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呼啸的思考
- 来源:电视指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真人秀,《爸爸去哪儿》,韩国明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3 09:37
这几年,明星身价过高不仅让制作方头疼,更是直接影响到电视剧的质量。即便是在“一剧两星”的形式下,一线明星片酬依然居高不下。当一些制作方将目光投向韩国明星后,急剧增长的需求让曾经物美价廉的韩星也水涨船高,身价大增。韩星片酬猛涨,让本就水土不服的中韩合拍剧质量更加堪忧。
早在十几年前,当韩剧盛行中国时,不少韩国明星就开始来中国淘金,那时来华的只局限于少数在中国有知名度的顶级韩星。这两年,当引进自韩国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爆韩式真人秀后,中国的影视公司开始把目光投向优秀的韩国制作人、导演、编剧及后期团队,争先恐后传出引进韩国制作团队的消息。从邀请韩星到引进制作人的跨变,也是从求“鱼”到求“渔”的改变。
韩星身价飞速上涨
韩国明星来华发展并不是这几年的新生事物,从2001年安在旭主演《白领公寓》开始,10年间韩星零星来中国拍戏,参演或主演的中国剧集也不过20多部。不过从去年开始,大批韩星被邀请来华,韩星主演的中国电视剧高达10多部,其中不少都是由在韩国正当红的明星主演,有的韩星甚至在中国成立了个人工作室。
2013年,以金秀贤、李敏镐为代表的韩国顶级明星纷纷被中国制作人称赞“物美价廉”,那时候,金秀贤片酬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李敏镐高一些,但也不到50万元人民币。身价最高的张根硕也不到60万元人民币。据当时“21CN 综合数据”显示,内地男演员中,文章一集报价在90万元左右,孙红雷在70万到80万元之间,黄晓明和黄渤是60万到70万元。和国内这些大牌明星相比,韩星片酬不高,还有“跨国合作”的名头,韩星性价比高出很多,甚至有的影视公司将韩国演员当做降低制作成本的首选。当时,高希希曾对出演《红颜露水》男一号的Rain一阵猛夸:“演技好、形象好,不仅有敬业精神,个人专业素质也非常高。”
两年过去了,韩星在中国的身价水涨船高。出演《克拉恋人》的Rain ,片酬高达3600万元人民币,每集片酬90万元。据说,由于Rain的档期太紧张,剧组只跟Rain签订了40集剧本的合约,男主的戏份也被删减了30万字。这身价,已经和中国顶级明星不相上下,显然,他们已经不再“物美价廉”。韩国顶级女星李英爱每集83万元,和中国顶级女星孙俪的身价每集87万元,两者相差无几。在中国大热的韩星金秀贤的身价也一直上涨,从以前的单集35万元涨到现在53万元左右。和因《古剑奇谭》走红的单集55万元身价的李易峰不相上下。
明星片酬由市场决定。韩国本土制作的电视剧一般会将明星片酬占据制作费的比例压缩在35%以下。而这两年,国内影视公司纷纷去韩国抢人之后,导致韩星需求量大大增加,直接带动韩星身价持续上涨。看来,物美价廉的韩星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韩国制作团队组团来华
比起演员的大张旗鼓,韩国导演进入中国低调多了,但步伐却一点不小。在前几年,来华导演大都是电影导演,比如白百何主演的《分手合约》,徐娇主演的《大明猩》和恐怖片《笔仙2》,中韩合拍的《危险关系》和《新妈妈再爱我一次》都是由韩国导演执导。中方负责资金加宣传,韩国导演执导并组织班底,成为合作模式。然而,韩导执导的电影大多以失败告终。比如,韩国导演郭在容因与中方沟通有问题中途退出《杨贵妃》剧组;大导演许秦豪执导、金牌编剧严歌苓操刀的《危险关系》在国庆档只收获了5000万票房;金世勋导演的《新妈妈再爱我一次》也票房惨淡。
和电影导演的艰辛“来华”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综艺导演和制作团队。这两年,韩式综艺在中国的盛行,让韩国综艺节目版权受到追捧,国内制作水平落后,即便买了版权,也无法制作出高水平的综艺节目,所以掌握韩综核心技术的幕后团队也随之走俏,在这个趋势下,国内影视公司对韩国综艺制作团队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国市场巨大的商机也让韩国的优秀导演们不惜放弃铁饭碗,来中国打工。比如韩版《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的导演金荣希也在今年4月离开了工作29年的MBC电视台,加盟华录百纳旗下的蓝色火焰影视公司,虽然签约金额并未透露,但能让其抛弃在韩国的大好前程来华,酬劳想必十分丰厚。
但外来救兵一多,难免鱼龙混杂,很多外援的简历都被“注水”。韩国编剧崔大雄曾在节目中透露,“韩国制作人在中国诈骗的也很多,比如有些稍微参与过《Runnin Man》《丛林的法则》某期节目制作的人,就曾在中国以这两档节目的编剧自居。”所以,即便很多节目都宣传由韩国制作团队参与,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有的节目太烂,直接被中方退货。
外来的和尚念不好中国经
韩剧和韩综在中国大热,而中韩合拍的影视剧、节目却鲜少有精品出现,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是中韩两方语言问题和拍摄习惯的不同造成的沟通障碍,另一方面是因为为了兼顾两国观众的口味,丢掉了韩方固有的特色。所以才造成1+1﹤2的局面出现。
韩国演员一直以演技好、颜值高、敬业出名。从目前的中韩合拍片来看,他们的演技似乎都被丢在了韩国。这跟中韩两国拍摄方式直接相关。韩剧拍摄时,演员就像一个表演机器一样,每个走位、每个表情、每个眼神、每一句台词都严格按照剧本设定来表演,属于“照本宣科”似的表演,角色魅力往往大于演员个人魅力。而中国的拍摄方式“自由”很多,别说改台词,即兴发挥之类的二度创作几乎是常态。韩星在中国的剧组本来就因为语言问题存在沟通障碍,即便自己忠于剧本,可面对自由发挥的搭档,也往往无法从容应对,所以他们在表演时演技大大缩水,角色也塑造得颇为尴尬。
韩国导演也同样会面临各种困境,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为了讨好中国观众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中韩两国的观众观影习惯一直都存在差异,韩国影视剧或综艺节目中,在两国同样受到欢迎的作品不仅具有普世价值观,整体风格都是韩范十足。可是,但凡韩国导演执导的作品,为了接中国的地气儿,在服、化、道及台词等各个方面都土洋掺杂,不仅没有中国味,就连原本的优势也被破坏。
现在,即便韩星和韩方制作团队身价一路高涨,邀请韩国明星或制作团队加盟依然是股热潮。如何在成本日益增大的形势下,最大化发掘出他们的价值,真正让韩国明星和导演们物超所值,恐怕已经成为圈里人都在苦思的问题。
文 苏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