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唱歌的日子里 拿起相机畅游世界
- 来源: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周笔畅,影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4-21 13:46
在飘洒蓬松落叶的季节,周笔畅在北京举办了摄影展,为期三天。而为了这次影展,她筹备了近三年。只是借着不唱歌的日子,笔笔飞行了40多万公里,刚迈出录音棚逃离镁光灯,摇身一变就成了旅拍能手。从极寒之地的北极冰川,到神秘奇幻的冰岛极光,再到孤傲幽美的留尼汪岛,还有诸多独具人文情怀的国家……笔笔用脚步亲自丈量每一寸土地的美好,按下快门的瞬间让细碎的心动时光拼凑成图,不经意间就把自己热爱生活的真性情表露无遗——“每个人拍的照片,都关乎自己的内心选择”。
舞台上那个万人簇拥的气场女王,只是周笔畅多重身份中的“冰山一角”。2016年11月底,她以摄影师的身份,在北京举办了个人摄影展:“每次出门我都带着相机,因为照片是需要积累的,摄影经验也是。”拿起相机的缘由是因为她一直都很喜欢拍照,是爱好且富有兴趣。
冰岛、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北极、留尼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她可以自驾两千公里,可以蜷缩在车里等极光,甚至跑到危险的悬崖边取景。如果说音乐是她的工作,那么旅行和摄影,则是她的生活。
旅拍作品的拍摄地都是她喜欢的旅行地点,随遇而安,久而久之积累了上万张精美作品:“我会在拍的时候就尽量拍出我想要的样子,后期如果有需要,我会再裁一下,调个色,但我不喜欢后期修饰得太多。”
拍出来这么多的好照片,她便希望有一个立体的呈现方式。
笔笔在办展前并没有刻意去设计主题:“把我内心最真实的状态展现出来才最为重要,有放松、没目的的心态才能拍出好照片。”积累了三年时光,她所有作品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还是尽情享受它比较重要。有些地方去之前我想过,那边会不会适合我创作,但等抵达之后,其实你不会再想这些事情。”她在作品中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感触,就是她眼里的世界,和别人想象中她的世界会有什么不同,“想和大家分享我‘无声’状态下的另一面”。
笔笔在2010年的巡演名为“唱歌去旅行”,其实在这之前,旅行就带给她潜移默化的心灵调适了:“我想旅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会带来兴奋的词,谁不希望去看更大的世界呢?”
一个人旅行,她会带一个十几斤重的相机包。两台相机,三个镜头,三四个滤镜,快门线,三脚架。既然要拍,设备还是得带齐全,因为设备原因而留遗憾,是她不能容忍的。
走出繁忙和喧嚣,她享受独自旅行探索,一人一世界。开上车,打开音乐,拍下作品,这是她自我创作的过程,她在享受这份自由。
旅途中除了好事也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遗憾。她最近的一次行程是自驾冰岛,途中偶遇一名背包客。笔笔开门让他上车送他去下一个露营地,不巧开错了公路,在漫无边际的海岸线前行,“背包客有点慌张,觉得我可能是坏人。我手心发汗,慌张之下也没告诉他海岸线不会有合适的露营地。”于是空气凝固,两个多小时后,天色已晚,在一座没有人烟的山中背包客要求下车,笔笔一路担心他是否能找到下一辆顺风车。
一个人的旅行是自我调节的过程,每换一个环境,心境也会不一样。就像灌录一首新歌,筹备一场演唱会,策划一次展览,都是一次次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磨合。笔笔享受每件事带给她的过程,也享受着旅拍带给她的信心,去尝试更多风格照片的拍摄。她简单而纯粹地记录着旅程中触发的体验,在相机的陪伴下出走与探索,留下无法复制的影像记忆,在绝美而陌生的地域里越来越靠近自己。
Q&A
CR:自我感觉是什么性格?这一步步走来,是过往的经历使自己变得勇往直前吗?
笔笔:慢热。每个人都一样吧,有经历才会懂得向前。
CR:感觉到自己的蜕变么?
笔笔: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身的长大与成长,每个人都会蜕变,不单单是我。内心的变化是,世界变化再快,我还是我。
CR:有没有在创作中感到困难,或是偶尔灵感枯竭?
笔笔:不太常创作,哈哈,所以不会有这种体会。真要自己创作时,那都是灵感激发的时刻。而困难,如你我一样,工作生活都会遇到困难。大或小,尽力去解决就好了。
CR:有崇拜的艺术家吗?
笔笔:我想到的艺术家是弗里达·卡罗(FridaKahlo)。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某一个作品就吸引了我,虽然那一幅画应该不是非常有名。
CR:喜欢尝试什么风格的照片?
笔笔:黑白或者是胶片质感的我都比较喜欢,所以几乎每次出去旅行我都会带两个相机,一个是方便携带的单反,还一个莱卡,虽然手动麻烦一点,但出来的照片质感真的不一样。
CR:之后的工作计划有和摄影相结合的内容吗?
笔笔:可能会出去旅行然后拍一些作品吧。
CR:接下来最期待去的地方是哪里。
笔笔:克罗地亚。
CR:旅行间歇自己靠什么打发时间?
笔笔:看电影。有一个电影叫《荒野生存》,想拍出电影里的那种感觉,那大概是我的终极目标。
编辑、撰文/张頔 摄影/周笔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