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写作,由于时间限制,我们总是无法仔细修改写好的文章。出了考场后,我们心中不免会有这样的念头:“如果给我多一点时间修改,一定更好。”
然而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考试时间永远不会为你而延长。若想减少遗憾,只能将功夫花在考场外—— — 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不要吝啬修改的次数,力求养成精益求精的写作习惯。
雷蒙德·卡佛曾说过:“写出一则短篇小说,再仔细地重读原稿,删掉几个逗号,然后重读一遍,又把逗号放回原来的地方,这时我就知道,这则短篇小说终于大功告成了。”
无论什么文章,必然都有改进的余地。也许在刚刚落笔的时候,你仍然沉浸在自我陶醉的情绪中,认为这是一篇佳作。但佳作与“完美无缺”之间,相隔的,可不仅仅是几个逗号的距离。第一次完稿后,对文章的“锤炼敲打”,也是一场对自我内心的认真叩问。你写下的作品,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你内心的起伏与残缺。若有粉饰,若有回避,那么字里行间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修改文章,修改的不一定只是文法上的错误,也是在理顺文章的脉络,重新审视文章的逻辑与思想内核。
然而,“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好文章自然是改出来的,但修改文章也是有限度的。水满则溢,月盈则缺,当你走到某个高峰之后,再继续修改的话,说不定会陷入怪圈,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时就需要一种适可而止的才能了—— — 不惜花时间与精力去修改,却又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止修改,这,也是一种微妙的写作哲学。
希望你能倾注全部精力,修改出一篇臻于完美的作文;希望你能在合适的时候懂得取舍,相信残缺也是完美的一部分;希望当你日后走出考场,不会再有“当时我要是这样写就好了”的感叹;希望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能得到最好的回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