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从养护脾胃开始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脾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2 15:23
果儿,28岁,身体和情绪都非常敏感。着凉了胃会痛,吃了寿司和冰淇淋,会闹肚子,甚至喝常温水都不可以。胃的敏感和挑剔,也导致了果儿对食物的不安和暴躁,有时仅仅因为食物难吃,而直接导致情绪失控。如果和男友吵过架或生着闷气吃饭,饭后更是立刻呕吐。吐后,虚弱的同时也会轻松许多,仿佛郁闷也随着食物一起吐了出来。如此反复,果儿发现,除了慎吃寒凉食物,胃和情绪之间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胃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接受
专家简介:
吕秀金
一九五三年出生,台湾桃源县人。
游学美国,加拿大多年,师从美国超心理学大师Dr.CHUCK&LANCAY。一九九零年成立心理企业管理顾问公司,从事潜能心理学「POP」的教育和研究。
著有关于心理学相关书籍《活在真心的国度》《超越生命的爱》《真情照亮生命》《爱·合一与健康》等多本著作。
胃是压力的储存器。胃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接受,而接受的条件是要敞开,臣服。假如我们在意识层面刻意的把感受力丢离的话,我们就会把这个不舒服的感受压抑到身体,胃就成为了这个不舒适的接收容器。
胃是压力的储存器
胃是压力的储存器。胃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接受,而接受的条件是要敞开,臣服。假如我们在意识层面刻意的把感受力丢离的话,我们就会把这个不舒服的感受压抑到身体,胃就成为了这个不舒适的接收容器。
其次胃是容易忧郁的器官。而胃又具有制造胃酸的功能,胃酸有侵蚀,腐蚀,和分解等作用,是一种很可怕的攻击者能量。如果生活里攻击行为没有被执行,就必须吃下这个怒气,我们的胃酸就开始消化这个感受,导致胃酸过多。
所以有胃病的人,常常是在被激怒或者情绪郁闷的时候,无法适应,也无法靠自己解决争战的问题,于是胃就会制造过多的胃酸。这也寓意着胃病的人讨厌冲突,渴望没有冲突的生活,也暗示了患者在真实生活中存在的无力感。
解决办法:觉察自己的感受,掌握自己内在攻击性能量的释放,以及对“被爱”的渴望。
疾病是自我完整的过程
接受疾病远远要比面对疾病困难的多。最痛苦的是很多时候,你一旦生病了,不得不接受它从此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比如我自身的例子,三年前诊断出有腰椎间盘突出,经过痛苦而艰辛的治疗后,症状终于缓解,却发现突出的位置再也回不去了。不仅仅是腰椎突出,很多其他的疾病也是如此,那么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呢,一味的排斥,悔恨,纠结,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甚至因为情绪的波动,引发新的症状。唯有接受,乐观的接受,接受从此身体的不完美,接受疾病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心态转变后,你会发现,身体上的不舒适真的消减的更快。
保持和疾病在一起,觉察所有症状在身内的脉动,仔细地关切症状对自己的意义。心理学上讲,所谓的意识,其实就是关注。很多时候,事物一直在那里,只是你没有注意到,所以意识并没有产生。任何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问题都不会无中生有。疾病也是如此,仔细的观察生病产生的所有不适,用心去感受,并好好回想下过去的这段日子以来,我们忽视自己的程度有多大。忽视自己的程度越大,症状就越严重。
疾病的出现是有其隐藏的意图和谜底的,等到病症终于消退,生活快要恢复正常了,千万不要忘了,这次生病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你没有学会的功课,还会一再的出现在你的生命中。疾病也是如此,如果生病的讯息提醒你需要更正调整的,你选择了无视,它一定还会再来骚扰你。这么想,疾病其实是自我完整的过程,就能转变面对疾病时的基本态度和方式,不再把疾病看做敌人。只要以平常心接受疾病,就开始走向一条疗癒的道路,
拿什么养护你,我的后天之本
专家简介
朱璐
字希仁,任职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康信苑中医诊所主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注重身心同调,针药并举。行医寄语:顺天应时调寒暑,知足感恩护心阳。食灸针药和气血,山水花间一药翁。愿天下人皆可转病痛为健康。
女子以血为用,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女子保养以养脾胃为要。除了饮食调养,穴位点按,脾胃养生还需要保持心绪舒畅。中医认为五脏皆有情志,脾主思,多思多虑必伤脾。西医通过研究也发现,脾胃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是有情绪有思想的。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食物进入胃以后,先由胃进行磨化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一步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再输布到全身各部。
脾胃,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的运化有赖于胃阳的动力,胃的受纳有赖于脾阴的资助。脾胃居于中焦,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胃主降浊,以降为和;脾主升清,以升为顺,脾胃健运,脏腑才能运作协调,有滋养之源。
脾胃生病通常跟生活方式有关。如经常性的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会耗伤胃阴,导致虚火上炎,出现鼻燥牙疼甚至失眠脱发等症状,或有人喜贪凉饮冷,损伤脾阳,日久累及肾阳,导致食欲不振,胃胀以及便溏等症状。另外,有句话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食量无规律,会有伤脾胃。这也是《内经》说的“饮食有节”,每天应定时吃饭,使胃肠活动形成生物钟。如果想起来就大吃一顿,或是今天减肥就不吃,这样对脾胃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很多人暴饮暴食,或饮食无节律很容易会伤及脾胃。
脾胃养生与时辰也有紧密联系。辰时(北京时间7:00至9:00)是胃经运行,同时也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段时间一定不能吃生冷食物。否则刚生发的阳气一旦被淤制住,会对一整天的身体有非常大的损伤。平时,还要保持心情舒畅,多思多虑会伤脾。从五行的角度来看,肝属木,脾属土,生气发怒,忧伤郁闷,情志不畅,会导致肝气郁滞,全身气机失调。郁滞的肝木会克伐脾土,从而出现打嗝,腹胀,腹痛等情况,造成脾胃虚弱。
秋冬食疗
煲汤防止伤阴
秋冬多燥,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麻辣烫,干锅等容易伤及胃阴的食物。另外,冬季我们会经常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羊肉,桂圆,黄芪等,以帮助身体增长阳气。但是同时也要注意滋阴。《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因为冬天阳气是内藏的。胃为燥土,阳气一内藏,胃燥就比较明显。有一些人可能因此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这时候一方面我们可以喝点羊肉萝卜汤--羊肉有助阳温养作用,萝卜有通畅脾胃气机作用,可防止羊肉燥热之气蕴藏在体内。另一方面可以用石斛,玉竹,麦冬等药材做养生茶饮来滋养胃阴。
石斛饮:石斛10克,代茶饮。功效:益胃生津。适合秋冬季燥热内盛及胃阴不足者。
麦冬玉竹饮:麦冬10克,玉竹10克,代茶饮。功效:滋阴润燥,清心除烦。适合肺胃阴亏,烦躁不安者。
晚食粥以养胃
医家张仲景说过,宜粥以养胃。经常胃痛的朋友,可以多吃一些粥食,“食糜粥以养胃”,也就是把粥煮得烂烂的,晚上睡前喝一碗,会使受损的胃粘膜得到恢复。另外,女性朋友可以多喝桂圆红枣粥、当归黄芪粥,党参山药粥以养血补气,调理脾胃。
黄芪当归粥:生黄芪6克,当归2克,粳米50克。功效:补脾,益气,养血,适合女性及气虚血亏者。
党参山药粥:党参10克,山药10克(干山药,也可用鲜品,用量加倍),粳米50克。功效:生血健脾,补肺益肾。适合中老年人及脾肺气虚者。
穴位点按
“脾主四肢”,四肢是否乏力,可以作为判断脾气是否充足的一个信号:脾气足,则四肢有力。根据脾胃经络运行的时间,做一些动作来疏通经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辰时(北京时间7:00至9:00)胃经运行,我们可以拍打下肢外侧以健运胃经。巳时(北京时间9:00至11:00)脾经运行,我们可以点按穴位三阴交以健运脾经。
腹部按摩
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可以对腹部进行按摩来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具体做法是以脐为中心,用双手顺时针揉腹36下,逆时针揉腹36下,往复9次。每天坚持下去会有很好的效果。
攥文/刘元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