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激情澎湃,套路满满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双十一,购物
  • 发布时间:2017-12-22 14:04

  时间过得可真快,全民狂欢网购的日子又来临了。自6.18年中大促以后,历经5个月的等待。网购爱好者们终于再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购物狂欢日,不停地在各大电商平台寻找着自己的心头好,忙的可谓是不亦乐乎,总觉得这是个购物省钱的好机会。然而,真的如此吗?

  促销活动先考脑力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不断翻陈出新,预售、定金膨胀金、满减红包、直降红包接踵而来。如,淘宝官方给出的“双十一”攻略里,促销节期间各种名目的活动就有14种;京东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购,且多以10至30元定金为主,成1.5至3倍翻倍;苏宁易购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赚红包……这究竟是提供优惠购买还是考验智商?据悉,某女士研究促销规则多日,发现今年一些平台的定金膨胀金要靠抢。而且只有在指定时间内前多少名的才有机会翻倍……如果数学不够好的话,一不小心就会物低所值,还不如平时购买划算。

  网购陷阱套路频出

  预售模式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双十一”当天由于流量过大导致的系统瘫痪,同时也给商家更加精准的销售预估,库存准备。本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但部分消费者却遭遇了不少的套路。

  首先是“定金”和“订金”的问题,一般来说定金不退,订金能退,不小心弄混淆了,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其次是线上线下明明是同款商品,但是质量就是不一样。比如网上买的纸巾薄很多,同品牌的羊毛衫羊毛含量少很多,衣服的尺码说是标准实际上收到的货物就是偏小等等。这时就要注意所购买的产品是电商专供环视实体店销售,“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

  据报道,近日,某模特在为某网店做服装模特时,穿了约150套衣服,由于衣料质量劣质,导致自己被感染全身起红疙瘩。此模特称,在拍摄时便闻到衣服有很严重的化学燃料味道,拍摄完后发病很快,浑身又疼又痒,嘴里、头皮、脸上、耳朵上也都是红痘痘,没有证据也不清楚是谁家的衣服。为此养了一个多月的病而没有接活。在此提醒大家,无论是从事服装模特行业,还是作为大众消费者,尤其是在网上购物,在选择衣服时一定要选正规品牌,不要图省钱选择便宜的、各种杂牌的衣服。

  再次是赠品不能享受常规售后服务的问题。买的时候“买一赠一”挺高兴,例如买冰箱送电饭煲,然而电饭煲坏了却被回复赠品无保修。毕竟不是实体店购买,总不能为了一个赠品和商家纠缠不休,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最后是先涨后再打折的“潜规则”。对此,笔者就深有感触。八月份的时候,笔者在某网站购买了一次床上用品四件套,质量没的说,价格也公道。本打算双十一再次购买,却发现价格直接涨了25元不说,还美其名曰是拼团优惠价格。如此一来,不仅没有享受到优惠,反而倒是亏了。这个时候就要对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货比三家后再考虑是否下单。

  诈骗分子借机敛财

  双十一的到来,不仅是网购爱好者喜欢的日子,也是不法分子的收获日。蹭热度,出新招,总会有人上当的,真是防不胜防。近日,重庆九龙坡的简女士就被“退款给好评”的套路骗走了5500。家住九龙坡的简女士近日在网上购买了一双鞋子。11月1日,她接到一名自称是店铺的客服人员的陌生女子的电话,称“双十一”临近,店铺需要增加好评量,他们愿意为简女士购买的写退款120元,希望简女士给个好评。既然信息相符,简女士就没有多疑。但随后,对方又称淘宝管理严格,因此这笔退款只能私下转账,希望能加简女士微信。加完好友后,对方称公司在退款前需要验证其手机绑定的身份证号及银行卡,简女士也没多想便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发给了对方。就在提供证件号码不久,简女士收到了一条银行提供的验证码,该客服表示,他们打款前,需验证银行卡和女士本人手机号码是否对应,所以需要简女士提供验证码。结果不到一分钟,简女士便收到了银行卡被扣5500元的信息。

  除此之外,不明来路的付款链接、病毒红包、假红包和假中奖信息、虚假海淘、“到付”“免费送”藏骗局、朋友代付等也是骗子们常用的招数。

  可见,双十一的魅力确实是无人可挡。购物者在激情满满的同时还要算得了优惠力度,防得了网购陷阱,识得了骗子花招,如此,才能进行一次愉快的网络血拼。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毕竟,经常浏览的网站就那么几家。只要不贪心、不毛躁、多番验证,不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套路再满,也不会中招。

  文/本刊记者 薛牧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