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财色两空 惠普,祸福难测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赫德,财色两空,惠普,祸福难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19 16:29
虽然惠普CFO 兼临时CEO凯西·莱斯加克表示:“我们的发展丝毫不会放缓。”但消息公布当天,惠普的股价仍重挫近10%,创下52 周以来新低,缩水100 亿美元。
赫德因辞职痛失了续签3 年的1 亿美金,财色两空;惠普要面临业绩影响和人事任命,祸福难测。
糟糕的决策?
“ 最能赚钱的CEO”, 这是IT 业界对赫德的一致评价。2005 年3 月28 日,原本担任NCR 公司CEO 兼总裁的赫德,从惠普前任CEO 卡莉·菲奥瑞娜(Carly Fiorina)手中接过了惠普权杖——卡莉因强行收购康柏和股价疲软,被惠普董事会逼宫离开。彼时,惠普市值为480 亿美元,营收800 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二大PC 厂商,惠普的个人电脑业务当时只有0.9%的营业利润率,整个公司的净利润率只维持在3%~4% 左右,尚不及IBM 的一半,甚至连年均6% 的戴尔都赶不上。
赫德上任后的短短5 年,惠普市值就翻了一倍多,升至1080 亿美元,远超华尔街预期,营收也增加至1146 亿美元。2006 年,惠普超越戴尔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PC 厂商,并在同年一鼓作气超越IBM,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IT 企业。
对此,赫德功不可没。他在上任之后,立即以“不讲废话”、“没有借口”的强硬管理政策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信任,这也是惠普能够重新走上盈利道路的重要原因。并且,他还大刀阔斧地执行了成本裁减,彻底颠覆了卡莉时代的矩阵管理结构,裁撤了1 万多人的综合事业部,在各业务板块直接建立了责任体系;大幅度削减了IT 成本,将公司的IT 人员从1.9 万人减到8000 人,数据中心从85 个减少到6 个,IT 项目从5000 多个减到1000多个。
除了大幅缩减成本,赫德还领导完成了多笔收购交易,拓展公司的业务。2006 年,惠普以45 亿美元收购了商务管理软件开发商Mercury Interactive、2008 年以139 亿美元收购EDS、2009 年以27 亿美元收购了3Com,以及2010 年以12 亿美元收购了智能手机Palm。
这些并购交易的重要性,不单单体现在并购的金额上,更重要的是让惠普的业务和赢利模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收购EDS,使惠普成为继IBM 之后的第二大技术服务提供商,弥补了惠普与IBM 竞争的软肋;收购3Com 缩小了与思科在网络交换设备上的差距,同时让惠普在数据中心争夺战中,具备了服务器、存储、网络交换等全套硬件及解决方案的能力;收购Palm,让惠普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竞争中,与PC 的老对手相比更具有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如果比较赫德执掌惠普的前后,你会发现惠普变得完完全全的不一样了。”投资网站TheMotley Fool 分析师Rick AristotleMunarriz 认为,除了史蒂夫·乔布斯相对于苹果之外,很难想象一位CEO 相对其公司的重要性能比得上马克·赫德相对于惠普。他在挽救惠普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惠普的业务竞争对手甲骨文CEO 拉里 · 埃里森都出面替赫德说话:“惠普董事会要求赫德辞职,是自多年前苹果董事会那帮白痴解雇史蒂夫·乔布斯以来做出的最糟糕的人事决策。”
业绩的影响?
虽然围绕赫德辞职的争议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投资者已将注意力转向未来。惠普的经营是否会因为这一变化而震荡?
为减小赫德因丑闻离职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惠普在宣布赫德离职的新闻稿中表示,预计公司本财年业绩将超过分析师预期。凯西·莱斯加克更是直截了当地称,投资者对惠普公司的支持不会因为赫德的离职而改变。
“人们应当意识到,今天公布的赫德离职的消息与公司业绩没有关系,赫德离职与其行为有关。”莱斯加克认为,有序的执行力已经成为惠普基因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离开并不能使它的运作产生混乱。
但无论如何,赫德这位“最能赚钱的CEO”的离开,在投资者和分析师看来,无疑是一种损失。Munarriz 认为,惠普在宣布赫德离职时,选择了周五下午这个时间点。“这明显是故意安排的,避免了市场方面的因素,让市场投资者有一个完整的周末去消化这个事件并将其遗忘,不过很明显他们不会这样做。”Munarriz 说。
分析师预计,赫德的辞职会使惠普即将于8 月19 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得较为失色。“焦点明显将围绕马克·赫德的离职。”甚至,在惠普宣布赫德离职之后,美国投资信息网站benzinga 建议惠普投资者赶紧卖出惠普股票。“我不确信惠普可以找到与赫德才能相媲美的新任CEO。投资者应该信任一家公司的CEO,赫德是投资惠普股票的一大原因。”有分析师如此指出。
不过,也有诸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从财务方面讲,惠普仍然是一家优秀的公司,这可能不会很明显地影响该公司。
“这是一个短期的利空因素,惠普拥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市场对该股的反应将是消极的,但是惠普也会有一些非常好的消息要宣布。我认为通过一至两个季度的业绩可以看出,马克·赫德的离职并不是个问题。”投资公司Stifel Nikolaus 分析师亚伦·雷克斯表示。
新CEO 是谁?
赫德的接班人究竟会是谁?他或她能否媲美赫德?这已经成为这个分支繁多、雇员超过30 万人的大企业当前急需拍板的大事。
上一次惠普CEO更替事件发生的2005 年,在卡莉被免职、赫德未上任之间,惠普经历了两个月的CEO 空窗期。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惠普同样将出现这样一段过渡期。而值得玩味的是,在2005 年担任惠普临时CEO 的同样是当时的CFO——罗伯特·韦曼(Robert Wayman)。罗伯特·韦曼在过渡期中表现优异,由此获得了惠普董事会额外发放的300万美元奖金,表示对其担任临时CEO 期间工作的肯定和奖赏。
那么,惠普需要什么样的CEO ?
Gartner 分析师MartinReynolds 认为, 惠普应该聘用一位具有销售和营销背景的CEO,因为在赫德的领导下,其涉猎甚广的业务已站稳脚跟。“惠普拥有理想的运营准则,最艰巨的工作已经完成,现在的问题是找到一个能推进这种理念的人。”Reynolds 表示。
《计算机世界》报执行社长包冉认为, 在惠普近年对EDS、3Com 和Palm 的三起并购中,后两次的并购才刚刚开始,还没见到真正的整合成效。“要想保证这种大型的并购成效显著,需要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是战略非常清晰;第二是执行非常到位;第三是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头脑清楚的领导人。所以,接下来惠普选择的下一任CEO,恐怕是决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惠普整体股价、业绩向上走还是向下走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包冉说。
基于这种考虑,在过去的一个星期内,已经有许多名字浮出水面。其中既有目前惠普最直接的竞争对手IBM 的几位高管,也有思科这位新对手的首席策略官Ned Hooper,还有苹果首席营运官库克Tim Cook,以及EMC、微软、英特尔等企业的多位高管。
惠普个人电脑部门主管布拉德利也是一个优秀的内部人选,他帮助惠普在2006 年超越戴尔成为全球最大的PC 制造商,不过也有分析表示,PC 部门销量大但利润率低,难以成为惠普增长的最终动力。成长的动能将来自技术服务,以及网络设备等新业务领域。
其他来自惠普内部的候选人还包括:惠普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企业服务器及网络基础设施部门总经理戴夫·多纳特利、惠普企业部门执行副总裁安·利弗莫尔,以及惠普执行副总裁、成像与打印部门主管沃迈斯·约什。而正兼任临时CEO 的惠普CFO 凯西·莱斯加克则表示,不会参加正式CEO 的竞选。
“不管他们任命谁接任,投资者都会认为这个人选将暗示着惠普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此,美国调研机构Stifel Nicolaus 的分析师Aaron Rakers 表示。
因此,在真正人选确定之前,凯西·莱斯加克无疑将承受很大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