生以组间交际形式运用两个策略共同学习新对话,来解决对话中难懂的词或句。在熟悉两个策略使用的基础上,教师再以词或句子形式给出某个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以完成任务,要求他们必须使用两个策略以解决交际困难。

  (三)高级阶段:这一阶段口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语篇能力。首先,独立组织语言进行不同体裁的语言输出。这一方面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不同体裁语言输入材料具备的要素,这是保证语言输出连贯性与逻辑性的基础,也是作为今后自己独立进行语言输出的框架。随后,教师可安排与该体裁相关的一个话题,锻炼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语言输出。其次,理解对方的语言输出并在口语交际中插入个人观点。这是语篇能力的最高要求。培养学生这个层面的语篇能力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语篇的表达结构。即,主题-论述-结论。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口头表达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教师要给出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找出此话题的争论点,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成员在正确理解对方的观点的基础上,给出与持有观点相符的主题、例子和论述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监督、引导、指导和咨询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

  交际教学法的引入丰富了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改变了人们对外语教学的看法。首先,在口语教学上,我们采用交际法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注重语言输出的准确性;适当性;逻辑性和连贯性。其次,口语课上要为学生们创造不同的专业情景,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体会不同角色进行口语交际。再次,要丰富口语课堂的教学资源。课上,教师不仅只围绕教科书安排教学活动,可引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资源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资源多样化。不仅如此,通过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口语交际的兴趣。最后,明确学生作为交际活动中主体的地位,教师在课上是组织者;观察者;咨询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王兰英,《论语言、交际能力及其培养-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

  [2]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3]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4]吉哲明,李冬梅,《浅谈中国学生的外语教学能力》,外语界,2001年

  张硕(天津市国际商务学校30017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