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样子

山色如梦幻泡影

绿色是专属于瑞士的颜色,代表着山、大地,几乎覆盖了瑞士的全部,随处都可以见到大片大片的翠绿,铺天盖地般张扬肆意地蔓延在你眼中。来到这片国土,你会感叹造物主的偏心,给了这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数不尽的绿色资源。绵延的阿尔卑斯山脉,像拉开的幕帘,悄悄露出藏在山谷中的房屋,一眼望去,人类的居所太过渺小,山脉仿佛没有尽头,与天是一脉相承的接壤着,不可分割。

这种绿色在进入瑞士中部的因特拉肯地区之后尤为突出,大片大片深浅不一的绿地,在阳光之下,反射出如水波纹一样的视觉效果,让人产生眩晕感,不敢走近,生怕是镜花水月,也由此诞生了瑞士独特的“梦幻山坡”。在来此之前,我一直坚信这个传说是真的,费尽心力下着雨也要追寻那片伊甸园,却不想,走入山区后,随意停留,处处皆是梦幻一样的山坡,无需刻意寻找,只要发现路边、高地,有一个孤单的木条长椅,恭喜你,这里一定有这不可言说的迷人风景,贴心的瑞士人会早早在这里安放一排休息椅,只等旅途劳累的人们,停下脚步,休憩片刻,赏着风景。也许,瑞士人不会让自己的旅途劳累,这里三两步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景色,瑞士人每天的散步,都是在景色中穿梭,怎么会像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我们一样,疲于奔走,恨不能一天之内看尽所有风光。有一片绿色偶尔也出现在瑞士的葡萄园里,在施皮茨或者图恩小城,都有大片的葡萄园,青色的果实还未长成,乖乖地待在枝头,遥望远处,每座小城都会保留着一个古朴的城堡或教堂。依山或傍水,构成了瑞士独特的建筑风格。

以山之名

因特拉肯最驰名的莫过于米伦、因特拉肯小镇,比起名声在外的因特拉肯,我更喜欢米伦的精致与傲慢,拒绝任何机动车辆的悬崖小镇,只能搭乘缆车或火车而上,镇中每处房子都是独特绝美的景点,不由让人怀疑,米伦小镇的人们是否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在小镇最高处,是传说中的鲜花谷,这里可以看到瑞士著名的三座山峰:少女峰、艾格峰、僧侣峰,有关这三座山峰的传说,要追述到一个颇让人费解的三角恋故事,美丽天真的少女,每天被一个猥琐的老头觊觎,于是上帝便派出了一位守护者,阻挡在两人之间……于是才有了终年被云雾围绕的少女峰,以及臭名昭著的艾格峰,和木讷的僧侣峰组成的奇怪组合。虽然传说一知半解,但想要一睹三峰同时露出真容并非易事,因高原地区天气温度变化无常,常年处在多云状态,所以看到三峰同时掩映在艳阳下,还真的需要点机缘。很多人慕名而来,费劲力气爬上山顶,却最终因云雾败兴而去,这更增加了这三座山峰的神秘感。即使这般,可爱的瑞士人仍在山顶修了儿童乐园,这种充满童趣的乐园,在瑞士山区里随处可见,似乎在告诫大家,因缘际会,即使错失,你仍有眼前快乐!

水的故事

在锡永小镇附近,有一座游客并不熟悉的瑞士大迪克桑斯水坝,这是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在罗讷河支流迪克桑斯河上,水库总库容4亿立方米最大坝高285米,坝顶长695米。为适应地形和地质条件,坝轴线呈折线。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大坝所在的河(迪克桑斯河)却是非常小,因水坝里的水是由一个超过100公里的隧道系统将迪克桑斯河与其它河流里的水聚集起来的,而这些水主要来自冰川,故虽然源头非大河,但整个水坝壮观大气,堪称建筑杰作,据说水下还淹没着19世纪的一座水坝。来自冰川的水流,呈奶白色,奔跑而至,依贴着大坝安静如厮,由于大坝地处过高,在大坝上可以见到各种奇景:屹立身旁的皑皑雪山,缓慢流淌过身侧的白云,前方如劈山而成的翠绿峡谷,以及依稀可辨的缆车,如果瑞士之行第一站选择这里,你会震惊于人类文明与自然霸权的默契配合!另一种在瑞士存在的水的状态,就是奔流而下的瀑布。毗邻米伦的龙嫩小镇,是有名的瀑布镇,小镇四周的山崖上,挂满了如白色绸缎的瀑布,穿过小镇中心,几条汇集成河,咆哮着流向远方,若你有时间,可以沿着这河流行走,不少徒步者与骑行者与你结伴而行,并不寂寞。而如图恩湖、布里恩茨湖,配得上“上帝的眼睛”之名,可想带给人们的震撼与惊讶。

城的孤独与喧嚣

临近瑞士的周末,就是全城放松的好日子,瑞士的城市比起小镇,真的逊色不少。它们永远不会让你觉得有快节奏的压抑,同令人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比起来,瑞士城市并不出众,哪怕是卢塞恩、日内瓦这样的大城,周末也是如此,街巷的店铺关起门,人们聚集在广场、绿地、湖边,悠闲地发呆、跳舞、唱歌……可以做很多事,却唯独不会谈及工作。瑞士人最是喜爱慢节奏的生活,如韦吉斯、英格堡的小镇,人们早早地下班,吃过大餐,点一杯酒,三三两两坐在街边,谈笑风生。在日内瓦或卢塞恩、苏黎世之类的大城市,人们干脆架起炉火BBQ,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跳舞开趴,总之用最原始的社交,替代虚拟世界。而城中周末市集更是一个好去处,各种美食、衣服、用品、老物件、鲜花、水果、唱片、玩具……你所想到的生活里的所有,摆摊的仿佛也不是商人,只是邻居街坊来这里凑个热闹,将家中不用的闲置物品晒出来,让你马上对这一个家庭的生活了解一二,十分有意思。瑞士的老城,都会保存着一两座古老的廊桥,卢塞恩的卡佩尔廊桥堪称欧洲最具标志性的廊桥代表,桥的横眉上绘有120幅宗教历史油画,沿途还可欣赏描述当年黑死病流行景象的画作,整个中古情怀浓郁,十分值得前往。

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瑞士的城堡和教堂并不出众,因建筑风格简陋,走的也是质朴纯良的路线,很少见到奢华的装置,水中的西庸城堡算是很特别的一座,四面环水,只有一条小径可以通到岸上,眺望着法国莱茵湖,曾作为军事重地的它,在19世纪终于和浪漫主义作家拜仁扯上关系,只可惜这段瓜葛至今无人能分说清楚,但仍不损古堡的美丽。但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毫无名气的锡永陶鲁比永城堡,破败荒废的城墙支撑着古堡的废墟,耸立在高山之上,想要走近必须爬上一段崎岖危险的山路,令人遗憾的是两座遥遥相望的古堡都已废弃,而存留的部分典籍也只记载着这座城堡曾被烧毁,最后弃用,却不能找到任何其他的只言片语,只在废墟中依然能嗅出当年的君主戎马铁蹄,站在锡永之巅俯瞰众生的豪迈与磅礴。相比之下卢塞恩华伟的霍夫教堂则代表着瑞士信仰的持重与虔诚,在教堂内的礼拜席上有文艺复兴后期式的雕刻图案,更引人注目的是教堂内有一台1640年制的有4,950只铜管的管风琴,所以至今教堂内仍会不定期有音乐会演出!

动起来

在瑞士最喜欢的,是无处不在的运动精神,徒步是必修课,如果有机会来到瑞士,一定要亲身感受一下徒步的乐趣。这里的山水像是敞开了怀抱,若不在它怀里走一遭,此行一定有遗憾。而火车是瑞士最特别的交通工具,这里有最高的火车站,有最漂亮的火车路线,有最拉风的火车,有最先进的交通系统,这些都凝结了瑞士技术进步的精华。骑行,瑞士的小朋友,刚刚学会骑车,叼着奶嘴也要在自行车上,跟着父母穿越在山路上,不会走的小婴儿,就睡在拖车里,也一路这样旅行,骑行于瑞士人来说,是不可分割的生活。而更加常见的是伴随着瑞士人的缆车,几乎可以成为山区里第一交通工具,有人用来通勤,有人用来跳伞,有人用来爬山,瑞士人对于山有一种征服欲,再陡峭的山上,你都可以见到瑞士国旗、缆车站、铁路、骑行徒步指示牌、甚至是下水道!离开山,便是水,每一户瑞士人家都会有自己的小船,不出航时,船锁在湖边,主人家却穿着泳装开始跳进湖里游泳,这么肆意任性,只因为瑞士的湖水都干净的令人发指,不下去耍一下,也对不起这碧绿的纯粹。

我们与它们

和我们一样安享这宁静国度的,还有那些小生命,它们不惧怕人类,甚至亲近人类,有时也会用好奇的眼神打量我们,在它们眼里,我们是友好又善良的吧。花,是每一位瑞士人尤为喜爱的,不用说大片大片漫山遍野的野花,星星点点的白黄红紫,铺设成海洋的模样,每一次跳伞都会扎入这汪洋中,但瑞士人似乎将这一切都习以为常,花是最普通不过的陪伴,在山间,在房前,在家中,雪山脚下,河流身侧,市集人流,廊桥依傍,各种彩色花丛都要以抢眼的姿态跃入你面前,让人喜不自禁。一个爱花胜过爱美食的世界,同样美得令人难忘。有人说,如果天堂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请把我送回这里……

瑞士,一定是天堂的入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