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泌尿外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7-02 12:58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整体化护理的工作程序,提高整体化护理的水平。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12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施行了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要提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质量,必须在做好基本的护理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工作,使病人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泌尿外科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护士从迎接病人进入外科病房到病人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1]。外科护士在围手术期的重要职责是在术前全面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采取措施使病人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术中确保病人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帮助病人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和残障,实现早日全面康复的目标。我科从2011年以来,对手术患者施行了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术后患者身心健康恢复顺利。现结合治疗及护理过程,就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进行探讨和研究。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20例,男73例,女47例。年龄2个月~92岁,诊断:前列腺增生45例、膀胱肿瘤21例、泌尿系结石22例、精索静脉曲张7例、肾上腺肿瘤2例、腹股沟疝6例、肾癌8例、输尿管癌4例,前列腺癌5例。其中,术后合并伤口感染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附睾炎2例,均治愈。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

  2心理护理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从患者入院开始。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熟悉环境、人员、制度,并使患者简单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2.2共性化与个性化心理护理相结合

  同一种疾患可以有同样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反应程度,也可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方式及不同的心理反应程度,同样的心理反应方式及心理反应程度可来自于不同的原因。因此,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应首先从他们的共性着手进行心理疏导,如从认知的角度启发患者,指出其所患疾病的相关原因。

  2.3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分阶段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措施、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康复和预防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机体的耐受力防止手术后并发症,是促进康复的措施之一。

  2.4发挥家庭支持作用

  了解患者真实疾患者常局限于家庭,因而家庭支持对于患者具有很大的作用。做好家属的工作,通过患者家属良好的心理支持作用,使患者得到安慰和支持,摆脱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2.5定时进行护理评估并记录,了解患者的心身状况,以指引心理护理的方向

  我科对每一个住院患者,均填写一份外科患者入院评估表和护理问题项目单。从中评估记录患者从入院开始到出院为止,住院期间的生命体征、精神、心理、饮食、睡眠、行为状况、嗜好、专科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

  2.6效果评价

  根据对12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前的评估记录分析,焦虑患者占90.5%;包括:担心收费过高、担心医生不负责、担心术后效果不佳、担心术后功能障碍;对手术有顾虑者占69.3%,包括:怕手术不成功、怕复发;精神紧张者占89.9%。经过对12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后,记录评价分析,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有明显改善。120例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接受、配合手术的治疗,基本在预期内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

  3临床护理

  一个护理小组的责任护士负责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的全部护理过程。患者入院及手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开出护瞩,按照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工作。

  3.1入院介绍与卫生宣教

  在本组120例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均向其做自我介绍,并介绍病区与医院的环境,有关医护人员的情况。讲解有关的卫生科普知识。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要突出做好心理护理。对于尚不知道自己患了恶性肿瘤的患者,暂时实行严格的保护性医疗和护理。

  3.2术前基础护理

  了解患者有何不良嗜好,对于有吸烟习惯的35例患者,劝其戒烟。对于患有胃病肝病的患者,进食易于消化的食物。术前3天开始,让患者练习咳嗽排痰及在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练习缩肛运动及勾脚运动。责任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手术过程,对于行经腹腔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前晚流质饮食,术晨温肥皂水灌肠排便。

  3.3术后基础护理

  术后患者常规留监护室,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记录。特别是血压的变化,发现血压过低、面色苍白、腹痛、四肢厥冷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患者绝对卧床,减少搬动,防止活动性出血及管道脱出。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每小时测体温1次。持续低流量吸氧。

  3.4术后管道护理

  分别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每根导管必须标志明确,防止脱出和弄错部位。保持引流管道的通畅,防止受压打折。必要时可在引流管体外部分做上标记,以便观察引流管有无脱落。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期尿道口护理。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防止将引流管扯出。

  3.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责任护士应对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所了解,除切口感染,出血等手术的共性并发症外,每种手术都有其特殊的并发症,腰部切口的肾癌根治术可能损伤胸膜,造成气胸,术后当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时,要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6出院后的护理指导

  患者出院前,根据疾病的种类及手术类型的不同,对其出院后的有关护理进行相应的指导,对于输尿管造瘘的病人,嘱其定时更换清洗尿袋,保护瘘口周围皮肤。人造可控膀胱的患者,教会病人定时清洁导尿,前列腺切除术后,有尿失禁的患者,嘱患者坚持做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并安排患者定期随访[2]。

  4讨论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一个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护理,更容易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和实施心理护理。说明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以及与患者感情交流在护理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提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质量,提高疗效,必须做好基本的护理工作。系统化整体护理,使护士有条件对患者的病情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做好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创造了条件。基本的护理工作做好了,才能更加显示整体化护理的优越性。泌尿系统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手术只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围手术期护理也只是整个护理过程的一部分。因此,要指导患者出院后加强营养,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免疫治疗、化疗或放疗等后续治疗[3]。这对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9.

  2.那彦群主编.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3.3.那彦群主编.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

  朴庆华 张莉娜 张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