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猫
- 来源:精短小说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母亲,白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7-26 13:55
母亲一进门,手中雪似的一团东西滚过来,是只白猫!
母亲家住在老城区,老鼠猖狂,这只白猫成为家中一员,堂而皇之出入房间,没抓到几只老鼠,猫自己倒是越来越大模大样。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只猫小姐昼伏夜出,追求者在不远处唱情歌,尖锐又凄利,在夜空久久不散,仿佛在昭示着什么。果然,初夏的时候,猫小姐神情悠闲地躺在舒适柔软的窝里,骄傲又幸福地叫唤着:她做妈妈了,六只小猫崽相互偎依着正在酣睡。
母亲发扬大一统的人道主义,像护理产妇一样对待那只猫,父亲每天一大早就被差使到菜场买活小鱼。母亲极其勤快地煮好鱼汤,献宝般端过去,一遍又一遍,猫小姐懒洋洋地闻闻又舔舔,傲气冲天,俨然忘记自己只不过是只猫。我们姐妹大为不满,可是母亲说猫也是一条命啊!
一个月后,小猫长大了,徜徉于每个房间,开门关门之际,听到它们的叫声,母亲一定会大嚷:谁,谁又夹到猫?不能注意点么!那可恶的猫飞快窜至母亲脚边,极狡猾娇声叫着,此刻,只有外孙外孙女挺身而出应下此事,母亲才会呵斥脚边的猫:不能小心点,看到小孩就该躲着走!
邻居串门大惊小怪:唉哟,你家猫真多,老猫带小猫走过来走过去,像过队伍,实在好看!猫们好像听懂了,越发神气地挪动猫步,还真以为自己是一列队伍。过队伍当然好看,可是这队伍长期在此安营扎寨就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的,炎热的夏天,看到毛乎乎的一团已让人想到毛皮大衣,动辄六七团,老天,那是什么概念,更不必说那团皮毛在脚边蹭来蹭去,让人忍不住呵斥:“滚,快滚,一边去!”当然,不能让母亲听见。
小猫转眼长成大猫,母亲招架不住了,发动全家为猫找个好主家。为了早点打发这些毛皮大衣,让夏天清爽起来,我逢人就问:你要猫吧?送你一只,纯白的!后来为了脱手,我又把这帮地道的土著猫升格为纯种的波斯猫,照样没有下家。为了经常看到小猫,母亲挑了最好的送给那位夸“过队伍实在好看”的邻居,人家头摇得像风车,连说“不会喂,不敢要”,被母亲逼急了,才说实话“你们家喂猫给我们看就行了,猫身上有病菌,我家不想喂”。
只有最后一招了。星期天一早,母亲找来纸箱,让父亲用摩托车送自己和猫到花鸟市场,老实的父亲在路途中当车夫,到了花鸟市场还得当卖主,忠心耿耿站在猫们身边。母亲满市场明查暗访,得出了结论:别的猫价也就是三四十块钱,我们的猫最漂亮,五十块钱一只。她像个买主一样煞有介事地蹲在猫前详细地望闻问切,有人过来时,母亲就放大声音说:“这么好看的猫才卖五十块,快,快,我买一只。”
后来父亲说:我们的猫逢到熊市,从五十块钱掉到四十块钱再到三十块钱,猜猜最后掉到多少钱?
我们看看母亲,狠狠心,异口同声“十块!”
“错了。”
“总不至于五块钱?”
父亲不紧不慢地说:“还是不对。后来你妈急了,说白送人家,才出手三只。有一只人家都抱走了,你妈又追上去说一定要喂活鱼,要洗澡!人家嫌麻烦想丢下,你妈才住了口”。
母亲不服气:我还卖了一只猫呢!
父亲笑了:对,那只最好的猫卖了三块钱,还把猫碗送给人了。
母亲急于挽回面子:人家给了我电话号码,我现在就问问小猫有没有吃东西。
外孙女拿过电话就拨,一个女声机械地说:您拨的是空号,请查询后再拨。
我们肚子里笑得天翻地覆,嘴上还得安慰母亲,也许人家一不注意说错了,你不是还有两只小猫。
母亲很痛心:对,这两只猫给我五十块钱也不卖,自家喂!
不巧,邻居家孩子来玩,一时好奇抱着小猫,猫被勒得直叫,忍无可忍狠抓那孩子,深深的一道沟,狂犬疫苗是要打的,水果零食也少不了的,还像欠了极大人情。我们趁机进言:花钱是小事,万一抓到自家孩子,怎么得了?后来,两只小猫有了较安全的归宿,被父亲寄养在我爷爷家,只要愿意,母亲可以经常去看。留下的大猫又成定时炸弹,我们商量了几个办法,想阻止她再带来一窝又一窝的小猫,只是没有时机实施。眼看着她的肚子渐渐大了,我们的心也提起来,仿佛已望见不远处的苦难。谁知一个月黑风高夜,这只水性杨花的白猫小姐私奔了,就像老掉牙的童话中一类人的结局——从此,再也没人见过她。
我们终于可以喘口气,大家心照不宣在心里乐个够,母亲垂头丧气好几天。
一个星期后,父亲从摩托车箱里拿出一个小包,大声说:看,我带了好东西!
我们伸过头一看:老天!寄养在爷爷家的那两只猫!
父亲低声说:“你妈星期天才能看到你们,平时,总得找点不太累事让她做。整天没事干,她总是想你们,不好受啊!”
江苏 马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