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19 17:23
摘要: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凸显。党的十八大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表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和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公共文化;精神需求;文化服务
一、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1、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有所增强的小康社会。是“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没有文化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在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的基础上,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然而,在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还比较落后,这就要求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补齐公共文化发展短板,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文化成果,使全面小康社会落到实处。
2、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方式,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优化文化发展环境,为群众创造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顺应我国发展大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3、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竞争的核心。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当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导向意识、阵地意识,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发展先进文化,抵制不健康的文化;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与现化文化相结合,把经典文化与通俗文化相结合。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而提升我国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对策
1、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在原有公共文化内容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容,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品质优良、积极健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第一,公共文化服务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对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第二,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公共文化生活的各个环节,确保公共文化内容是充满正能量的、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第三,加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要使公共文化资源覆盖城乡群众,尤其要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2、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随着公共文化的发展,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需要在原有服务方式上进一步创新,从而推出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活动,把“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文化舞台搭到群众家门口。要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网等,实施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和数字文化社区等项目,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要通过流动文化大篷车、流动文化馆、流动博物馆、流动少年宫、移动阅读等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服务,从而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进程。
3、优化文化人才队伍,推动公共文化发展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需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把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教育培训,提高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要用优质服务吸引文化人才,全方位、多渠道的引进和培养人才,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队伍结构。通过给予相关待遇激励文化人才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加符合群众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规范公共文化市场秩序。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焕然一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的弊端,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第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要推动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转变,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而更好的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第二,要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要注重运用法律、科技等方式进行文化资源管理,使文化体制改革转变为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第三,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将手机报、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纳入新闻传播管理,推进手机报等网络传播资源整合,进一步规范公共文化传播秩序。
总之,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关系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系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要深刻认识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索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对策,确保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