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神农架因此得名。每当我踏足这片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大地,感受着神农顶的广袤辽阔、大九湖的静逸安宁,看着燕子垭夏季忙碌的金丝燕、大龙潭活泼可爱的金丝猴,听着关门山野人的传说……神农架都会带给我无限精彩的自然感动。
植物伊甸园
神农架乃大巴山山脉东段的一个分支,中国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的热点地区之一。从印支运动末期开始至燕山运动初期,大陆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长期的环境演变及地质作用,赋予了神农架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部分地段甚至残留了冰川地貌。神农架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素有“华中屋脊”之称,而最低海拔仅398米,相对高差2707.4米。极大的相对高度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这里孕育了丰富的物种。神农架还拥有中国中部最大的原始森林,也因此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极丰富的三大区域之一。
神农架拥有丰富的植物类群,其植被类型高达13种,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拥有维管束植物199科872属3562种,占全国物种总数的1/10,约占湖北省物种数目的75%。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51种,属于神农架鄂西特有植物42种,药用植物超过1800种,并以“天然药园”驰名中外。
夏季,神农顶和板壁岩,大面积的野花争相开放。华中雪莲、扭旋马先蒿、湖北老鹳草、华北耧斗菜还有野葱,都热情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而神秘的“四个一”,又为神农架增添了一份有趣的光环—延龄草(头顶一颗珠)、南方山荷叶(江边一碗水)、筒鞘蛇菰(文王一支笔)、七叶一枝花。
神秘大九湖
说到神农架,不得不提到大九湖。
这是由九个湖泊组成的美丽亚高山沼泽。远远看去,蓝天、白云、草地、牛羊,一切是那么宁静而美妙。而这曼妙的身躯,也滋养着无数奇特的生命。作为亚洲最大的亚高山泥炭藓湿地,大九湖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应属泥炭藓了。我国已知的泥炭藓约有47种,它们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能吸收自身重量10~25倍的水分,吸水能力相当于脱脂棉的1~1.5倍。因此它们也被称作“湿地强力海绵”,有效地为湿地储存宝贵的水分。
大九湖的泥炭藓,让我们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而着生在泥炭藓之上的另一种神奇植物,为应对高山恶劣的生存环境,演化出一套惊人的生存策略—捕食昆虫,它们就是圆叶茅膏菜。圆叶茅膏菜的腺毛可以分泌含有糖或芳香物质的黏液,对于这些美味的食物,昆虫毫无抵抗能力,而当因贪嘴前来的昆虫触碰到茅膏菜的一刹那,腺毛突然卷曲,强有力地将昆虫包裹起来。随后,茅膏菜分泌的消化酶会将昆虫的躯体分解,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捕猎过程。
金色“美猴王”
有一种动物,无疑是神农架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它们拥有金黄色的身体、天蓝色的脸庞、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上仰的鼻孔、长长的尾巴,灵活地穿梭跳跃于茂密的森林中,它们就是我国特有物种—川金丝猴。
大龙潭,是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最为集中的区域,我的师妹于雯迪,曾经在此地对金丝猴的行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她能参与这项研究,一直让我羡慕不已。
这些可爱的精灵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小“团体”。每个小“团体”由多个家庭构成,最健壮、威武的雄猴,是每个家庭中当之无愧的家长。它带领着3~5只雌猴、3岁以下的幼猴及哺乳的仔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天空使者
夏季的天燕景区,是短嘴金丝燕重要的繁殖场所。幽深的燕子洞,为金丝燕们提供了完美的庇护所。而黑暗的洞穴之中,燕子们如何辨别方向呢?哦,原来它们有类似蝙蝠的本领—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2017年7月,我同武汉大学科考队一起进入神秘的燕子洞深处。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只听到燕子不停地发出短促的“咔咔”声。打开手电筒,看见正在抚育后代的金丝燕。它们将苔藓制造的巢穴,合理地“镶嵌”在离地几米高的岩壁上,巧妙避开了地面的掠食者。
溪流间的精灵
当太阳收起笑脸,月光洒满大地,一类不为人熟知的神秘生物,开始活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们,就是两栖动物。
被当地人称之为“邦邦”或者“石蛙”的蛙类,常常出没于平缓的溪流中。事实上,石蛙主要包括两个物种—隆肛蛙和棘腹蛙。由于肉质鲜美,这些蛙类遭到了人类大规模捕杀,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种群数量。笔者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嘴下留情,让这些大自然的精灵继续活跃于山涧溪流。
另一类蛙,或披花斑外套,或着翠绿夹克,它们点缀着清澈的溪流。然而,这些美丽的生物,却让很多天敌甚至是人类敬而远之。原来,它们的皮肤会分泌一种恶臭的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味,让掠食者无从下口,而这些蛙儿们,也因此而得名—“臭蛙”。
月光之下,石立溪流之中,将水拦腰砍断,分成两股,徜徉而去。绿叶依水而生,随溪流卷起的微风左右摇摆。轻盈小巧的角蟾,自然不会放过这天赐良机,纷纷占领这些集日月之精华的舞台。它们的歌声轻盈欢快,叮咚的水声、细碎的风声与角蟾的奏鸣曲合而为一,真乃天籁之音。
大美神农架,展开包容的怀抱,抚爱着生长于此的无数奇幻生命。每当离别的汽车带着我向灯火阑珊的城市飞奔而去时,一幕幕画面又会翻飞在我的脑海:小巧的金丝燕穿行于蓝天白云之中;金发蓝面的川金丝猴,摇荡在青山绿林之间;美妙动听的蛙鸣,飘扬于潺潺流水之上……这里,还有更多的奇妙物语,等待着你我的探索和发现。
延伸阅读:动物“欢乐谷”
丰富的植物类群和巨大的海拔高差,也促使神农架地区成为众多陆生脊椎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之所。我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2011至2014年,对神农架陆生脊椎动物展开了系统调查。截至2015年,神农架共记录陆生脊椎动物54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包括川金丝猴、林麝、金雕、梅花鹿、云豹、黑鹳等。另有二级保护动物74种。
撰文、摄影/李辰亮 朱笑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