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探究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国企党建,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 发布时间:2020-12-02 11:36

  摘要:国有企业在现代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要能充分做好党建工作,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充分落实党建的各项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打造成熟经营理念,发挥党的先进性作用。充分认识党在工作中的不足问题,有效解决自身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中的种种弊端,提出可靠的深度融合发展理念和科学模式,提升党的领导力,打造国有企业高效运行模式,充分体现党的领导价值,将国有企业的工作开展变得更加科学。

  关键词:国企党建;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有效策略

  1 引言

  国有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该在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价值作用,以党的建设为工作引领,提升党组织的先进模范作用发挥,充分展示党员干部的先锋榜样形象。因此要能主动接受党的领导,充分依靠党组织,明确自身的责任价值,与工作实践不断深入结合,尤其是能与中心工作深入融合,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道路科学正确。

  2 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能与生产实践充分融合,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各种科学化的领导思想,因此党建工作开展只有充分融入中心工作中,才能实现在工作层面上具备较高的科学指导优势和能力,在不断取得国有企业发展建设中的各项成果的前提下,使得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不断提升。

  2.2 提升国企改革发展效果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在社会矛盾以及国家形势不断改变的前提下,需要完成深入科学化的制度和发展模式层面的改革,要能做到在工作开展中,具备较高的改革道路正确性,具备国企改革发展的持续化动力,提升党建工作开展的有效融合能力,其能引导国企走向更加科学正确的道路,同时有效规避不良的发展风险,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更加顺畅。

  3 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3.1 思想认知不足

  因为部分国有企业的上层领导人员以及党务工作人员,对于党建工作开展的价值意识认知不足,很多工作开展不能被可靠的落实,存在诸多重视程度不足的隐患。在工作开展中,因为思想认知层面上的偏差,常常导致党建工作开展处于边缘化,不利于科学党建模式的构筑,不能深入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

  3.2 党建工作动力不足

  因为在思想上不能具备较高的认知指导优势,对于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的优势不明显,导致很多工作开展不能发挥出积极的执行优势,很多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工作效果不突出。这与党建工作开展中,缺乏必要引导和组织机制有关,同时其也欠缺工作开展中的科学规划引导方案。

  3.3 党建工作创新不够

  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有效融合,应能充分克服存在的影响问题,实现在工作开展中,能具备较高的党建开展优势,提升党建和工作深入融合的客观水平。而在工作开展中,缺乏必要的工作创新能力,导致很多工作开展不能具备较高的融合建设效果,更不能实现党建和工作共同发展的科学机制。这往往因为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不重视工作模式的创新,党建工作开展过于死板,导致很多工作理念不能深入人性。

  4 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4.1 做好思想融合工作

  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建设,要能充分具备较高的政治建设高度优势,能始终坚持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政治立场定位稳定不动摇。要能在基层党组织的深入领导下,科学性的部署思想建设工作,有效阐述党建和中心工作融合的必要性,提升国企上下对于融合发展的科学认知能力。积极落实各种科学化的融合宣传手段,形成立体化的宣传环境,逐步提升党建工作的基本优势,要能做到在工作中,能不断发挥出较高的思想引导和促进效果。

  4.2 建立科学化信息交流机制

  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创新融合开展,不能脱离工作中的信息交流,主要是基层党组织要能积极接受上级部分的科学指导,与国有勘察设计单位的生产一线深入交流,了解中心工作的基本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应具备双向沟通机制,就是党组织能传递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工作指导,同时基层党组织也能获得国有勘察设计单位实践中的各种反馈信息,提供工作形式的各种反馈数据,不断优化各种工作形式,以可靠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快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融合效果。

  4.3 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

  确保道路科学,为提升党组织的建设效果,深入执行和发展其科学理论,要能将党建工作深入一线,在国有勘察设计单位的一线阵地开展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机构,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企业的发展需求、不足之处,及时的落实各种科学化的指导工作。创新工作方式,使国有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开展树立基本的工作典型,提供工作开展和创新的基本思路。

  4.4 做好融合方面的机制保障

  融合方面的机制保障要能在不同的结构层面上实现科学引导和保障。在领导机制上,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网状”党建工作新格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管理者为责任主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形成大平台效应。在企业管理机制上,完善党组织参与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党员队伍优势,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职能。支部书记、委员透到业务工作的细枝末节,促进主体责任的深度落实。在绩效考核机制上,建立双目标考核责任制,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双目标考核,使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都有明确的双重职责,并在薪酬激励、福利保障、教育、监督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增强党建工作效果。

  5 结语

  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建设职能,也承担着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职能。积极引入党的领导作用,是全面发挥国企价值的重要保障,其必然要能具备与国企工作深入融合的要求,尤其是要落实与中心工作的融合,使国有企业的发展在道路上更加具备科学性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尹元金.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00(003):71-74.

  陈 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