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館藏亂象 向誰問責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8-14 16:10

審計署報告揭露澳門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亂象,事件引發全城民情激憤。簡述該總結報告,一是揭露累計十萬筆館藏從未上架;二是揭露了鼠糞、蟑螂屍體長伴逾四十萬筆館藏,外判清潔公司服務俹簁,但當局隻眼開隻眼閉等等問題,看罷,著實令人進一步對這個掌管文化的部門大感失望,對數十萬藏書的慘淡下場感到痛心疾首。也有意見大贊審計署做得好,今次又揪出一隻蒼蠅出來,揶揄文化局官員還有何計策矇混過關。

相信在廣大愛好書籍的市民心目中,失望歸失望,痛心歸痛心,對於文化局這個文化部門過去僅有的小小認同感亦會因此大打折扣。儘管,一直以來,很多市民對圖書館這個書香之地充滿敬意,對文化局管理圖書工作職員充满尊重,甚至對文化局保護澳門歷史文化的使命充满信任和感激之情。然而,審計署這份報告重重地抛出所有美好背後的醜惡真相,原來富足的澳門政府購買十萬筆館藏從未上架,更有逾四十萬筆館藏十多年長伴鼠糞、蟑螂屍體,如此下場果真是印證了澳門政府窮得僅下錢的處境了。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如審計署報告所揭發,中央書庫方面,審計組去年四月七日向管理中央書庫的讀者服務及推廣處反映鼠糞問題,審計組三次到場,均發現書庫的陰暗角落、書架書本上與書架之間的通道上的糞堆及蟑螂屍體仍未清理。由此可見,有關部門職員對所負責的專職工作毫無盡責之意,對圖書文化知識毫無敬意,試問文化局使用公帑聘請這樣的職員、這樣的外判公司,究竟所害的是誰……

講回政府官員每每面對各式批評報告,大家一定有印象且感到麻木了的“肯定、認錯、改正”例牌式回應,在今次的審計署報告的回應方面,文化局用了簡略的數十字,向全澳社會表了個例行公事的表態。當然,表態是態度到位了,但會否有承擔去落實,還需觀其行,聽其言。老實講,本澳官埸盛行以書面認錯為常態,又怎期望會帶來何種改變。高官問責制在本澳是老生常談的口號,喊得多了,人們已在潛意識中感到疲勞,而不再喊了。以文化局來看,被公權力踢爆管治亂象層出不窮,哪一單不是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頂多冚不下去了,拿個主管祭旗以息民怨,只是,根本上的管治問題沒有得到根治,瘡疤只會越捅越大,觀乎文化局前局以及前副局走馬燈般離職的離職,辭職的辭職,對市民而言,戲內戲外都是熱閙非凡。然而,管治問題並沒有終結,相反,事態就好像撞邪一樣,文化局管理不善的事件是接二連三地呈現在世人的眼前,而且,一件比一件更加令人痛心。文化官場流行的只是公式化的敷衍了事,在這樣的背景下,又如何令人覺得有誠信、公信力可言?文化局年年購買圖書,而非上架供市民閱讀,為为的是“束之高閣”任由數十萬圖書不見天日,試問如此居心何在?公帑如此“善”用,真的是前所未聞。對於任何一位愛書惜書之市民來講,豈非一字半句“何其痛心”可形容了。請問當事者又如何對得起本澳公共圖書館成立百多年歷史的招牌?若非要以一句客觀的評價,恐怕用“敗家”兩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分。

接下來,面對文化局保書不力敗家有餘的不爭事實,廣大民眾最為關心的還是文化局究竟會如何處置數十萬長伴於糞堆及蟑螂屍體的藏書,是全部回收打包為廢品處理,還是稍加清潔改頭換面重新供市民閱讀?最後,公眾至為關注的,還有希望這個有新局上任的文化局,認真檢討這種前無古人的敗家管理圖書的做法,冤有頭債有主,揪出主事者,還社會一個久違的公道。(澳門 劉文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