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宏對與許信良訪問錄的回應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27 10:36

前言

︽中國怡居︾在今年︵二〇一八年︶一月號上,發表楊雨亭採訪張俊宏與許信良的文章︿一九八七年,解嚴仍未解凍的陸禁﹀第ㄧ部分。︽中國怡居︾的社務顧問,前海基會副秘書長李慶平先生與張俊宏先生是故舊,讀到文章後於新春期間在台北聯絡上張俊宏先生,二人拜年敘舊,十分愉快。李慶平並介紹張俊宏與︽中國怡居︾發行人常文駒董事長電話中相識,相談甚歡。張俊宏表示將撰寫一篇回應短文,交由楊雨亭加附前言說明原委,由︽中國怡居︾隨該訪問錄第二部分一齊發表。該訪問錄批載後,引起各方面相當熱烈及正反面都有的反應,許多人讀後對於當年台灣黨外及民進黨的思想頗為驚訝,原來當初是為了改革國民黨的威權制度以走上民主政治而努力,而不是後來狹窄的台獨主義運動;而對於兩岸關係,更是積極尋求互惠互信的溝通與合作。這使得一些盼望兩岸能夠重新破冰的人們產生了一絲希望:台灣的綠營和民進黨是否可以調整思維,循著當年黃信介、張俊宏以及相關人等的理念,走向兩岸互相合作開拓出美好的新時代,從而對於亞洲與世界的和平都能產生重大的貢獻!

張俊宏

當年,三十年前兩岸國共敵對的冰封年代,破冰解凍不由島內國、民兩黨朝野任何一方;卻來自甫剛出牢的囚犯,嘗試啟動黃鄧會談而促動的,豈非落入莎翁所說:﹁命運原來操持在己,變成操持在人,不是怪命運,必須怪自己!﹂蔣經國末年,台灣島內沒有形成今天的藍綠內耗,反而開始了一段藍綠合作,在於裡外都打開了生產線;並且關鍵不只在於島內兩黨,之後包括兩岸都找到共同的﹁生產線﹂,才因此改變了世界!

尋著三十年興衰來時路的線索,再一度風水輪流轉的場景,重新擺在眼前,經絡氣脈何處阻塞不是很清楚嗎?島內台獨固然是由來於與對岸鷹派互動烘焙刺激出來,也已成為兩岸鴿派所反對所焦慮的核心內憂;非常明顯,兩岸現在各自都為此陷入了﹁分配線﹂的內爭內伐,而當年破除這種危機的是鄧小平和黃信介誠摯意願所共同開啟的生產線;難道不是說明原來﹁統﹂‧﹁獨﹂可以相容,如同水‧火的相濟,是可以免於相剋相滅而共榮而昇華的。歐盟早﹁實踐過的真理﹂,黃鄧也實踐了;現今,兩岸只要一方,一點即可突破,何故在朝者無人?在野焉可也無?

海峽兩岸之間,三十年前兩邊對照的是:槍桿打天下與筆桿平天下。所比的是﹁砍人頭﹂和﹁數人頭﹂的政權輪替。三十年後兩岸進入二十一世紀,必得脫胎,從血腥殺戮的打天下,到昇華於對話和解平天下的文明!尤其新中國,當領導人挑戰美帝武力文明所展現一帶一路氣吞山海令舉世領導人驚艷的格局;能不俯看中亞北非突尼西亞小國,自發性的以國內民間成立四方對話機制,循和平民主途徑,解決境內IS帶來的危機;並以這種民主文明的提升,著手化解伊斯蘭世界在大國武力文明壟罩下所造成的IS凶殘血腥。

﹁人的一生太短了,如果卑鄙的過了一生,就太長了。﹂有人看了莎士比亞給凡人的這一句名言,五百年後借問莎翁:﹁領導人手掌大權,空坐大位而軟腳無為;或為而失焦。﹂他會怎麼說?莎翁天線傳音:﹁讓洞房新娘熬度春宵,不止太長;太慘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