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数据中心:“亚洲之首”差异化之路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科数据中心,“亚洲之首”,差异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15 08:45
最近,IDC发布的《中国数据中心市场2010?2014年预测与分析》报告预测,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在未来5年内仍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10年?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5%。
与IDC的统计一致的是,今年以来,许多第三方数据中心纷纷建成,其中苏州国科数据中心(简称SISDC)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与传统数据中心不同,该数据中心是我国第一个政府投资的第三方数据中心。更重要的是,它是按照国际最高T4标准设计建造的,而此标准之上的数据中心乃亚洲之首。
那么,依T4标准设计的苏州国科数据中心有何独特之处?它又承载了哪些责任呢?
“亚洲之最”这样炼成
作为政府投资、政府运营的数据中心,苏州国科的投资可谓是大手笔。
苏州国科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宗根说:“目前国内大多数据中心的建筑规模一般都是1万?2万平方米,而我们规划的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整个项目规划投资8.4亿元,第一期已经投入了5.7亿元,配置了4000多个机柜,目前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第三方数据中心。”
除了规模之外,苏州国科的亮点还在于它是亚洲首个获得了国际正常运行时间协会(Uptime Institute)Tier 4级设计等级认证的数据中心,而国内数据中心大多只获得了Tier 2或Tier3级别的认证。
Tier 4级的数据中心到底有什么特色呢?
据顾宗根介绍,国内建设数据中心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电老虎”,因为数据中心的特点就是耗电,对用电的要求非常高,而在这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产物,对电力、制冷以及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非常高,两国政府按照超前50年的标准规划建设了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工业园所有的电网都与国内的不一样,国内一般都是1万伏的电网,我们是两万伏的。”顾宗根说。此外,为了满足T4的标准,苏州国科还配备了两套电网。
数据中心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制冷”。在这方面,苏州国科自己出资建立了2600冷/吨的中央冷水基础。为了满足T4标准,苏州工业园还建立了一个同规格的市政集中供冷系统,通过市政投资,把冷冻水运过来。这是苏州国科的另一个资源优势。
从这儿可以看出,满足T4标准的数据中心必须要实现所有核心系统都具备容错能力,也就是必须达到系统的“双路永远在线”。
顾宗根强调,“除了电力、制冷和网络外,数据中心的很多系统,比如弱电系统、空调系统、电信系统以及柴油发电机等,都有容错的功能,即在发生单点故障的情况下,数据中心的运行不受丝毫影响,可靠性达到99.995%。”
差异化追求高品质
电影《大腕儿》里有一句经典对白:“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对苏州国科来说,则是“不求低成本,但求高品质”。苏州国科数据中心相关人员表示:“中心选择的基本上都是大品牌、高品质的基础设施产品。”
顾宗根则表示,“国科要与电信运营商错位发展,致力于打造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灾备中心、云服务中心和IT外包服务中心,成为覆盖苏州、联通全国的综合数据服务平台,为苏州经济的进一步飞跃夯下坚实的基础。”
苏州国科数据中心建立在苏州工业园区内,很多入驻工业园的企业也是数据中心的潜在客户。据介绍,未来苏州国科主要服务于三大类客户:高科技中小企业、政府服务机构,以及ITO/BPO/金融后台服务。而在产品定位上,苏州国科将产品与服务分成三个层次:环境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软件即服务(SAAS)。
而据顾宗根介绍,在苏州国科数据中心一期工程上,IBM GTS承接了设计与建设工程,为苏州国科提供了包括策略咨询、设计、集成和实施在内的一体化整合解决方案,并辅助其完成了Uptime Institute的认证。“未来3年,我们还会联合IBM共同建设‘卓越数据中心’与‘创新云服务’。”
在云计算领域,国科并不是“一张白纸”,同样位于苏州工业园的风云网络是国科的“兄弟公司”。风云网络已经做了3年的SaaS服务,在国内小有名气。顾宗根说,“风云网络已经做了1000多个产品,用户量达到1万多家。然而,由于没有一个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很多终端客户对风云网络提供的SaaS服务的可靠性心怀疑虑。我想,国科数据中心介入云计算之后,将提高客户对风云网络SaaS服务的信任度。”
数据中心服务市场将逐渐整合
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一直是一个政策敏感性较高的市场。
2009年,政府加强互联网监管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对这一市场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那些依托电信运营商而存在的规模较小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更是受到致命打击,整个市场重新洗牌。一方面,数量众多的小规模非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实现了优胜劣汰;另一方面,规模较大的、拥有较多数据中心资源的服务提供商脱颖而出,占据了更多市场份额。
IDC认为,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互联网市场将会更加规范,而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其发展速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发展的专业化与合作的多样化将会成为未来数据中心服务市场的主题。
此外,服务商也在积极发展一些新兴的增值服务与解决方案,比如投资云计算。国内电信运营商和较大的非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都试图在云计算领域与软硬件厂商密切合作,研发相关的数据中心服务产品。苏州国科也在云计算方面与IBM、HP等企业达成了密切合作。
纵观数据中心市场,不难发现,未来数据中心服务领域的并购会加剧,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会在竞争中胜出,整个市场呈现逐渐整合的趋势。其中,电信运营商与规模较大的非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将占据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同时,非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将更强调其差异化的增值服务能力,以便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