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業關店潮的啟示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27 10:36

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不斷深化,房地產相關行業的﹁苦日子﹂顯然仍將持續,其中尤以房仲行業的處境最為糟糕,這點可由此起彼落的仲介業關店潮看出端倪。

僅以﹁市占率﹂為考慮是﹁耍流氓﹂過程中最受矚目與具代表性的,非﹁愛屋吉屋﹂宣佈倒閉事件莫屬,即使已經時隔一個月,仍餘波蕩漾。做為曾經紅透半邊天的﹁互聯網仲介業﹂主力軍,﹁愛屋吉屋﹂聲勢浩大的融資二十億,卻僅僅用了二年的時間,便吹響熄燈號、灰飛煙滅,怎能不令市場錯扼?

此一結果是否意味著互聯網絞殺、顛覆傳統行業時代的終結?尚有待觀察,但至少說明純粹依靠互聯網並不足以成事,尤其對房屋仲介業來說,更重要的應該是線下服務與口碑的建立,而非外行人僅僅憑藉網路技術,不思考提升競爭力、打造核心優勢,妄圖以不可持續之削價接單的方式搶佔市場份額就完事,這樣的激進作法或許能在初期創造市占率的奇跡,但吆喝來無忠誠度可言,奔著﹁搭順風車﹂、享受廉價服務好處的消費者,一旦恢復正常、調升價格便作鳥獸散,其實做的全是浪費資源的﹁無用功﹂。

仲介業未獲得其應有之社會地位

﹁愛屋吉屋﹂的倉皇覆滅,書寫的便是如此血淋淋的經驗與教訓,值得後進者警惕。不可諱言,房仲行業在中國並不受待見,完全沒有得到類似美國等發達國家應有的社會地位與尊嚴,真是相當可惜,因為它需要的從業人員數量龐大,對城市就業率的提升功不可沒。許多初來乍到的年輕人,充滿活力與熱情,通常以從事房仲工作,作為瞭解這座城市脈動的方式、方法,也沒什麼不好。

然而由於行業的缺乏自律與規範,這些年輕人所看到、感受到的往往是從業人員為了搶客戶、促成交的不擇手段,而非致力於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感受,以﹁確保買賣或租賃雙方的權益不致受到侵害﹂為目標,相當令人氣餒。

﹁飛單﹂頻仍﹁其來有自﹂

我在十五年前就曾經發表過系列文章,呼籲政府應正視房仲業的存在,並協助其開拓發展空間。認為當時屈屈百分之一點五的傭金收入,逼使仲介業只能成為房屋交易平台、媒介,而無法提供衍生性服務如:購房款與產權保全、凶宅查證、漏水保固……等,導致消費者與仲介公司之間缺少互信基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聽到賣方或仲介人員﹁飛單﹂的原因,因為消費者覺得業者只是利用﹁資訊不對稱﹂介紹個人來買我的房子,就要收那麼多錢,於是心理非常的不平衡,有時甚至會聯合仲介人員共同﹁飛單﹂,因為仲介人員也不認為非得依賴公司才能完成交易,從而導致整體行業的混亂與失序。

關於﹁客戶服務﹂,鏈家算是走出了不錯的一步,幾年前以﹁真房源﹂打破市場充斥虛假、﹁釣魚﹂房源的亂相,但這遠遠不夠,畢竟﹁此一時彼一時﹂,十五年前與當前房價已不可同日而言,不知翻了幾番?加之多數城市的傭金比例通常提高至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二點五,在房價基數與傭金百分數數均﹁水漲船高﹂的情況下,仲介業的獲利已大幅改觀。

服務水準滯後是領軍企業之恥

照理來說,仲介業目前的傭收完全足以提供更完善、周全的服務,遺憾的是,這麼長的時間我並沒有看到或感受到整體行業服務水準與意識的明顯提升,這委實是所有房仲業領軍人物之恥。

就算是為了建立行業門檻、培養員工向心力與客戶忠誠度,仲介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應主動規範市場,讓從業人員找到存在的價值,進而對行業及企業產生休戚與共的榮譽感,推動行業生存、發展的良性循環,否則可以預見不只﹁愛屋吉屋﹂會無奈﹁歇菜﹂,還會有更多的大小房仲業者步其後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