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朋友

柳眉儿姐姐:

你好!

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但通过 《少年博览》 交到了一个最知心的朋友, 她叫“穿越奇迹”。 很神奇吧! 我们不知道彼此的真名, 却能无话不谈, 感觉对方比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死党闺蜜都值得信任。

那还是去年, 有人在 《少年博览》 的读者 QQ 群里, 问大家暑假都看了什么书, 什么电影、 电视剧, 到哪儿玩了。 回答者众多, 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有个同学说, 她观看了某个当红组合的演唱会, 还传了照片给大家看, 立刻引来“围观”。 好巧不巧, 在“明星演唱会” 这个回答抛出来的同时,我正好也按下了发送键: 我看完了 《哈利·波特》 全套 8 本, 已经是第三遍了。

这句话被迅速地淹没在“明星组合” 的讨论中, 没有激起一丝涟漪……我心里挺失落的,加上对明星话题不感兴趣, 便准备关了群。正在这时, 一条加好友的消息闪现出来:

你好, 我也喜欢那个额头有伤疤的男孩。

看上去没头没尾的一句话, 我却立刻明白了!

我赶紧点了“同意”, 然后, 我和她从哈利·波特的猫头鹰, 聊到恶心的鼻涕虫; 从邓布利多之死, 聊到三兄弟的传说……我们还惊喜地发现, 对方注意到了许多自己没有领会的小细节。 比如, 骑士公共汽车的司机 Ernie 和售票员 Stanley, 分别是作者罗琳祖父和外祖父的名字; 比如, 进入魔法部大楼时, 亚瑟·韦斯莱必须在一个电话键盘上输入“62442”, 如果对照手机键盘, 你就会发现这 5 个数字代表的字母, 恰好可以拼出单词“magic (魔法)” ……当我们说到魔法世界三种钱币之间的换算率时, 我们一起哀叹起来: 真是太难了! 29 个铜纳特换一个银西可, 17 个银西可换一个金加隆, 这到底是谁设计的?!

哈哈哈哈哈, 柳眉儿姐姐, 你能想象到我们聊得有多起劲儿吗? 整整一个下午的对话在她妈妈第三次喊她吃饭时结束, 而我, 已经透支了未来三天的上网时间!

当然, 我们的聊天不会就此中断, 我们的话题也不局限于此。 不管是暑假, 还是新学期开始, 我们都分享着彼此高兴的事和糟糕的事。 她说她的钢琴刚刚过了 8 级, 我真心为她高兴; 她说她又被出差的爸妈丢在外婆家, 我便细心地安慰她; 当我说到自己被迫参加运动会的跑步比赛时, QQ 对面的那个家伙很积极地给我列了一个训练计划, 还每天催我去练习……这样真的好吗? 我问自己, 答案是: 感觉真不赖!

寒假时, 我们又一次说起 《哈利·波特》。 此时, 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如果, 我们能一起观看《哈利·波特》 的电影, 那该多么有趣啊! 尽管我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 可是,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看, 感受绝对不同!

于是, 我鼓起勇气, 问她在哪个城市、 哪所学校。 不知为什么, 在以往的很多次聊天中, 我们不约而同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也许都有点害怕“见光死” ……可是现在, 我平生第一次, 这么想要“认识” 一个人。

她很快告诉了我, 我也立刻说了自己的情况。

合肥与黄山, 不算多远, 不是吗?

“奇迹奇迹”, 我总是这么称呼她, “我怂恿爸妈去黄山玩, 然后我去找你吧!”

“呃, 不会耽误你学习吗?”

“不会不会, 我抓紧时间把寒假作业做完, 过年后正好可以去。”

这次, 我等她的回复等了很长时间, 长到足够让我意识到, 她可能并不愿意见面。 可是, 我仍然抱着一丝希望继续等待。

“柠檬, 你不觉得, 我们现在这样挺好的吗?”

过了良久, 她说, “也许正因为彼此间这种距离,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坦诚……”

是这样吗? 我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 难道一直以来, 令我欣喜的友谊, 永远回归不了现实?我沉默了很久, 她又发来很多抱歉的话, 还有各种委婉的解释, 可是我不想看。 再往后, 她也不说话了。

距离当时的对话, 已经过了一个月了。 很多时候, 我们同时在线, 只是不再聊天。 我看她的空间更新, 也能在自己的空间看到她留下的足迹, 可是我们没有再联系! 仿佛有什么横亘在我们之间, 让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亲密。 可是, 我又不想就这样失去一个朋友, 仿佛流星划过, 留不下半点痕迹。 毕竟, 我们曾经那么要好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