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隔代教育对孩子性格养成的弊端及策略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隔代教育,性格养成,弊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2-28 11:01
【摘 要】 隔代教育在当今社会已屡见不鲜,它是社会的必然产物,它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在它发挥作用的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对隔代教育对孩子良好性格养成的负面影响加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
一、隔代教育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所谓隔代教育,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年轻家长迫于生活的压力及诸多因素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照料等方面全部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早出晚归或者远走他乡,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将他们的子女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接受“隔代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劳动力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加快建设,“留守儿童”也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在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隔代教育将长期存在。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弊端
每个时代成长的人都带有每个时代的烙印,所以老年人的观念、文化素养、教育方式等都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对孙辈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一)教育者文化学历低,思想观念落后
祖辈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某些差异,而且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相对简单一些,所以他们的思想观念有些落后、保守。隔代教育的祖辈大多只能尽看管之责,难以承担教育的任务。即使对孙辈进行一些知识教育,也多数是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甚至有时候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因此,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与时代脱节,耽误了孩子的智力发展,不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过分溺爱和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
多数老人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处处迁就。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大多的采取顺从、将就等处理方式和态度来对其满足,孩子长期不合理要求得到满足,无法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即使当父母想方设法要使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但老人在此时就起着保护伞的作用,祖辈的溺爱使孩子有恃无恐,此时已为时过晚。长期如此使孩子变的任性,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孩子是非不分,形成错误的是非观点甚至出现扭曲的价值观。
(三)过多的包办代替,阻碍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
孩子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已经初步具备了生活独立能力,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走路或爬楼梯,虽然有时候会需要成人的帮助。然而现实是,成人不管孩子是否能自己独立的完成一些事情,往往会直接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而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祖辈包办代替这种的做法,错过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导致了孩子遇难而退。久而久之,会形成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意志薄弱的特点,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环境。
(四)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老人易受传统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比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所认知的“乖巧、听话、懂事”,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很少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以他们的价值观加以阻止。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性格呢?
(五)导致孩子视野狭小,心理老化
孩子与祖辈们朝夕相处,长期处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扼杀了小孩原有的本性,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对于小孩的身体发育不利;另一方面接触的人和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等等。
三、对隔代教育的策略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因此,隔代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课题。
第一,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应尽量多抽时间陪陪孩子,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不能给祖辈家长。
第二,祖辈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要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
第三,祖辈要理性地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的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四,祖辈和孩子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思想认识应该统一,统一认识,择善施教。
第五,祖辈要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要让儿童有原则性的自由地探索。
中国是世界上在“隔代教育”的存在现象比较严重的国家。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