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世纪的“绿龙”——M113式装甲车

  在不久前召开的美国陆军协会年会上,美国陆军装甲多用途车辆(AMPV)项目主管宣布,由于“陆军现在的财政情况不允许”,为节省开支,美国陆军将对部分M113装甲车进行升级。这里提到的M113装甲车,既没有厚重的装甲、凶猛的火力,又没有漂亮或奇特的外形。但它却是世界步兵战斗车辆中最耀眼的明星,也是全球装备量最大的履带式装甲车辆。

  战地“出租车”:使用范围广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陆军研制了两种装甲输送车-M75和M59,前者的缺点是造价高昂且不具备水上行驶能力,而后者虽然完善了M75的不足,但是由于单位功率不足,其机动性又不能令人满意。

  于是,美国陆军决定研发新一代装甲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很快,采用航空铝合金装甲的T113方案被选中,因为铝制装甲不仅使车辆的全重更轻,而且便于焊接和制造。1958年,原型车制造成功。经过严格的试验,首批准备交付美国陆军的车辆于1960年被正式命名为M113装甲输送车,一代名车从此诞生。

  服役后,M113装甲输送车迅速成为美国陆军的主力制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它的越野性能优越,行驶时震动小,机动性也很强,不但可以空投空运,还可用于执行两栖作战任务,也具备在崎岖地形、公路等地形行驶的能力。由于其车体采用铝锰镁合金装甲板全焊接结构,不但能抵御炮弹破片和轻武器的杀伤,还因车体较轻而具备较强的机动能力。但该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于大量生产。

  因其优点,M113系列装甲车在近50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生产总数超过7.5万辆,遍布世界各地。它们穿梭于战火之中,被美国大兵亲切地称为“战场出租车”。

  延伸阅读:

  在布局和装备上,M113装甲输送车的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方,其前方和左侧装有4具M17潜望镜,顶部舱盖上装有1具M19潜望镜,夜间驾驶时可换装红外或被动式夜视潜望镜,因此驾驶员的视野极为开阔;上方是车长专用指挥塔,其上装有1挺M2HB“勃朗宁”12.7毫米机枪。在动力传动系统方面,该车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和液压减震器,每侧有5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没有托带轮;第1和第5负重轮装有液压减振器,采用单销式挂胶履带板,而在水上使用时可使用履带划水前进。

  知识链接

  M113A3的改进

  M113A3不仅安装了新的动力系统-6V53T型涡轮增压柴油机,还增加了新的驾驶系统、外部油箱、200A型交流发电机和4个蓄电池。它还使用了凯芙拉防破片衬层,降低了车辆被击中后车内壁产生的碎片对乘员的伤害。燃油箱也被移到了车外,这样不仅增加了车内的空间,还可避免油箱在车内燃烧、爆炸,危及乘员的安全。

  此外,M113A3可以加装附加装甲,附加装甲用螺栓固定在车体表面,可以抵御14.5毫米机枪子弹的攻击,大大增强了其防御步兵重武器攻击的能力。该型车变速箱也换为新的阿里逊X-200-4型,传动效率高,可实现静液无级转向,操纵平稳省力。这些改进使得战斗全重达到12吨的M113A3操纵性、加速性、爬坡能力、制动等方面的性能大为提高,最大速度达到66千米/时,从静止加速到56千米/时只需27秒,而M113A2则要69秒。

  延伸阅读

  M113的变型车

  除了基本型,M113的变型车之多也是出了名的,初步统计不下30种,如M106系列迫击炮运输车、M125系列迫击炮运输车、M1064迫击炮运输车、M901反坦克导弹发射车、M163式自行高射炮系统载体车、M132喷火车、M730防空导弹发射车、M577指挥车、M981火力支援车、M765装甲步兵战车等几十种变型车,装备了包括北约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美国的盟国。

  庞大的家族:不断升级

  作为美国陆军的制式装备,M113系列装甲车主要用于协同M60A3坦克作战。针对两者的配合试验中所发现的问题,美国于1959年首次对M113进行了大的改进,改进后的M113定名为M113A1。

  M113A1用新型二冲程6缸柴油机替换了原来的75M型水冷8缸汽油机。新型柴油机的功率为158千瓦,不但比汽油机高出4千瓦,而且可靠性高。但是,由于M113A1的重量有所增加,因此其单位功率由17.8马力/吨下降到17.2马力/吨。尽管如此,因M113A1采用了新的TX-100-1型自动变速箱,机动性仍然得到提高。

  M113第一次参加的大规模战争,就是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针对实际作战中发现的问题,美军继续对M113A1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这就是定型于1979年的M113A2。后来,美军还研发了一种M113A2加长型,增加了重量,但由于换装了功率高达209千瓦的新型6V53T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因此机动能力并没有降低,基本与M113A2相当。

  1984年,在充分吸收越战教训的基础上,美军决定把现有的M113A2装甲车升级为M113A3型。M113A3的机动能力达到了可以和M1主战坦克、M2/M3步兵战车协同作战的水平,从而成为之后美军全球战场上的常客。

  显露严重不足面临被淘汰命运

  从1956年开始算起,M113系列装甲车已经走过了62个年头。在这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来没有哪一种装甲车辆能像它这样使用如此广泛、产量如此之多,历经沧桑仍然容光焕发,以其钢铁之躯至今仍活跃在世界战车舞台上。

  在装备美军的同时,M113也被出口到盟国之中。其中,南越军队也有300余辆这种车辆,还冠以其“绿龙”的称呼。在与越共军队交火时,搭乘M113装甲输送车的美军或南越军队士兵可以快速抵近和穿插,几乎可以置越共军队的轻武器不理。

  然而,尽管M113无处不在,但它却不适合丛林和城市这种战斗环境。

  很快,越共军就发现了M113防护不足的最大缺点,当发现这种装甲车辆时,越共军只要有12.7毫米机枪或者RPG-7型火箭筒,用铝合金轻装甲的M113就在劫难逃。所以,越战后期,大多数时候搭载M113的士兵都宁愿坐在车顶上,前面堆着沙袋进行防护,而不是坐在车内等待着充满变数的命运。

  在越战之后的其他战场,由于中东地区很多国家都装备了大量M113,中东战争、两伊战争、黎巴嫩内战等,M113作为地面战的主力都有不俗表现,再次奠定其伴随主战坦克支援作战主力的位置。

  可是,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虽然大量M113及其变型车参战,它也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却依然显得很无奈。当著名的“悍马”突击车在战场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时,大约有700多辆M113“战场出租车”正紧急运往伊拉克。它们的任务是取代“悍马”,出演“悍马”演砸了的角色。对于“战场出租车”来说,获得这次表现机会实属不易,但因为其防护力有限,尤其是火力达不到要求,所以当M113伴随老式的M60坦克出战还勉强可以跟得上,一旦让它伴随机动力更强的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作战就“力不从心”了。战场上一辆辆被击毁冒着浓烟的美军坦克充分证明,M113的任务没有实现,它因为跟不上主战坦克的快速进军步伐,而使M1A1大量暴露在伊军反坦克火力之下,从而让美军多次吃了大亏。

  正因为在海湾战争中的差劲表现,美军部被迫研发装备“布雷德利”步兵战车。这之后,M113退入美陆军普通支援车辆序列,且又面临轮式装甲车快速发展的挑战。因此它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随着更先进的装备问世,该车距离成为历史收藏品已经为时不远了。

  撰文/陈光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