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
- 来源:卫生部公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宫颈癌,育龄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5
摘要: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经验。方法:综合已报道的文献资料,浅析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方法并讨论相关护理体会。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方法包括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根据临床特征不同进行分级并实施不同的处置方法,如宫颈管内膜刮术、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等。在诊疗期间,良好舒适的护理能够使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恢复得更好、治疗效果保持得更久,从身心两方面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鉴别;处置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近年来的研究可见,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上升化、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前病变是浸润性宫颈癌的癌前期病变,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涉及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等。现代宫颈癌的筛查目标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宫颈癌筛查逐渐转变为以检出早期高级别的宫颈癌前期病变为目的进行的阻断性治疗[1]。宫颈癌前病变从发病到发展为癌症大多需要10~15年,通过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2]。
1.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
发生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即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的常见症状包括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和白带异常等。由于宫颈癌前病变难以通过视诊和触诊手段鉴别且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因此目前常见的确诊手段包括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宫颈组织活检术。①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涂片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尤其针对临床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包括常规巴氏涂片、积液细胞学筛查(TCT)和细胞电脑扫描(CCT)等。②组织病理检查:对肉眼可见的病灶或碘试验不染区进行多点取材,可较为准确地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定位,但无法对宫颈全貌标本进行提取,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应有活体组织学证实。③阴道镜检查: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对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确定病变部位有着重要作用。接受阴道镜活检的患者均要做颈管刮术。
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判断标准是阴道镜或直视下取宫颈组织学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组织活检术多属于有创操作,在行检查前护理人员首先应向患者有针对性地阐明操作的相关知识和可能涉及的不适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检查过程中应协助患者保持正确、安全的体位并帮助患者深呼吸、放松,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达到放松的目的;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或是否出现、流液或碘过敏等现象,叮嘱患者适当休息、保持外阴清洁。[3]由于妇科疾病的隐私性和特殊性,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检查过程中,尤其是阴道镜检查,应当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私密的检查环境;对心理上难以接受或过分担心的患者,可以通过沟通、教育等方式使其充分了解检查的意义,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高质量的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辅助下的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诊断及正确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置
2.1 宫颈癌前病变的分级
宫颈癌前病变根据临床特征不同一般可分为3级,分别为轻度非典型增生(CINⅠ)、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Ⅱ)和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CINⅢ)。①CINⅠ:上皮细胞异型程度轻,排列不整齐,但仍保持极性,异常增殖细胞限于上皮层下三分之一。②CINⅡ:上皮细胞异型明显,排列较紊乱,异常增殖细胞占据上皮层下三分之二。③CINⅢ:上皮细胞异型性显著,失去极性,异常增殖细胞扩展至上皮的三分之二或几乎全层,与原位癌难以区别。原位癌的上皮异型性细胞累及全层,极性消失,核异型性显著,核分裂相多见。上皮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
2.2 根据分级治疗宫颈癌前病变
CINⅠ的处置:对于阴道镜检查可见完整转化区、宫颈鳞柱交界未内移至颈管内的情况,患者可继续观察。阴道镜检查情况不满意者应作颈管内膜刮术(ECC),排除颈管内病变。
CINⅡ~Ⅲ的处置:CINⅡ~Ⅲ的患者可选择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KC)。根据锥切后的病理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法,此外还应考虑到患者的生育期望和心理因素等,因此单纯子宫切除术一般不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LEEP又可称为高频电刀,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它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术中出血量少、无需住院等优势,因此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逐渐成为了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4]。CKC又称冷刀锥切,具有切缘清晰、深度充分的优点,是治疗CINⅢ的主要手段。冷刀锥切对组织(尤其是切缘组织)的损伤较高频电刀小,利于病理学检查,通过术中送检可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切缘病变。但冷刀锥切较高频电刀又有手术时间长,术中易多量出血等缺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护理人员在术前应使患者以膀胱截石位将膀胱排空,使宫颈充分暴露并消毒;由于宫颈血管丰富,操作不当或无菌操作不严格容易引起大出血和感染,护理人员在术中应密切关注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应指示患者尽量保证卧床休息一周并保持外阴清洁,2个月内避免阴道冲洗、盆浴和性生活,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性治疗;对需留院观察的患者应仔细说明原因,使患者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汤瑞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